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研究

2021-11-15任志江赵德馨

社会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战略经济发展

文/任志江 赵德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当时和其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中央对此前的设想进行了修改,制定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如下:(1)在战略时限上,由预计的恢复时期加3个五年计划共约18年,变为实际上的7年时间;(2)在战略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发挥着指导作用;(3)在战略目标上,努力使中国“由农业国变工业国”;(4)在战略载体上,由预计的3个五年计划变为实际仅“一五”计划;(5)在理论依据上,以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学说基础上的“综合平衡理论”为依据;(6)在战略重点上,效仿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比较注重重工业内部的平衡协调;(7)在战略路径上,学习苏联通过中央大中型企业扩张来实现工业化的做法;(8)在体制依托上,由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计划经济体制的集权模式——苏联式中央高度集权型体制——过渡;(9)在经济成分上,由多种所有制并存向单一公有制过渡;(10)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经济加计划”向“计划经济加市场”过渡;(11)在战略动力上,由“四面八方”变为“三大改造”;(12)在对外关系上,开始走上“一边倒”的道路;(13)在资源特色上,得到了苏联的技术资金援助;(14)在推进方式上,总体呈现出外延粗放型特征;(15)在产业结构上,虽然农业、轻重工业等比例失衡的问题开始显露,但保持了大体协调;(16)在区域发展上,实行了均衡发展政策;(17)在战略增速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意图;(18)在经济波动上,呈现出“高位/平缓”的特征;(19)在生活改善上,提升较快;(20)在实施质量上,效果较好、质量较高。

这一战略包含两个阶段:第一,战略准备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二,战略实施阶段——“一五”计划时期。在此过程中,有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对重工业优先发展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必然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集权模式的出现,以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出台。为解决重工业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周转时间长等问题,中央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转而学习苏联模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使计划经济体制的集权模式——苏联式中央高度集权型的体制——逐步建立。

第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蕴含的一些内在矛盾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过渡时期的起点存在矛盾。一方面,根据权威表述,这一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就意味着新中国是从此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上向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过渡,但中国共产党人过去长期认为“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这样一来,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就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党中央多次提到“中国实现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就意味着过渡时期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然而我国历史上并没有建立过资本主义社会。事实证明,这是造成总路线蕴含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其次,“主体”与“两翼”之间存在矛盾。毛泽东将总路线中的“一化三改”任务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希望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其结果是造成“两翼先飞、主体滞后”的错位局面。再次,市场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矛盾。经济现代化包括多个层次,其中主要是市场化和工业化,二者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总路线中“一化三改”的总任务恰恰造成市场化与工业化逆向而行的局面。这是造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在此后逐渐衰减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学说的错误理解,是造成这一时期“综合平衡”理论勉力维持和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不断增多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提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门“必然比制造消费品的那个部门增长得快”的结论。斯大林进而将其发展为“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是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规律”。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绝对化的认识,即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可以不受科技水平和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制约。事实上,这是导致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阵营和1978年前的我国长期以重工业优先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层理论原因。虽然在“一五”计划实施中“综合平衡”理论也被视为直接理论依据,但由于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学说基础上的,所以就注定了这种“综合平衡”必定是勉强和脆弱的。

综上所述,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个兼具历史局限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全面学习苏联工业化模式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央探索出苏联模式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总体思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其指导下形成初级阶段的第一个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具有以下内容:(1)在战略时限上,涵盖了1957—1978年间的22年;(2)在战略思想上,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要素始终发挥着指导作用;(3)在战略目标上,由开始时的三个现代化逐步升级为四个现代化;(4)在战略载体上,由“大跃进”先后变为备战计划、“洋跃进”;(5)在理论依据上,以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学说基础上的“积极平衡理论”为依据;(6)在战略重点上,由“以钢为纲”先后变为国防军工、基础工业;(7)在战略路径上,尝试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8)在体制依托上,提出并两次实践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权模式——毛泽东的“虚君共和”经济体制构想;(9)在经济成分上,除调整时期外,总体坚持了单一公有制;(10)在资源配置上,总体坚持了“计划经济加市场”的方式;(11)在战略动力上,总体延续了拔高生产关系和进行阶级斗争的方法;(12)在对外关系上,总体呈现出“反两霸”的特征;(13)在资源特色上,试图通过群众运动进行劳动力替代;(14)在推进方式上,呈现出显著的外延粗放型特征;(15)在产业结构上,总体呈现出严重不协调的特征;(16)在区域发展上,延续了此前均衡发展的方针;(17)在战略增速上,在横向和纵向对比中都属相对慢速增长;(18)在经济波动上,呈现出“低位/大起大落”的特征;(19)在生活改善上,提升很慢;(20)在实施质量上,效果较差、质量较低。

这一战略的实施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初始的极端化阶段——“大跃进”时期;第二,被迫暂停与局部纠偏阶段——调整时期;第三,特殊实施阶段——备战时期;第四,调试改进阶段——“洋跃进”时期。在此过程中,有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虽然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若干阶段和不同载体,但除调整这个特殊阶段外,都贯穿和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涵、结构、实质、灵魂、方法等核心要素的主旨特征。

第二,这一总路线内生的逻辑矛盾,深深地影响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在每一阶段的实施效果。首先,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之间存在矛盾。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修改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同时又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这就导致此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受到阶级斗争的干扰,并最终从经济建设转移到阶级斗争上。其次,主观意愿与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矛盾。这一总路线试图在拔高生产关系和进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通过群众路线和“两条腿走路”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就不仅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再次,“多、快”与“好、省”之间存在矛盾。这几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并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大跃进”、备战和“洋跃进”中始终贯穿着急于求成问题的原因。

第三,为将总路线的原则和要求有效落实到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中,毛泽东用“积极平衡”理论取代了此前的“综合平衡”理论,试图从“过剩”要素出发进行平衡,实现超越国情国力的跃进发展。为此,毛泽东主张以地方为单位来组织群众,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替代稀缺的资本和技术,以期弥补短缺要素的缺口。这是造成“积极平衡”理论的根本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存在严重问题的理论原因。

第四,时代和历史的局限使调整时期探索出的以“三自一包”“吃穿用”计划和“四化”目标等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成果,从一开始就因难以动摇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为指导的既有经济发展战略,而注定了其不同的命运。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试图把过渡时期“拿来主义”的做法修改为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核心和精髓与中国资源优势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理想状态,其实质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1978年以来,中央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不仅探索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先后顺利完成了温饱、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建设任务。

这一战略具有以下内容:(1)在战略时限上,纵跨了1979—2020年间的42年;(2)在战略思想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挥着指导作用;(3)在战略目标上,最终明确为现代化;(4)在战略载体上,由温饱先后升级为总体小康、全面小康;(5)在理论依据上,开始顺应和符合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6)在战略重点上,由劳动密集型先后升级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7)在战略路径上,提出并践行“两个大局”的发展思路;(8)在体制依托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在经济成分上,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0)在资源配置上,确立并保持了“市场经济加计划”的方式;(11)在战略动力上,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12)在对外关系上,由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13)在资源特色上,由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引进吸收走向自主创新;(14)在推进方式上,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15)在产业结构上,逐步走向比较协调;(16)在区域发展上,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17)在战略增速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征;(18)在经济波动上,呈现出“高位/平缓”的特征;(19)在生活改善上,提升较快;(20)在实施质量上,效果较好、质量较高。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时期;第二,“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实现总体小康时期;第三,“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第一阶段——实现全面小康时期。在此过程中,有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仅规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任务,而且贯穿和指导着“三步走”战略实施的每一阶段。

第二,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在内涵上开始契合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而且实施的几个阶段都呈现出历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第三,总体顺应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得以顺利推进的理论原因。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如果一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技术稀缺,就应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我国人多地少、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自然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因如此,1978年后“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和解决温饱问题的提出,显然符合我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技术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正是在此基础上,我国不仅提前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在解决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问题的过程中先后两次实现资源禀赋优势的升级。

第四,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为核心的相关改革长期不到位,是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各种矛盾日渐增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难以有效深入的深层原因。不难想见,外延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最有利于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GDP的最大化,而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提高GDP的方式,既费力又费时。各级党政官员自然就习惯于通过外延式、粗放型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努力将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进行契合对接,从而确保在与人类共同价值目标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语

第一,这三个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呈现出明显的否定之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的“之”字形变迁轨迹。形成诸多否定之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的“之”字形变迁轨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党在每一时期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也同样经历了正确—错误—正确的“之”字形变迁过程。

第二,能否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不仅是上述经济发展战略“之”字形变迁的理论原因,也直接关系到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

第三,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这一经济体制变革核心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市场机制的指示调节作用,会使政府获得来自行政计划之外的正确信息和参照,避免由于主观意志和凭空设想而使行政计划不切实际,同时还可以使企业因受到外部的制约机制而有效避免预算“软约束”。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市场也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不足,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及时弥补和纠偏,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权力等领域。

第四,前三十年两个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后四十余年及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难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第五,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变革效果,最终应以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更为具体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衡量与检验。事实证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比意识形态、阶级关系、制度属性等更为根本的判断准则,是科学认识一切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根本视角。

第六,通过“顶层设计”,切实推进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为核心的相关改革,是化解当前经济社会中诸多难题和顺利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层枢纽。

猜你喜欢

战略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发展篇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