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解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主要考虑与要求

2021-11-14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安全观劳动革命

一、关于《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要求和“將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教育部组织研制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指导纲要》包括五个部分和一个附录,正文重点明确了三个问题,附录细化了每个重点领域主要学习内容。

1.明确国家安全教育总体要求。一是指导思想,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是基本遵循。二是从育人方向、依法开展、整体规划、教育规律、方式途径等五个方面阐明国家安全教育基本原则,突出思想性、整体性、科学性和适宜性。三是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突出启蒙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层次递进要求。

2.明确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一是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实现所有领域全覆盖,包括“12+4”共16个领域,即政治、国土、文化、科技、生态、资源、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二是围绕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重要性、基本内涵、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等提出学习要求,既体现各领域内容特点,又体现学习要求的针对性。

3.明确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途径方式。强调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实施国家安全教育。一是开设专门课程,高校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鼓励支持各地和中小学根据需要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二是实践活动,通过专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三是学科渗透,在各学科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四是校园文化宣传,发挥校园文化在传播、宣传、推广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应知尽知。五是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安全各领域专业人才、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各类社会学习体验场馆等社会资源。

4.附录部分:《知识要点》。《知识要点》按总分结构呈现,即总体国家安全观总论及各重点领域。每个部分包括所属领域、知识类别、知识要点(一级、二级知识点)、起点学段和学科覆盖建议等。在正文基础上,对每个重点领域主要学习内容进行了具体化、细化,有助于各学段各学科准确把握、系统融入。

二、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导纲要》包括劳动教育性质和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的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五个部分,着重强调了这样几点:

一是强调劳动教育注重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防止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或者泛化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

二是强调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

三是强调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四个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

四是强调围绕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示范等关键环节,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五是强调通过配备实施机构和人员、加强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协同实施机制等措施,严格组织实施要求,把劳动教育做细做实。

《指导纲要》已印发试行一年。目前教育部教材局正在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调研评估,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和改进机制。

三、关于《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一个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系统规划的文件,它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科学谋划。

第一,坚持分学段由浅入深、有序推进、全程贯通。《指南》把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摆在突出位置上,使提升学生政治觉悟、体认革命精神、培育优良作风等方面的育人宗旨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始终;同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安排学段教育内容要求。小学阶段围绕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注重选择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事迹故事等,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初中阶段围绕政治觉悟和品德锤炼,注重选择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伟大成就等,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努力把红色基因传下去。高中阶段围绕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注重选择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诠释革命精神的作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第二,坚持分学科设计、有机融合、全科覆盖。《指南》明确提出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细化了不同学科革命传统的重点内容和形式,注意到学科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革命传统教育的整体效益。如语文注重选择反映革命传统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感悟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情操、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注重丰富和充实革命传统内容,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说明白,突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政治认同。历史注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引导学生系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历程,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培养高尚品德,形成优良作风。

课程教材是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还要以课程教材为龙头,推动教学设计、考试评价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协同党史文献工作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领和专业指导,并推动中小学与幼儿园、大学的系统衔接,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

(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

猜你喜欢

安全观劳动革命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中国的出行革命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