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符合媒体气质的主题策划报道

2021-11-15

声屏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热心肠业委会共产党员

一个社区在改选业主委员会,有人问我,什么人最适合做业委会的负责人。我说:“至少两条,第一:热心肠,第二,不太自私。”

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推出百人系列报道——“党员热心肠”。其中,我就推荐栏目去社区找找这样的党员。“热心肠”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古道热肠、慷慨解囊、仗义疏财、扶困济危、雪中送炭。这些,不真挚、不热情的人是做不到的。而能做到这些的人,一定不会太自私,可这样的人不多。

我们更多的人是怎样的呢?比如:“那个人真可怜,你们要去帮助他”,而不是“那个人真可怜,我要去帮助他”。后者才是真正的热心肠,前者顶多算还有点“恻隐之心”。要自己出手相助、慷慨解囊往往有难处,这样的人居多。

南昌有一个最早的高档社区,为选一个业委会,足足十年都达不成共识。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动不动就搬出法律条文来说事,最后吵得不亦乐乎。我看了那个跟踪这个小区业委会选举的纪录片,最后是在街道组织,社区组织,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才终于成立了业委会。其中原因,我以为:第一,过于理性,第二,各方都存了一定的私心,而更多的是缺了“热心肠”。业委会不是法律机构,它更需要付出,除了按《物业法》行事,更需要雷锋精神。

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策划,民生新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如何契合栏目定位,符合节目气质,又和主题相一致?我们认为普通人当中的让人肃然起敬的普通共产党员才是我们最好的报道对象。于是,频道推出了主题系列报道——“党员热心肠”。两个关键词:热心肠、党员。

共产党员本身就应该区别于普通群众,而热心肠的共产党员往往是社会生活中更具公心的形象。他们往往更善良、诚恳、热情,更愿意为公共事务有更多的付出,为别人提供更多的帮助,而且往往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我们已经报道了近30个党员热心肠的人物,义工协会的会长、随叫随到的免费的退休女电工、退休的热心老校长、常年帮助老人孩子的个体工商户。

因为是做人物报道,我给大家提出的要求是,首先他是人,然后才是党员,才是热心肠,所以要可信、可亲、可敬,不要拔高,不要把他们描述成只能贴在墙上的道德楷模,而应该在他们的行动中讲述他们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他们的情怀,更展示他们在付出时收获的内心快乐。

共产党员也是人,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有血有肉,所以,我并不要求记者专门去寻找“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党员,而是生活中的普通党员,因为他们有一颗“为他人”的热心肠。我们的社会更需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关系,而热心肠的普通党员的行为,能带动、感染更多的人。主题筹划报道不好做,最大的难处是可能空洞无物且高高在上,因此民生新闻媒体在做主题策划报道时更要贴近、更贴近,才能到达好的传播效果。“党员热心肠”这个预计100期的系列人物报道应运而生。

对江西都市频道而言,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主题报道。因为这是这家媒体的气质。

猜你喜欢

热心肠业委会共产党员
“红色业委会”引领“红色引擎”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春风是个热心肠
热心肠的老奶奶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热心肠的小袋鼠
“难产”的业委会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