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视阈下的主持人二次创作技巧刍议

2021-11-15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持人受众创作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劣势

近年来,各类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直播和以抖音等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视听节目不断丰富着受众的媒介世界,而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人也随之不断地涌现。这类职业和群体的加入,改变了传统播音员与主持的播报形式,其主持风格、表达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新媒体视听节目中主持人相比,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多存在如下短板:

一是趋于照本宣科,缺少创作元素。广播和电视作为以往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主持人的要求比较单一,有稿播音是主持人播讲的主要方式,缺少与受众的沟通互动,采用向受众灌输的引导方式,单纯的“我播你听”形式缺乏创新。

二是重视表达技巧,忽视个性表达。传统媒体主持人更多地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吐字发音规范,往往忽略彰显节目的特点,降低了节目的品牌效应,主持人也缺乏自身独特的风格,难以做出节目的特色。

三是轻视人际沟通,难以随机应对。在以往的广播和电视中,传者和受众之间没有直接沟通,受众的情感无处释放和表达。广播电视节目无法了解受众的心态和动态,进而无法做出让观众满意的节目。

二、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其语言表达、主持风格、媒介素养都发生诸多变化。

一是善于二次创作,融入个人观点。新媒体主持人丢掉照本宣科的老套模式,主持人将自己融入节目中,对播讲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切身的观点更贴近受众,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二是善于换位思考,了解受众诉求。新媒体中受众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微信或微博等交流平台上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主持人和受众的互动性,从而使主持人了解受众的心理,更好提高节目的编播质量。

三是善于设置互动,调动受众参与。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与受众进行零距离沟通,设置互动环节让受众真正参与到节目中来,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既稳定了节目的收视群,也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照本宣科,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信息;而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人多采用互动沟通的方式,以主观参与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将受众关心和需要了解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和电视不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新媒体所带来的快捷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不断更新、更加多元。从前照本宣科的播音员和有稿播读的主持人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主持人的职责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既要做采编播人员,又要做评论员。同时,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还要求主持人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亟需主持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媒体融合的现实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也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受众的发声渠道和方式也更加丰富,不再是过去的主持人向受众灌输和引导的方式,而是要与受众增加互动,了解受众的心态和动态及真正的需求,在不断的创新中抓住受众。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持人要具备全媒体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从传统的节目主持人迅速转变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主持人。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人二次创作技巧

《播音创作基础》中定义了主持人播读稿件时进行二次创作的正确道路,即理解稿件——具体感受——行之于声——及于受众,这样才能达到让受众产生共鸣的目的。二次创作既能体现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更要寻求与社会共进,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鸣。

主持人关于二次创作的常见误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乱用“语气助词”:一些主持人在播讲过程中试图通过添加一些感叹虚词,如“啊、呀”等,来达到口语化播音的目的,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语气虚词的密集添加,反而让受众感到啰唆重复和冗长,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二是滥用“大白话”:误以为使用大白话会更加贴近受众、更接地气。实则会给受众一种唠家常的随意感,并且时常会暴露语音缺陷,如带有方言色彩。一档节目的亲和力不是靠和老百姓唠家常的方式就能拥有的,更多的应是情感的互通和感受的共鸣。三是常用“概念”解释“概念”:遇到专业性概念时,不能将书面的理论解释转述成受众易接受的语言。例如介绍川菜的一段话,“作为川菜糊辣味型的典型菜品,宫保鸡丁辣中有甜,还被后来奠定川菜筵席菜基本格局的川菜酒楼大咖‘荣乐园’带出国门。”其中“糊辣味型”和“川菜筵席菜基本格局”这两个概念,老百姓并不熟知,这样的解释也并不能引起受众的认同。

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二次创作的意义在于,主持人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结合自身优势,凸显个人魅力和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给予受众具有特色的审美感受,提高节目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受众。

如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人显然更被社会和时代所需,这一群体的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强化对其自身的二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一力两感”(即吸引力、代入感、信任感)是新媒体时代视听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一)利用提升吸引力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

一个好的开场很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传达出去的内容一定要和受众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相关,并且让受众有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好的开头,最关键的就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做到让节目内容引起受众的注意,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与“我”有关、制造对比、满足好奇、启动情感。

1.与“我”有关:与“我”的收益相关,与“我”的标签相关,与“我”的生活相关。一般使用“我或我们”这个词,更容易被注意和理解。内容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吃穿住行,大到生活的城市、日常的天气,小到刷牙的一个细节或动作,抑或与精神生活相关的价值观。

2.制造对比:对比,即把两种相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受众的感受更加强烈,如之前和之后的对比,没有解决方案时和有解决方案时的对比,你和竞争对手的对比等。强烈的对比会帮助受众做出决定,从根本上来看,受众更关注突发情况或状态的改变,这也意味着要制造对比来引起受众的关注。

3.满足好奇:人对生存之中不可知事物的关注、理解和研究可以让人们在预测、防御和处理危险时更有成功的机会,从而避免伤害。心理学家把“好奇”分为知觉性好奇、认识性好奇、人际好奇三大类。

4.启动情感:通过情绪、情感的刺激,以达到吸引注意、打动人心的作用。情感可直接作用于间脑,情感、情绪更容易直达人的内心并引起强烈的记忆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受众话语权的提升,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增强,要想提升节目的吸引力,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更加多样,只有提高主持人品牌和节目品牌的影响力,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不被媒体融合的大潮所淹没。吸引力不是单纯地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而是要将受众的目光和身心带进节目中去,获得参与感和互动性。受众的融入才是节目有活力的保障。

(二)利用提升代入感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

新媒体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经常会收到编导的要求:要把节目做得有代入感一些。那么什么是代入感?代入是数学中的名词,而在节目主持中则是指受众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与其中的人物、事件一样感同身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简而言之,代入感就是把受众带到节目的场景中来。主持人需要在理解稿件文字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情景再现,将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进行感受后再传达给受众。这样的情感是有温度的,是易于让受众体会的。具体方法是:讲故事、提问题、用情怀、造悬疑。

1.讲故事:讲故事的力量在于让受众在故事的情境里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这份情感的驱使下采取行动。

2.提问题:问题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或是反问式,这些都能够带来代入的效果。通过提问题,受众自然而然就进入了预先设置的思考路径。提问题能使人思考,引起重视并做出反应,更容易让人有代入感,使受众直接进入到主持人要表达的主题中去。

3.用情怀: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及表述,激发受众心中的情怀。通过宣传一种生活方式,营造出具有情怀的氛围以达到让受众有代入感的目的。

4.造悬疑:这种方式同样能提升代入感,只是运用的手法是造悬疑,通过设置一个疑问,让受众想不断地探究下去,从而吸引受众继续观看节目。

(三)提升信任感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

要让观众持续关注并喜爱一个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起着重要作用。信任感是受众能够接受一档节目和一个主持人的首要条件。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和节目本身的亲和力,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提升信任感的方法具体如下:用权威、用细节、用数据、做示范。

1.用权威:权威的个体及组织、权威标识、权威的认证等方式能体现高度的专业性,更易获得受众的信任。

2.用细节:具体的细节能够帮助受众理解和记忆,更容易让受众产生信任。

3.用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用数据说话,是最具说服力的方式。

4.做示范:用专业的播音方法将贴切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播讲中,以满足受众在感性上的需求,可采用说愿景的感性方式,满足受众归属感和被尊重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信任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关注、关心受众最关心的问题,站在受众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基础上的,在传播内容上更多应注重受众最关切的和想要了解的,而不是编导和主持人主观意愿想要给受众传达的某些信息。受众需求的变化,亟需主持人的观念和态度与时俱进。

四、结语

新媒体视听节目的创作一方面需要注重主持人的二次创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其他工作人员从“受众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节目的设计与策划。其实当前有部分新媒体从业人员是从传统媒体中转型的,在其进行新媒体内容创作时还很难进行角色的转换,缺少“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即在进行节目设计时总以自我为中心,如此一来也影响了主持人的二次创作,新媒体视听节目的收视效果难以保障。

鉴于此,主持人在新媒体领域进行内容创作时,其个人的综合素养也需进一步提升,具体涵盖四个方面:

一是垂直知识的深化,使内容创作更加具有深度。新媒体领域的节目创作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迎合受众,另一方面也需要让受众在收听收看节目时产生较强的获得感。而获得感的产生则需要主持人在某一领域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因此,主持人在提升主持技能的同时,需要围绕自己的兴趣和媒介的发展培养相关技能,如:法律、财经、健康、育儿等垂直领域知识技能,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节目创作过程中。

二是个性特征的打造,使主持人具备较强的识别度。新媒体领域的节目更新速度极快,在各大媒介平台的热点节目往往昙花一现。一方面节目需要具有较强的个性,以此让受众在众多的新媒体节目中较快地识别并产生兴趣。与此同时,主持人在主持新媒体节目的时候要能够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色,这种个人特色涵盖性格特征、语言表达、风格习惯等。尽量摆脱原有主持人的固有模式,使受众在接受节目的同时,快速认知主持人个人。

三是个人品牌的树立,使主持事业保持长青。新媒体节目更迭速度快是一个常态。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设置模式常常选择“戏保人的形式”,即依靠好的节目来形成强大品牌影响力,从而让主持人在主持该节目时产生个人品牌;但在新媒体视野下,节目类型与量级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主持人的个人品牌往往决定了节目的收视效果,通过主持人个人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来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极为重要,即“人保戏的形式”。

四是媒介素养的提升,使主持人能够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媒介”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加之媒介作为载体,其在传播客体的过程中会经常与其他学科相交叉,因此,所有参与该媒介活动的人都应该具有丰富的媒介素养,包括主持人。因为主持人作为节目与受众(用户)直接对话的代表,其个人媒介素养代表着整个节目,而媒介素养涵盖的范围包括个人品行、法律意识、新媒体技能等。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受众创作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