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

2021-11-14夏梦凡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重要性策略

夏梦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知识点,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点,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探究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美育素养   重要性   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点的教学,习惯采用枯燥单一的,且以教师口头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状态中,思维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不仅如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重视美育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形成审美理念,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低下。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电视资源、音乐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历史中的美育内容,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强化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真实历史事件的体会,提高了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水平;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最后,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能提高学生对外在美的认知水平。同时,历史课本中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警示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点,能更好地认知以往的历史事件,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其能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文化和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属于抽象与形象相互融合的学习过程,若教师只是通过文字讲述历史事件,学生一定会感觉枯燥,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定与之相关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将重点知识与内容进行提炼,确定讲解的主题。教学立意在历史课堂中有着重要地位,它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向。因此,在设定教学立意时,教师应结合历史课本中的具体内容和内容中的美育元素,将教学立意设定得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学习中的“美”,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历史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时,书中涉及青铜器的工艺、青铜器的种类,也包含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记事的范围等相关内容。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单一讲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因此,教师可以提炼内容,将教学立意设定为“夏商周时期的灿烂文明”。教师可以展現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高清图片,让学生对青铜器的种类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有一定的认知,感受古人的智慧,了解到古人高超的铸造工艺。尤其是后母戊鼎,不仅工艺复杂,还需要多人合作,正是在多人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通过相关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工艺之美”与“合作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追求美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相关的介绍和讲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专注于历史学习,在感悟历史之美的同时,增加历史知识的积累。

2.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美育的形式呈现出初中历史,通过这种创新、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继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情趣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涌现了众多对历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也发生了很多可以融入美育的事件,如卧薪尝胆、三顾茅庐、负荆请罪和背水一战等。因此,教师应抓住教材中的美育元素,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渗透美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教材中涉及“洪秀全与金田起义”的历史事件。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考中。当时,中国正处在清政府腐朽统治与外国资本主义压制的时期,洪秀全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在洪秀全带领下,起义军得到了快速扩大,后定都天京,并进行了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军控制了中国的部分地区。但是,1962年,随着天京的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思考,谈谈此运动的意义,并说说对此次运动的看法,给学生提供分析历史事件的条件,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战争,对清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展现了农民坚持抗战,抵制腐朽统治的坚毅精神,学生也深受其精神的感染,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3.深入历史课本挖掘美育元素,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教师应深入历史教材,挖掘更多的美育元素,或借助于网络信息途径,将课本中阐述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影视资源等形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时宏观的场面、雄伟辽阔的中国风景,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民族自豪感、民族情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的途径。通过具体的史料,学生能够更为具体、详细地理解历史,不必再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史料这一重要元素。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史实,组织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史料,并鼓励学生进行整理,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中感受具体的“美”,提高美育素养。

如在教学“盛唐气象”时,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其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了空前发展。诗人刘禹锡在《百花行》中写道:“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句诗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作为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同时,唐朝的书法名家辈出,如颜真卿、欧阳询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唐朝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作品,或者搜集唐朝书法大家的作品,并进行赏析。然后,教师根据选择古诗词和书法的学生数量,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选择,进行临摹或者仿写。如某个小组选择查阅相关的史料,了解李白,并选择赏析李白《行路难其一》,那么这个小组需要介绍有关李白的背景、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的诗词特点,以及小组对所选诗词的赏析,最后小组需按照所选诗词的特点,自選主题,进行仿写。通过查阅相关的史料,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相关人物,也能学习人物的精神,从而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美育,能够为枯燥的历史学习带来“美”的元素,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和内容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使历史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深入历史课本,挖掘其中的美育元素,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宏达.美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6).

[2]黄宜琳.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7).

[3]王建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途径[J].读书文摘(中),2019(8).

[4]郭炜婵.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5]张毕华.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

[6]黄升.浅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美育资源[J].女报:时尚版,2020(3).

[7]毛慧玲.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重要性策略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Passage Four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