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和阻碍
2021-11-14王雯
王雯
摘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一种新型的老年人养老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具有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较成熟国家的现状,以及国内某些地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情况,研究了当前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以促使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老年人 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发展
在我国,照顾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迫切。由于家庭规模小和“4-2-2”家庭模式的到来,使长期以来照料老年人的方式遭到冲击。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制度,老年人护理仍然存在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服务内容过于单一、供需矛盾、资源短缺等问题,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出现,成为家庭照顾老年人的有力支持和补充。但是,我国日间照料中心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总结了国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国内城市社区发展的可行性与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国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得到良好发展。
一、国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现状
最早的日间照料中心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为了减轻医院的压力,当时的医务人员为社区内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人提供了对应监护和治疗。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州才开始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其服务范围不仅限于精神方面,还用于其他医疗保健。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先提出了“社区关怀”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民的“反家庭”运动加快了社区护理的发展。随后,英国政府宣布了《社区照顾法规》,澄清了高级服务行业的政策目标是社区日间照料。 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社区医疗收支不平衡,阻碍了其发展。随后,政府提出“福利多元化”理论,改善了英国的福利政策,促进了社区护理的繁荣发展。
二、国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的阻碍
从理论上讲,中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分为普通服务对象和政府承担的服务对象。其中,一般服务目标是指60岁以上,日常生活中需要照顾的老人、半残疾或残疾老人;政府提供服务的目标是指8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老人或独居老人、收入低的老人、享受优惠待遇的老人。但实际上,我国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专业化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在老年人的疾病和康复问题上不能给予良好的照顾,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亚洲一些比较发达国家,老年人的大部分日常生活是由家人、朋友和邻居负责的。在欧美国家,一般由经过培训的注册护士、护理助理、职业康复师、治疗师、心理学家等提供专业的日间照料服务。在我国,日间照料中心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系统培训,缺乏康复训练、疾病照护等方面的知识,还缺乏专业化的看护,导致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不信任,不愿意选择日间照料中心。
中国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通常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缺乏相关知识,服务内容传统单一,专业度不高,有限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此外,国内缺乏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制度保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差、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
此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社区管理相对僵化和宽松,效率低下。首先,缺乏专业的行政人员;其次,没有合理全面的管理制度,管理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偏好;第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对自身的职能了解不清,本是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和实用性的服务,有些地方却将其作为媒体使用,借此宣传其他项目。
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国内发展策略
1.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人员方面
一方面,我国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社会职能,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和监督制度;另一方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人员不仅要保障数量,还要保障质量。目前,护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服务人员非常紧缺,不能很好地提供社会服务。因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必要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服务人员团队,提升服务人员的申请标准和能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必要提升人员的待遇,结合服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成果来分配相应的工资,以减少服务人员的流失,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2.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对象与内容方面
我国应建立一种个性化管理机制,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评估来提供个性化服务。政府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拨款目标和拨款标准,并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分步骤地推进,合理配置。另外,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组织中介评估机构评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当前,大部分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更倾向于日常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训练、疾病照护等方面都没有专业保障,所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该获得社会上的康复理疗、医疗保健等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3.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管理方面
政府应提供监管和法律支持,制定老年人护理服务相关的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提供专业服务人员,保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专业化,让更多老年人信赖并选择日间照料中心。
同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必须明确立场。现阶段,人们对老年人日间照料心还有很多误解,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具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因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消除误解,发挥网络和协调的作用,扩大志愿者队伍,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工作量标准,逐步完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系统。
四、结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和社会承担着沉重的责任,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充分结合了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各自优势。社区养老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的必然发展趋势,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性化,并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减轻了家庭成员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满足了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而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尽管中国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但随着人们对日间照料中心的认识逐渐清晰,开始打破传统观念,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支持、社区工作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专业化的团队,让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东,吴善玉.浅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18(2).
[2]郭笑雪,何东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存在价值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9).
[3]李强,赵立志,李凌霄.中国城市老龄化发展中的长照服务问题研究与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 2020(5).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