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强,则中国强

2021-11-14

求学·理科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生

16岁那年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左小腿,同时失去的还有他进中科大少年班的机会。2021年6月7日,他拄着拐杖走进高考考场,目光坚定且从容。2021年6月23日上午,他以684分,在全省理科考生中位列171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拟录取。

他就是安徽“截肢少年”周桐。

从一个前途似锦的“天才少年”,到进重症监护室生死未卜,再到考进中国最高学府,这一路,周桐走得极为艰辛。而像这样的坚忍向前从未退缩的少年,还有“云南浴火女孩”唐敏、被确诊霍奇金淋巴瘤的孙莹……

1

“意外·坚强”

周桐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受环境影响,周桐年幼时就非常懂事自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他参加全国中学生能力展示活动,斩获了数理化三个科目的省级一等奖。

已在学校小有名气的周桐,很快被中科大少年班看中,璀璨光明的前途触手可及。然而,2019年的一场意外,将他的梦狠狠碾碎——一辆超载的重型渣土车从他的左腿压过,本可以提前参加高考的周桐,就这样直接被推进了ICU。

在医院的7个月里,周桐前前后后共做了8次手术才捡回了一条命。然而,他却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右腿骨折且大面积脱皮,右脚趾严重损伤。

在最好的年华,遭遇命运的暴击,即便是一个成年人,恐怕也无法承受。周桐却没有自怨自艾。他安静地躺在ICU,翻开了许久没有打开的课本。妈妈肖永芝心疼地说:

“术后两天,人还在重症监护室,就委托姑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说他想看书了,要把课本带到医院。从那以后,不管转到哪个医院,他都一直带着书本,除了手术时间,他基本上都书不离手。”

医生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常常过来劝他休息一会儿再看。身体稍有好转后,周桐安装了义肢。学校允许他申请休学,他却执意拄着拐杖重返课堂。

周桐的故事被党媒和官媒报道后,无数网友被他的精神折服,纷纷为他祝福和加油;周桐的班主任李家生老师不停地感慨:“太不容易了,太了不起了!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视为模范和榜样!”

好消息接踵而至,清华大学招生组的李老师打来电话:“我们也都很感动!他应该已经获得了清华自强计划的认定,进清华应该没问题。”

从ICU自学到清华大学,周桐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活的苦难没有让他倒下,身体的残缺更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周桐绽放出来的光彩,比其他普通人更加特别、更加夺目,也更加璀璨。很多时候,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避无可避,但只要自己的信念不减,生机不灭,终有抬头的那一天。

2

“破碎·勇敢”

周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云南浴火女孩”唐敏。

13年前,年仅8岁的唐敏为救只有1岁的弟弟,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死死地护住了他。姐弟两人的命虽保住了,但唐敏全身烧伤面积达85%,下肢被截去,上肢仅保住了手臂和左手拇指。

得知自己截肢后,唐敏没有让眼泪决堤,反而笑着去安慰父母。

“浴火重生”后的唐敏,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上学读书。然而没有双手,她就无法写字,没有双腿,便意味着她行动不便。那些对普通孩子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她都要从头开始学。

生命的苦痛只有在弱者面前才是大山,在攀登者面前便只是脚下的路。

她开始学着用绷带缠住手臂吃饭,用右手手臂抵住左手拇指来写字、画画。

在学校,唐敏的学习劲头总是最强的,读课文的声音最大,课上回答问题最积极。每次大家感到压力太大,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总是唐敏带头加油鼓劲。她的成绩在班级里几乎一直都排第一,年级可以排到前五,拿到了很多奖状和荣誉。

2021年高考,用右手臂与左手拇指夹着笔完成考试的唐敏,考出了588分的好成绩,超云南省文史类一本线23分。

在谈到未来的选择时,唐敏表示自己会考虑法律专业:

“很多残疾人家庭条件不好,很难维护自身权益,所以我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大家拼命地把我救回来,若我只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什么都不干,就非常不值得,我想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对唐敏来说,即使自己身处命运的洪流,也依然要成为一座桥梁、一盏明灯,为其他人带去光明和希望。

命运对她是不公的,让年幼的她饱尝人生的苦难。但命运又是公平的,让她在“浴火”后肆意绽放,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谱写了梦的人生序章。

就像她在一张画的背后写的那样:“走出黑暗,朝着明媚溫暖的地方前进,把阴暗的过去扔在身后,成为心中的巨人。”

3

“病痛·希望”

史铁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苦难把我推到悬崖边缘,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人活一世,最可怕的不是贫穷和孤独,而是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而唯有不畏苦难、心存信念的人,才能于绝望里找到人生的希望。

2021年6月23日,河南肿瘤医院的病房里,一场“一个人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身穿学士服的孙莹手捧毕业证书,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时间倒回到2015年,刚刚高考完的孙莹被确诊霍奇金淋巴瘤。祸不单行,当时她的父亲已是肺癌晚期,整个家庭如临深渊。然而,生性乐观的孙莹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她以美术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并用漫画记录自己的抗癌之路。

后来,孙莹的父亲去世,她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的超级英雄辞别了这个世界,人间失色了好久好久。从此以后,我收起了自己的任性和懦弱,变得独立又坚强。”

她的确如她所说的那般坚强,坚强到让人不敢相信她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孙莹的抗癌之路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她瞒着老师同学化疗,她留短发、戴假发,受药物刺激她的体重飙升三十多斤。但即便如此,她的成绩也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有空就去外面做家政,“没问家里要过生活费”。

2018年11月,孙莹因为重症肺炎被送入抢救室:“我以为我就要死了,但还是从死神手中回来了,这个世界还是眷恋我的。”

几经复发、休学、复学后,孙莹终于在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了,院长为她颁发证书,党委书记为她拨穗。这场于普通毕业生而言再容易不过的典礼,孙莹却等待了很久很久。抗癌六年,她从来没有放弃,反而用抗癌漫画激励着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病友。

面对以后的人生路,她说想成为一名老师,尽自己所能地给更多人带去正能量。

契科夫曾说:“苦难对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就的将是锋利的尖刀。”

一个被命运的苦难狠狠碾压的女孩,没有认命,没有抱怨,更没有绝望,而是选择用豁达的态度,跟生活死磕到底。

人生就是一场痛苦的修行,那些历尽千难万险、饱尝人间苦难的人,会更加懂得:只有干净而热烈地活着,生命的荣光才会照亮所有黑暗侵蚀之地。

4

“苦难·新生”

人生不会总是如愿,但也正是在无数的苦痛和艰难中,人才会变得成熟又坚强。

2021年6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王密田作为毕业生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他的故事震撼了无数人。

他读万卷书。“作为一名土木人,熬夜做模型是生活常态。在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为矿大赢得了国家一等奖的荣誉。”

他也行万里路。“我跑完15场马拉松,获得23块奖牌,也骑行走过祖国的6万余里土地,途经20省60余个城市……”

他獲荣誉无数。“主持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他的优秀让无数人敬佩的同时,也惹来了许多的质疑声。有人说,有钱才能走这么多地方,做这么多事,走这么远的路。实际上,他是学校A级贫困生。在学校,他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在把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一遍后,他才用剩下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

除此之外,王密田还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就业的机会。另外,他在众筹平台捐款超300次。

生活的困苦没有让王密田失去信心,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命运的馈赠,常常包裹着苦难的外壳,只有奋力拨开黑暗的迷雾,才能收获生生不息的希望。

写在后面的话:人这一生,苦难都是恒定的,老天关闭了一扇门,也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越是艰难苦痛时,心中越是要坚定执着。周桐、唐敏、孙莹……他们的每一步都给我们同龄人、给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着的人们,带去了人生的力量和希望。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蓬勃气象!

猜你喜欢

人生
沉重中走出的轻盈人生
俗话说,送礼是人生第三难的事
漫画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人生的另一种表达
独一无二的你
囧态人生
人生也不过一百年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