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中国经验及启示

2021-11-14张学森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历史经验核心价值观

[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中国经验,对于指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价值本质进行的,中国封建宗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以宗主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中国封建地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围绕“以君主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而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则是围绕“以资为本”的价值本质进行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进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强大的物质改造力量。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历史经验;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5—0053—12

[作者简介]张学森,男,法学博士,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活着的历史。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历史,正如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现实一样,不仅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而且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和启示。本文旨在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以期从中找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经验

为了论述方便,本文把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统称为中国传统社会。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大致经历了殷周之变、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汉之际儒法之争以及儒家核心价值观确立、隋唐宋元明时期儒道释合流与宋明理学的崛起,以及明末清初开始的中西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与抉择等阶段。

(一)殷周之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可考的核心价值观转型期

对这次的核心价值观转型,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1殷周之变首先表现思想上,即“易”的哲学思想被请进中国人的思想殿堂,从而彻底否定了商人“天命不变”的思想,为殷周之间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表现在文化上。“易”的哲学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导致宗教观从信“帝”到信“天”的转变、从神本思想到人本思想,以及从占卜文化到礼乐文化的转变。再次,殷周之变则体现在政治制度上,“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2

从殷周之变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出西周统治者十分重视核心价值观建设,并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周朝出现“郁郁乎文哉”局面。总结其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的经验,大致如下:其一,转型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要有理论的支撑。“易”的哲学和“以德配天”思想,为殷周政权更替提供了合理性证明。其二,西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围绕“以宗主为本”进行的,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周宗主的利益。从这一角度看,“以宗主为本”贯穿到立嫡制度、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之中,并具體体现为“亲亲、尊尊、贤贤、男女有别”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产生作用,就要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影响和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西周社会核心价值观被统摄到号称“周礼三百,仪礼三千”的《周礼》之中,成为化育人文的指导。其四,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礼、刑两种手段。在正面倡导《周礼》的同时,对不符合《周礼》的“非彝”行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加也。”1由此可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战略的提出,其历史依据由来久矣。

(二)春秋战国:核心价值观的百家争鸣时期

从价值观建设的视角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家主张人的需要和自然的属性达到完美统一,即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儒家主张创造性地恢复“周礼”,核心价值观是“仁”,而实现仁的途径是“忠、恕”,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贵族等级秩序服务;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在价值立场上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但是由于当时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墨家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核心价值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平等思想,是无法实现的;法家在立场上和儒家是一致的,其核心价值观也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所不同的仅仅是治国手段差异,一个主张礼治、行王道,一个主张法治、行霸道而已。除儒、道、法、墨四大家之外,还有许多流派。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而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也有9家,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三教九流”。

总结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经验,概括如下:其一,核心价值观构建,要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如果落后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被抛弃;另一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也不能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果超过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一样只能是一种价值理想,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二,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只有那些满足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价值观才可能上升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三,即使在本质上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如儒、法,也还存在着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的差异问题,而哪一种能够上升为统治地位,和当时的时势密切相关。其四,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意味着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应该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之中,形而上学地评价孰优孰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秦汉之际:社会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历史选择

战国后期,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实现“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战略目标,建立了大一统秦帝国。但是由于法家治国之道的刚性,加上秦初为巩固统一而加大对民力的役使,最终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悲剧。吸收秦朝“成也法家,败也法家”的教训,平民起家的西汉王朝在初期选择了善于“休养生息”的黄老思想,并在国力恢复之后开始“引礼入法”的工作,完成了秦汉之际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法家经道家过渡到儒家的转变。至此,经过儒法互济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总结秦汉之际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型及构建的过程,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其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随着世易时移而不停变化,这一变化在秦汉之际“一波三折”的转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秦因不变化而灭亡,汉因变化而兴盛,其中的道理发人深省。其二,汉朝的统治者在“引礼入法”的历史实践中,再次为我们展现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引礼入法”所主张的法治和德治的结合,为价值观建设中正、负方法的实践再次提供了历史参考。其三,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是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进行。秦汉之际,从社会形态上看,发生了从封建宗主社会向封建地主社会的转型。封建宗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宗主为本,而封建地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君主为本。从封建宗主社会向封建君主社会的转变,是秦汉之变最本质的特征。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和汉朝平民政府的特性相关,自此中国社会等级的划分不再依靠宗主社会的血缘关系,而是转变为君主社会的封建官僚等级。应该强调的是,“以君主为本”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并没有完全消解“以宗主为本”核心价值观,宗法制度在乡土中国的潜行即是明证。这就是说,中国封建地主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封建宗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改造并不彻底。

(四)隋唐宋明时期:封建君主社会核心价值观受到异质文化佛教的冲击,并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宋明理学的提升

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自汉以降的传统社会,在核心价值观上没有受到转型的挑战,中国社会在王朝的更替中周而复始、兴衰交替。但是从后汉开始,佛教作为异质文化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入侵。异质文化的入侵,如“沙入蚌中”,经历了阵痛、磨砺、吸收与融合,最终中国传统文化在佛道兼济下,发展到宋明理学的新高度。

考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流变与重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中國传统儒学应对佛老冲击,采取的最主要方法是“出入佛老,返于六经”。应对佛教对儒学“未能原人”的批判,北宋的理学家开始自我反省,出入佛老、在六经中寻找儒家学说的本体论,以期达到“修其本以胜之”的目的。宋明理学的创立,标志着儒家学说的本体论得到完善,但同时应该指出,儒学本体论的完善,也导致其学说的关注点发生从人伦世教的现实问题分散到心性等精神层面问题的倾向,导致“存天理、灭人欲”等清谈、内修、心学思想的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社会改造物质世界的动力,埋下了中华帝国衰落的文化根源。其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儒释道的对立、冲突和融合,期间既有儒学的式微,也有道教和佛教日盛,及至宋明理学的复兴,前后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其三,考察儒释道文化融合漫长的原因:一方面,固然和文化融合的困难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这次的文化融合是依靠学术界“出入佛老,返于六经”的方式完成的,政治力量没有在这次文化融合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靠文化自身的力量完成的文化融合,是文化生态上的自然演化,其经历的时间要漫长得多。其四,尽管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中国封建地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宋明理学的崛起,意味着中国封建地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依然在统治着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

(五)明末到清末:中西文明并存下的价值选择与“落日辉煌”的结局

宋明理学虽然重新捍卫了儒家社会核心价值观,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继续维持,但是其“存天理,灭人欲”训导和明心见性的清谈,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已是死水微澜、暮气沉沉。当时的时人已经开始对宋明理学标称的心性之学的反思甚至反动,并渐渐生成经世致用之风,可惜的是,这种反思和反动仍然局限在儒学的范围之内进行,脱不开儒学的窠臼。更为遗憾的是,明亡之后,尚处于游牧文明阶段的满族入主中原。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的跃升,以及中国农业文明曾经创造的盛世辉煌,使清朝统治者坚定地选择农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全盘接受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然而,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经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开启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世界范围内中西文明并存的格局已然形成。然而,一方面可能由于过度相信中国农业文明以往实践经验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许因为继明而起的清王朝统治者还处于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跃升的兴奋之中,导致他们对西方新兴的工业文明根本置之不理,甚至斥之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下“落日辉煌”终成一曲“奇异的悲歌”。

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奇异的悲歌”是在中西两种核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发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内涵的“以资为本”核心价值观在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中国封建社会“以君主为本”核心价值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失败在清朝统治者选择中国封建社会“以君主为本”核心价值观时,就已经注定不可避免。与核心价值观的选择相比,即使创造出康乾盛世的明君圣主,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大势。“落日辉煌”带给我们的教训,比“康乾盛世”带给我们的经验,更加意味深长得多。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流变及构建经验

当西方工业文明羽翼丰满、开始全球扩张,中华农业文明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工业文明在“坚船利炮”的开道下开始对中华农业文明的征服,中国社会进入到核心价值观的流变之中。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遭遇到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此诚晚清重臣李鸿章所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真正意义。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流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解体和新兴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失败

鸦片战争以降,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进入到核心价值观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由于西方列强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而变得方向性异常明确:一方面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解体,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解体,是从天下观开始的。天下观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价值观,是中国内部华夷共处格局和外部东亚独有的朝贡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但是,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和主权民族国家概念的输入,使得中国社会传统天下觀逐渐瓦解,及至清帝退位、中国仿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起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彻底瓦解。

伴随着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瓦解的,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其中,最成体系者就是孙中山提出的旧三民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指出的是,旧三民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欧美历史发展经验、努力避免其弊端的基础上,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全新价值学说。其中,民族主义包含着实现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双重要求,与主张全盘西化思想有云泥之别;民权主义则主张主权在民,进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在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同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弊端。从中可以看出,旧三民主义旨在解决民族独立、政治立国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是一场毕“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功于一役的创造性尝试。这种创造性尝试,集中体现了后发国家的优势,从气势上看,确实别开生面、气吞万里,然而在现实性上,这种多目标、系统性的价值观构建,遭遇到的阻力亦非常巨大。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保守派的因循自封,更来自“完全西化派”对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迷信。历史的发展证明,旧三民主义创新性构建中国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努力失败了。这一失败客观上为其后“完全西化派”清了场,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障碍。

(二)新文化运动中不同核心价值观的争鸣

失败是在为成功试错。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中体西用”的核心价值观改造模式行不通;辛亥革命的失败,则表明“西体中用”的核心价值观改造模式一样行不通。剩下的“中体中用”不可能,也就只有一条途径——西体西用,即全盘西化。全盘西化不仅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证明,而且也有明治维新——从儒家核心价值观转向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实践作为注脚。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一开始其核心诉求就是两条:其一,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主张全盘西化,搞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从实践上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口选择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上,并从白话文运动入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用新语言、新话语来灌输新思想,实践证明是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在宣扬资本主义文化方面,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理念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不仅如此,由于新文化运动和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发生,一战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赤裸裸展现出来,让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对资本主义盲目崇拜之中清醒过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更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否定全盘西化,而走上革命民主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虽然从对资本主义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但往哪里去却不确知,正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部分革命民主主义者也就迅速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从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十月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水岭,在其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从性质上说,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范畴;在其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一部分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道路。自此,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阵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阵营和马克思主义者阵营;对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改造方案,除了用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改造中国封建主义价值观这个方案外,也就多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中国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案选择。从革命进程的角度看,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意识开始觉醒,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时期。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找到了最坚强的领导力量,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不同实践及其不同结局

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价值观和旧民主主义价值观并存并均在实践中继续展开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应该包括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考察,也包括国民党旧民主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考察。

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的实践,可以发现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国民党,在价值观建设上走了一条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然后又发生转向,走向戴季陶主义——即儒家化三民主义的过程,这种儒家化三民主义阉割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意识到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并着手党和军队建设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意识到俄国革命道路的可行性,并在考察俄国革命党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提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此基础上,中国革命进入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可惜的是,孙中山壮志未酬身先死,只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遗训。孙中山去世后,以戴季陶为首的国民党右派逐渐掌握了“三民主义”的解释权。1925年5月,在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上,戴季陶提出用“纯粹”的三民主义,作为国民党的“最高原则”。“会后,他更以孙中山思想的解释者和捍卫者自命,公开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全面篡改和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抹杀了孙中山思想中的革命精神,竭力宣扬三民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密切关系。戴季陶把孙中山的思想改称为“孙文主义”,并把孙文主义概括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仁爱。这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思想已经完全背道而驰。戴季陶主义“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企图以民生主义代替共产主义”,“而民生哲学之基础又是‘仁爱,‘仁爱是革命道德的基础。”2在这里“仁爱”不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而变成革命道德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戴季陶主义乏善可陈,不仅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驳斥,就连国民党左派也嗤之以鼻。但是,戴季陶主义却给国民党右派——那些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人,提供了理论支撑。“随着蒋介石集团军事力量的壮大,戴季陶主义很快被其奉为与中共分庭抗礼的‘思想纲领和‘政治纲领。”3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戴季陶主义已经退化到封建主义的边缘。及至国民党执政之后,更是进一步明确将“儒家学说作为三民主义的文化基础。蒋介石认为,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中国古代《大学》之道的继承”“孔子之道,至汉儒而支离,至宋儒而空虚,至王阳明而复兴,迨至我们总理而集大成。”1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国民党政权在国统区大张旗鼓地进行以儒家伦理为内容的伦理建设和心理建设,并以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四维、八德、五达道、三达德为核心内容发起所谓的“新生活运动”。至此,三民主义的儒家化完成,儒家文化和封建道德借助三民主义的外壳重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蒋介石集团进行所谓“革命”的真实目的,在实质上是想承继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大统,只不过披了一件“民国”的外衣而已。

总结国民党在国统区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思想中影响力是深厚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民主义儒家化的过程,使得新文化运动所开辟的启蒙运动成效几乎归零。到了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人们的思想已经和中国传统社会基本无异了,这大大延缓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二,从阶级基础看,由代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向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的转变,是国民党从孙中山时期的革命党向蒋介石時期保守党退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而带来的三民主义向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退化,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结局。其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封建文化,固守“中国中心论”就是死路一条;而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西方中心论”,也被实践证明根本不适用于中国。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西方中心论”的邪路,也不能走“中国中心论”的老路,而应该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在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前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红船精神、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塑造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确立并逐渐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中,立场是核心,观点一定是立场之上的观点,方法是维护立场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建设的核心,就是如何维护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理论上弄清楚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并在实践上找到维护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和方法。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出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确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既要反对封建主义又要反对帝国主义,从此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中所蕴含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在党的建设上,突出思想建党原则,把党的建设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上,而不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强调党员的工人阶级成分。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党的一切活动都因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具有广泛的动员性、引领性,党也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其二,在军队的建设上,突出政治建军的原则,确保党指挥枪,把军队建成真正的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军队。1929年12月,红四军召开了我军建军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完全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为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提出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等等,集中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充分调动起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极大地焕发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强大战斗力。其三,在政治经济领域,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建立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苏维埃政权。在武装割据、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各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政权建设三位一体的斗争。在土地革命和根据地政权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中国人民利益的恰当实现形式,如在土地革命中探索出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为土地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上,探索建立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再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政权建设上探索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的价值取向。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来构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价值观,不管是党的建设也好,军队的建设也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也好,都始终把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广泛拥护,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价值观建设上的实践,可以发现:国民党在价值观建设上,有一个从代表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到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再到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指导思想上的演变就是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再到戴季陶主义的演变。国民党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决定其失去人民的支持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必然决定了国民党的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上自己的旗帜,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三、新中国核心价值观建设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的实践,大致可以分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几个阶段。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原则,我们党在过渡时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之路,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基本制度体系,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建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原则来进行制度设计的,也就是说,一切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目标,集中体现在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通过以上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定和施行,中国共产党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新民主主义人民政权,顺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各项任务,为下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2.建立以有利于发展人民经济为导向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围绕着有利于发展人民经济而进行制度设计的。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1因此,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做出明确规定,旨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之后,我们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渐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3.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先进的政治制度,而且还需要优秀的文化的引领。从中国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吸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以适应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建设进程。

从价值观构建的角度看,过渡时期价值观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階段,从新中国成立到过渡理论提出、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之前。这一阶段,价值观构建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来进行,政治制度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制度上的发展人民经济、文化制度上发展人民文化,都始终围绕这一价值核心来进行。也因此,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得到巩固,新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也都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价值观构建转向以人们理解的“一大二公”社会主义经济特征来进行。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控制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而让其更好地为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服务。这里面体现的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构建的思想,也有以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为改造标准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价值观建设,也经历了八大之前和八大之后两个时期。在八大之前,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处理和把握,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了迎接八大的召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借鉴苏联教训和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作出说明。《论十大关系》报告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思想。如,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借鉴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提出在把重工业作为投资重点的同时,加大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从而“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好地发展重工业。”3再如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4再如关于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提出“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5等等。在《论十大关系》思想指导下,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指出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同时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确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和在适当范围内运用价值规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在政治建设领域,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批判吸收国内外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在党的建设方面,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反对个人崇拜。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八大确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价值追求的核心是满足人民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需要。如,针对工商领域“地下工厂”“地下商店”的出现,毛泽东指出,这是“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1再如在农业合作社方面进行整顿,对一部分成立比较急促的合作社,“调整现有组织形式,纠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集体经营而忽视社员个人利益、个人自由和家庭副业的偏向。”2再如,对手工业生产进行整顿,“从有利于生产、有利于为居民服务和不影响社员收入的原则出发,来决定生产和经营的集中或分散程度”3等等,都不再是从制度特征出发,而是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

可惜的是,八大所确立的正确路线,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没有能够坚持下去。之后,中国进入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实践之中,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历史悲剧的发生。从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八大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再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斗争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这种不从人民群众需要出发而推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尽管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却付出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质疑、怀疑和不信任的代价。

(三)“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偏离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给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深重灾难的十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他的这一良好愿望却是建立在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发展趋势的错误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严重误解的基础上的”4,“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5从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建设偏离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质,如在政治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冲击了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法律,造成严重的政治动乱;在经济上,突出战备,强调发展重工业;“在生产关系上,搞‘穷过渡,到处割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在人民生活上,冻结工资,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破坏‘按劳分配,鼓吹平均主义;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批判所谓‘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实现闭关锁国的政策……特别是‘文革后期,张春桥等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等谬论,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歪曲为‘资本主义化,把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攻击为‘修正主义”6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浩劫,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曲解和怀疑。“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削弱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并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思想桎梏。而这十年,恰恰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渐确立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十年。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在上一次抓住“明治维新”的历史机遇实现对中华帝国的超越之后,这一次又抓住了这十年的关键期,再次实现经济的腾飞。其中的历史教训,直到今天,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沉思。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构建经验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先导的。选择思想解放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主要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价值本质的错误认识密切相关,因此,纠正这些错误认识迫切需要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来修正错误认识。

从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从思想解放开始的。1980年4月,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的命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邓小平首先回答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本质在生产力领域实现途径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在生产关系领域的实现途径为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其最终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从“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的角度,亦即从党的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中不仅包含着生产力的标准,而且包含着先进文化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价值标准,从而实现党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开始逐渐突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主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从指导思想承继性上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从侧重“以物为本”到“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并重再到侧重“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围繞着“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实践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2,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在理论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使之更加贴近中国实际,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与之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必将蓬勃展开,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而站上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成为中国贡献给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和价值典范。

四、基本的研究结论及启示

考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结论。

(一)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围绕价值本质进行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有凝聚力、善于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围绕“价值本质”来进行构建的。所谓价值本质,就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是为谁的利益服务的。中国封建宗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围绕“以宗主为本”的价值本质来构建的,也就是说,中国封建宗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维护封建宗主的利益服务的,围绕服务封建宗主利益,形成了以“亲亲、尊尊、贤贤、男女有别”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规范,产生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宗法社会;秦汉之后,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围绕着“以君为本”的价值本质来构建的,也就是说,中国封建君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维护封建君主的利益而服务的,在这一价值本质之上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规范体系,确保中国封建社会创造出无出其右的封建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围绕“以资为本”的价值本质构建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都是为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为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形成资本主义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一系列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却取得十分突出的历史成就。但同时,“以资为本”的价值本质也使得人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人,从而失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可能;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或“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价值本质来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并依靠政治力量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规范

从历史上看,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统治阶级或者统治阶级的代表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其关涉统治正义性的根基。从周文王演八卦,到周公作《周官》,再到孔子的“述而不作”而成为“万世师表”,他们都十分注重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并把这一设计工作牢牢控制在最高统治权威或者其代言人手中。从这一角度看孔子所说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忍的关键是对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破坏。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周礼》才有“仪礼三千”的浩繁,也就是说,《周礼》把“以宗主为本”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细化成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规划和指导,对已经颁布施行的法律、制度、规章、措施进行价值倾向性审查,把“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贯穿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之中,同时,改革政府考核和评价体系,清除“唯GDP”发展观的消极影响,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消极影响,确立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导向的新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前进。

(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思想文化的支撐,更需要制度建设予以确认

殷周之变有思想文化的变革,也有统治阶级制定的“立子立嫡”等相关宗法制度的施行,才使得封建宗法社会核心价值观得以确立;中国封建君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仅需要儒家文化为其提供理论支撑,而且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封建君主社会制度的施行,才确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出灿烂的农业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也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才得以实现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一样需要在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制度,才能够得以确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必然从经济领域进入到政治领域和核心价值观领域,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增强我们在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保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并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前提;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发展出比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优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从核心价值观角度看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角度看,根本性的问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什么人利益服务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封建宗主社会是为封建宗主的利益服务的,中国封建君主社会是为封建君主的利益服务的,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为资本增值的需要和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之所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即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性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但是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法治体系和市场规则,导致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本增长的价值逻辑凌驾于人民群众需要满足的价值逻辑,从而产生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根本举措,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贯穿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之中,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澎湃动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维护和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需要的市场经济。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那么,我们就会犯根本性颠覆错误,就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就会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在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强调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原则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造,从而实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以资为本”价值本质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的凌驾,而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法制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把“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本质转化为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若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走进现实。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历史经验核心价值观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