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巧编歌谣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2021-11-14王小龙
王小龙
摘要:近几年,笔者听了一些历史课堂,也走访了一些教师和学生,发现历史课堂教学不容乐观。有些老师轻视教法的钻研,把学生当成灌注知识的容器,只授之以“鱼”,却不授以“渔”,肤浅地认为初中历史就是勾勾画画、读读背背,忽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细心钻研、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怎么学习才省力高效?老师不花时间去动脑筋,钻研教师的教法與探索学生的学法,老师的省时省力,带来学生的费时费力,学生在死记硬背时背得辛苦,用得迷糊,逐渐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这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歌谣;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精心钻研科学高效的历史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授学生以渔,使其终身受益,应成为历史老师课堂改革的重要方向。“渔”就是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道是“方法得当,天天向上;方法不当,忙到天亮。”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再包装,巧妙编写歌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以要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为基础,通过师生再加工,编成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歌谣,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让学生耳熟能详、易于记诵,让知识由枯燥难记变得简单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保持可持续的历史学习兴趣。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探索出以下几种歌谣编写的形式:
1、巧用歌谣编写中国历史的演变顺序。中国历史的朝代可编成歌谣,简便易记,让学生对整个中国史的脉络有大致的轮廓,效果很好。我将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演变编成“尧禅(禅让)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西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两朝相对应。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越走越宽阔。”这一歌谣记述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演变次序,五十六个字活画中国历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充实,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用歌谣巧记历史时间。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学生往往背得辛苦、记得模糊。我在编写记忆历史时间的歌谣时,结合初中学生心理,讲求目的明确和方法得当。比如我编的谐音式歌谣: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西汉这几个知识点,枯燥难记,我和学生编成“前鸭(把2看成鸭)下蛋后鸭看,刘邦长安建西汉”。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要记住它,我编成“官渡之战打得凶,曹操军将袁绍军耳朵打穿两窟窿”,把2想象成耳朵,后面的两个0想象成两窟窿,形象地记住了这年,还记住了交战双方。又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他所作的贡献是创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我编成歌谣“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的哭。”这样将“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又巧妙地将马克思的生日和贡献结合成一句话,让学生一记难忘。马克思1883年逝世,编成歌谣“一爬爬上山,科社(科学社会主义)还需攀”。歌谣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扎根在心中。再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时间是1775年到1783年,想象成华盛顿率领美国人“一起起舞到一起爬山,大家奋斗建立美国”的过程。这些歌谣都将历史时间由枯燥难记变得简单容易,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 用歌谣巧记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常常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意义等,要将其有机地编成歌谣,就需要师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如我在教学中赤壁之战的歌谣:公元208,孙刘共抗曹;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牢。将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意义编入歌谣,让学生用读诗的方式记历史事件,可谓一举两得。又如朱元璋迫于生计参加红巾军,历经磨难于1368年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我编为:朱元璋披上红巾,多次战斗,一身六疤,应天称帝建明朝。其中,“一身六疤”不仅是1368(年)的谐音,而且道出了朱元璋为建明朝而身经百战的坎坷经历。又如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课,我将重点内容编成歌谣:改革开放设计师,祖国统一找路子。一国两制好方式,港澳门回归雪国耻。再如用歌谣巧记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清政府被八国联军逼得走投无路,饿得没法日熬一鹰(俄德美法日奥意英)。
4、巧用歌谣编写历史事件内容、意义及其全过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他自称始皇;中央在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等我编成歌谣:秦始皇、置三公;设郡县、权集中。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意义歌谣:北魏有个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大计;汉姓汉服通汉语,民族融合大统一。又如红军长征原因、路线和事件,我编成歌谣:左倾冒险罪滔天,瑞金出发心不甘。遵义会议转折点,四渡赤水计划乱。金沙江出包围圈,大渡桥横铁索寒。雪山草地大考验,吴起会师尽开颜。二四军会将台堡,三军会宁再开颜。将此歌谣和历史书上的长征路线地图结合,口到眼到心到的学习,增强了学习效果。再如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历史事件的歌谣:文艺复兴让人们思想大改变,新航路开辟迪达哥麦做贡献。将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航路开辟中的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和他们的航行路线结合书上的路线图,图文并茂,记得牢靠。又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歌谣:资本主义发展快,斯图亚特来阻碍;克伦威尔战查理,查理兵败纳西比;《权利法案》限王权,君主立宪至今传。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一清二楚地编写在歌谣中。再如美国南北战争的歌谣:北方工业发展快,黑奴制度来阻碍;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叛乱气势汹;林肯颁布两文件,扭转战局成关键;南北战争扫障碍,美国发展更加快。这些歌谣将历史事件的过程和意义简明扼要地概括,让学生从浓缩的精华中吸取营养。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探索与时俱进、适合学生学情、深入学生心灵的历史歌谣,在编写歌谣的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教学中巧妙编写歌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产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来源(学术期刊数据库).标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出处:科学咨询.年份:2019-04-01.作者:王健
[2]标题:谈谈历史记忆方法.出处: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年份:2012 作者:顾明会
[3]标题:谈顺口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出处: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年份:2014.作者:钟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