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活动
2021-11-14马宏霞
马宏霞
摘要:在全国高校围绕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背景下,本文从专业课教师的视角,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出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提高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关键词:教育思想大讨论 教学活动 创新
一、深入领会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意义,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2018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围绕学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明确新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注重应用技术技能的培养。
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主要是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而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成功率一直不高,所以最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直接就业。
为了避免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一个单位,但满意度比较低,主要是在薪资待遇、工作條件与发展空间这三个方面不满意,降低了就业成功的概率。为此,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即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发展趋势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围绕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岗位中所需的专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实操能力,进而突出课程的应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的意义,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减弱了教师的作用。如一次讨论课,教师成为一个评论者;一堂情景模拟课,教师成为一个策划者;一场辩论赛活动课,教师又成为一名主持者等。多重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由度越大,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就越高,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与医学院、药学院相比,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相对弱一些,这是作为管理专业任课教师时刻需要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另外,同一班级学生的素质差异也比较大,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线上教学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真正实现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四、以研促教,重视课题申报
教学和科研都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离开科研谈提升教学质量,可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教师要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科研相长。
很多年轻教师总认为做好教学工作就可以,加之屡次申报课题失败,失去了继续申报课题的信心。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不能局限于教学,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因为没有课题研究经历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丛红艳.高校教学改革与文化融合的创新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
[2]宋雪健,迟晓星,等.教育思想大讨论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19(6).
[3]张锐.了解形势,把握重点,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8).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