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的后现代狂欢
——浅析网络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的艺术特色

2021-11-15

声屏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巴赫金特工

《火星情报局》是优酷和银河酷娱联合出品的检验全民新奇发现的纯网综艺节目,自2016年开始已播出5季,获得年轻网民的认可与喜爱,多次登上热搜榜前列。在节目中火星情报局被定义为某外地情报机构,汪涵担任局长,另设副局长、高级特工、初级特工和远程特工。特工们以火星人的视角审视地球人的行为,在“火星例会”上进行汇报,通过探讨和审议后将有价值情报列入“火星历法”。在“限娱令”和高额版权费的双向挤压下,小成本、收效快、制作相对简单的谈话类网络综艺节目已然成为新宠。

全民狂欢,世俗嘲讽新鲜有料

“狂欢”是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对刻板、森严的传统宗教生活的颠覆性想象。巴赫金通过对狂欢节仪式的观察,总结出狂欢理论,对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平等自由、去中心化为代表的网络文化逐渐衍生出网络狂欢现象,在此环境下诞生的网络综艺节目也被赋予了“狂欢”的特质。

《火星情报局》的场景完全模仿英国议会,但与威严、肃穆的议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完全成为娱乐的主场,形成巨大反差。局长与特工们均以火星人的身份重新“登场”,对议题进行大胆的设想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用拍桌子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观点,这与巴赫金笔下自由、民主的理想化的“第二世界”不谋而合。“第二世界”源于巴赫金对世界的两种划分,“第一世界”被视为刻板、严肃的是世俗生活,人们受到秩序、法则、等级、权威的规制和束缚,内心充满恐惧、教条、崇敬;“第二世界”则是在经由节庆活动建立的“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节目嘉宾尽管有不同的称谓,但并不代表等级划分,节目仍以群言的形式进行,每个人都可以对话题进行探讨,或为了娱乐效果,嘲讽其他特工,甚至作为“局长”的主持人汪涵。另外,在节目中,嘉宾的个人行为更为自由,可以打哈欠、说脏话、出错,可以相互揭短,或大肆曝露个人经历。嘉宾在节目中释放真性情,展现出全然不同的艺人形象,与正襟危坐的访谈节目截然相反,实现了从“第一世界”向“第二世界”的过度。特工们可以在节目录制时吃零食,女主持人可以脱掉高跟鞋,甚至在节目中大哭一场。嘉宾自由行为的背后是对标准化电视节目制作模式的叛逆和对抗,与同样压抑的受众的内心渴望一致,因此获得受众的理解和喜爱。决定着普通的即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些法令、禁令和限制,在狂欢节一段时间里被取消了。首先取消的就是等级制,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形态的畏惧、恭敬、仰慕、礼貌等等,亦即由于人们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等(包括年龄差异)所造成的一切现象。

巴赫金认为“第二世界”的这种生活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的区分与界限,人们平等而亲昵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亵渎、嘲弄、戏耍、贬低、歪曲与戏仿。节目中,原属于议会制的严肃政治议题则被置换为五花八门的提案,主要包括消费生活、网络社交、校园学习、恋爱策略、两性差异、人际交往等方面,如毕业照预测人生、称呼越难听关系越亲密、字迹能暴露性格、女人用三句话就能和所有人交流、看恐怖片能减肥等,基本都是对日常生活的非逻辑总结,并且同样采用案、讨论和立法的规范流程进行。这些提案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观众在乎的只是辩论过程中嘉宾的出位表演,目的也仅是博君一笑,其重要性与关乎众生的政治决策相比微不足道。在庄重的场合谈论无关痛痒的琐事,颇有颠覆传统、亵渎权威的意味,表现出年轻人对严肃、刻板传统话语方式的决然反叛,以及渴望用娱乐方式重构世界的诉求。

节目以外星人秘密聚会的名义搭建起脱离地球秩序的“第二世界”,以狂欢文化消解了现实道德和纪律,节目的谈话场拥有“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从四个范畴对这一概念进行总结:第一,“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即等级制度被取消,人们相互之间的任何距离都不再存在,并且形成一种新型的相互关系;第二,“插科打诨”,怪癖的范畴,是人的本质的潜在方面;第三“俯就”,即一切被传统等级世界所抛弃的东西又在这里结合起来,诸如神圣同粗俗、崇高同卑下、伟大同微小、明智同愚蠢等;第四,“粗鄙”,即“狂欢式的冒渎不敬”“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模仿讥讽”,表现为“与世上和人体生殖能力相关联的不洁言语”。首先,节目通过火星人的身份,重建主持人与嘉宾,以及主持人与现场观众和受众,以及嘉宾与嘉宾之间的关系。节目不再是主持人个人主导的场域,而是所有没有差别的火星特工的公共空间。人们从日常的身份、性别、年龄、地位等属性中脱离出来,使用统一的新身份,在节目中随意而又亲昵地与他人交流,节目中可以看到男女嘉宾上演“腿咚”绝技、互开成人笑话、大跳热舞、荒诞自嘲等。其次,节目大量吸纳传统谈话节目抛弃的内容,无厘头的话题占据主场,如双手摩擦会有鸡屎味、一个人在家都是神经病、僵尸是有级别的等,用大量的讨论去判断无谓的话题,极具后现代的虚无主义特点。另外,节目的“污言秽语”曾成为争议的内容,《火星情报局》以“老司机”张宇为代表的两性笑话的大胆表达已形成节目的语言特点,颇能收获节目看点,形成互动高潮,表现出狂欢的热烈气氛。骂人话、顺口溜、江湖郎中和商贩的语言、喜剧式的打赌与发誓等都是制造狂欢气氛的关键。正是这些“降格”和“贬低化”倾向表现出对官方世界的对立和反叛,这种特质也是节目不断获得年轻人的青睐的原因。

快乐至上,视觉特技表现抢眼

《火星情报局》整体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包括开场舞、开场语、提案广告片、广告舞曲、王牌特工感言、局长怎么看、远程特工表述、剧情广告片、初级特工任务等,现场提案主体部分经常会被广告和嘉宾的即兴表演所打断,诸多内容松散地杂糅拼凑在一起,抛弃了传统节目力求规范统一的样式结构。从有意识的组合到无意识偶然拼凑大杂烩的过渡,成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表征。美国著名的后现代学者伊哈布·哈桑在《后现代转向》在论述后现代的重构性特征中提出“种类混杂”的特征,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混在在一起,不仅模仿过去,而且大大扩展了现在的过去。《火星情报局》也被戏称为“涵综”,作为汪涵的网络综艺首秀,节目具有较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汪涵的个人文化修养总以引经据典或心灵鸡汤的形式出现,使提案在结尾处得到“升华”,原本低级趣味的恶搞娱乐突然间又具有了教化人心的高尚品格。

提案仍是节目的主体部分,但与传统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路径的策划方式相比,其数量并没有严格要求。每期会呈现2至5个不等,完全根据节目现场的谈话气氛而定,节目松散自由,笑点频出,在剪辑上不追求完整性和连续性。节目整体内容在不同形式广告的拆解下松散随意,呈碎片化,将大部分板块仍放在片尾。节目以碎片化的形式摇摆在两极之间,将自身解构后又粘合为多元、零散、模糊的不确定文本。哈桑认为正是不确定性形成了对秩序和构成的消解。网络综艺不确定的结构形式,除了带给观众新奇感,也让文本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为观众提供了对话和交流的空间。

对于以笑为本的综艺节目而言,合成笑料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嘉宾的语言辅之以花字和表情包加入或加强其娱乐效果。相比较而言,网综的特技处理要多于电视综艺,撸片成为后期人员必要工作,网络节目非线性、反复观看的特点决定了娱乐笑料可供回顾咀嚼。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指出:“用户可能会先快进看一遍,然后回看,对于喜欢的内容细细品味,之后,再跟着弹幕看一遍。这意味着新的视频编辑逻辑和新的视频制作逻辑在视频产生。”综合来看,节目大致使用的特技有:花字、字幕方阵、分屏、P图特效、表情包、动漫等。后现代主义强调视觉表达,正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观点,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副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视觉奇观成为观众衡量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节目特效处理中,瞬间变化的快感、语言的快速变现、营造娱乐效果都成为特技给予观众的快速、平面、直接的消费快感。另外,字幕组以人格化的方式出现,与网民对话、表达情绪色彩,以自发弹幕、贴图、对话等形式强调其存在感,增加了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新主体。

互动频繁,广告植入异想天开

哈桑同样强调后现代艺术是一种行动和参与的艺术,艺术文本存在于每次不可重复的参与之中,存在于每次行动所产生的新的意义中。网民恶搞制作的短片也可在节目中播放,网民剪辑节目片段恶搞薛之谦“直到没朋友”。该片段在节目中播出,紧接着,薛之谦还以同名歌舞的形式予以回应。另外,周杰模仿表情包,薛之谦直面提案“人红歌不红”、郭雪芙回应花瓶质疑等,节目与观众的交流真诚恳切,即使是负面内容,观众的意见也可以在节目中得到回应。在每期节目的尾声,初级特工会按照网民的要求完成某项任务,诸如询问宁静三围、亲吻刘维、张宇模仿刘伟唱歌等。“局长有话说”板块对郭雪芙的花瓶角色、薛之谦抢戏,以及一些网络热议问题予以正面回应,及时引导舆论,表达独特观点。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临时特工手记”成为节目互动性很强的内容设置,手记采用一帧文字图片的形式一闪而过,观众想要看清文字内容则需倒回去再看一遍,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看,临时特工将对节目的感受以纯个人记录的方式呈现在节目中。在节目中,字幕君、临时特工手记、初级特工任务、远程特工连线等诸多形式形成了较好的互动气氛。

与电视广告相比,网络综艺不再像传统电视节目扭扭捏捏地插入广告,在经济效益与观众的耐心之间博弈,而是大方地将广告渗入到整个节目中。正如汪涵在节目中调侃道:“本期节目45分钟,预计广告40分钟”,嘉宾高呼广告商为“衣食父母”和“金主”,使劲浑身解数为产品做宣传,但受众对此却并不反感,甚至还能对这种插科打诨报之以微笑,实现了广告的娱乐化传播效果。广告以字幕、歌舞、提案、广告片、短剧、观众代言,以及临时口播等形式出现,除了刘维卖力的歌舞表演和嘉宾的刻意提醒,节目还力图使广告人性化。广告明星以初级特工的身份来到现场观看节目,在主持人的调侃和镜头不经意的拍摄中,经常会看到广告人物和商品。广告在网络综艺中以更加夸张的形式呈现,除了被频繁提及、时间延长、内容新奇外,还与节目的内容关联也愈加紧密。有的提案完全为广告而设,如木桶饭去掉木桶会贬值为统一老坛酸菜面而设;为插播广告,采用节目信号突然被外星人干扰的形式强行插入广告。

在表现形式上,节目拟仿《小邋遢》《还珠格格》、奥斯卡、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同样,广告也拟仿多部经典片段,如三顾茅庐、曹植七步成诗、东邪西毒等,戏仿、拼贴、反讽被视为后现代影像的主要叙事策略,通过戏仿,以往被认定为崇高的东西被世俗化了,同时也被超越了。广告短片在结尾作为彩蛋放送给观众,广告以娱乐化的方式呈现。狂欢文化使参与者获得解构经典和消解权威的快感,正如巴赫金关于“种类混杂”的论述,在狂欢中人类过去和现在都可以发现时间、转化、改变、更新的真正宴席,发现反里朝外的,突然转向的,无数滑稽模仿和拙劣模仿的、各种出乖露丑的、亵渎神圣的、古怪唐突的、滑稽可笑的特殊逻辑,也就是发现第二种生活。通过一种妥协的形式,喜剧的包装,广告在网络综艺节目中获得新生,体现出不同于传统广告劝服特质的,确立为一种玩世不恭、诙谐讽刺,不确定的游戏风格。网络广告通过对传统规则的反叛,挣脱世俗的藩篱和规则的束缚,从创意和表现上使自身重获自由。

结语

谈话节目作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在传播中受到双重规律的制约,既要重视人际传播的互动交流特征,以及谈话气氛的营造,又不能忽视大众传播的内容要求,在私密与公开之间如何寻找度的平衡点是谈话节目发展的关键。移动设备的私人观看方式使得谈话节目的交流场发生了新变化,话题和互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用户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决定了节目的谈话内容本身需具有更多的趣味点和更加强烈的参与感,弱化谈话的完整性和深度感;用户年龄集中于年轻群体,使得节目的话语方式、视听语言、嘉宾策划需以年轻人的趣味为导向。网络综艺更需以商业逻辑为主线,挖掘适于自身生存模式和广告表现形式。我们期待在最近几年,网络环境下的综艺谈话节目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和空间,逐渐确立自身的传播形态。

注释: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1.

②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③⑦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79,171-172.

④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91.

⑤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3.

⑥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3.

猜你喜欢

巴赫金特工
重新为巴赫金画像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变身特工
我是特工
谁都别想随便当特工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失误的特工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憨豆特工3
白熊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