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14江小国
金 芹,江小国,2
(1.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2; 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2)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一项重大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长三角一体化就是在统一市场背景下,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金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长三角三省一市四个经济系统交互作用,在特定领域展开全面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
雄厚的资金基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及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为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使得该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在长三角地区内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态势。作为中国内陆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着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速不稳定、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安徽省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推动安徽现代服务业朝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一 研究综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胡功杰、张淑娟(2016)借鉴香港和上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指出应从人才、教育、集聚性发展等角度发展安徽现代服务业[3]。陆健超等(2019)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要结合要素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安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4]。徐玲玲等(2017)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省际竞争力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5]。后华、黄希希(2016)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安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要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发展安徽现代服务业[6]。吴慧勤(2015)对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7]。此外,也有部分学者针对安徽如何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孟天琦(2019)通过分析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制约因素,提出新时期加快安徽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的差异化、多样化发展[8]。赵祺(2017)、汪树群等(2019)和郑基超、倪泽强(2019)分析了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从区域生态共建与交通设施完善等方面促进安徽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展[9][10][11]。陈露、江春华(2016)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对合肥与长三角区域内 22 个主要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12]。
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并且给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二是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背景,分析了安徽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竞争力,长三角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产业协同机制,进而提出要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完善产业结构。但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如何借助政策红利,发挥本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学者们研究较少。笔者采用固定效应静态面板回归和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当前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其他省市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促进安徽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二 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对比分析
笔者首先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偏低,尤其是与江苏省和浙江省相比,差距很大。与之相对应,安徽省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严重落后于其他3个地区。与第三产业发达的上海市相比,落后超过15个百分点。这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图1 2018年长三角地区一、二、三产业产值情况
从长三角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情况来看(见图2),从2014年到2018年,安徽省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持续落后于长三角其他地区,到2017年才突破万元大关。在发展速度上,尽管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稳健,前途较好,但与浙江、江苏和上海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大致相当于同时期安徽省的2到3倍,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态势。上海市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更是远超安徽,至2018年,上海市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接近安徽省的7倍。这充分说明了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要想实现融入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2 近5年长三角地区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情况
为了进一步比较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差异,我们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详细划分。我们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以及知识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四类,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商业性服务业包括三类:即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知识性服务业包括两类,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2017年长三角生活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知识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都偏低。与其他3个省市相比,安徽的生活性服务业与商业性服务业比重相当,高附加值的知识性服务业比重低,这说明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因此必须提高高附加值的知识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水平。
图3 2018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
三 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构建
为了便于数据获取,笔者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长三角四个省市的统计年鉴。主要搜集了包括安徽、上海、浙江、江苏一共4个省市的统计年鉴数据。各个省市分别获取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包含9个解释变量和1个被解释变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有部分数据存在缺失,均根据前三年的平均增长率推算得来。在考察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13-22],笔者选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工业化水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科技投入、交通投入和金融支持水平为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分别用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总GDP的百分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R&D经费占总GDP的百分比、政府交通运输投资以及人均金融机构贷款额表示。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
笔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静态面板回归来研究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再采用多元回归分省市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地,针对每个具体的地区,构造了如下模型:
lnY=β0+lnβ1X1it+β2lnX2it+β3X3it+
β4lnX4it+β5lnX5it+β6lnX6it+β7X7it+
lnβ8X8it+lnβ9X9it+ε
其中,Y表示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X1表示人均GDP,X2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表示第二产业占总GDP百分比,X4表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X5表示实际利用外资额,X6表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X7表示R&D经费占总GDP的百分比,X8表示政府交通运输投资,X9表示人均机构贷款额,i表示不同地区的截面,t表示时间(2008—2018年),ε表示随机扰动项。
为了减弱数据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我们对部分变量数据取对数处理。为了解决数据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人均GDP(X1)、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X4)、交通投入(X8)与其他变量相关系数比较高(相关系数大于0.8),因此剔除这三个变量。根据F统计量及Hausman检验的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静态面板回归。为减弱模型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分别进行回归。利用Stata1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长三角整体及分地区的回归结果
表1显示了各个城市回归结果中显著变量的系数以及相应的显著性水平。整体来看,在所有的回归分析中,至少有三个变量是显著的。笔者重点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因素,再考察安徽省与其他地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可以借鉴的途径。为此,通过分析上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从长三角地区的回归结果来看,居民收入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对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息息相关,要进一步促进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首先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为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其次要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最后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就安徽与江浙沪的差距而言,主要表现在:第一,安徽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甚大,主要的原因在科技投入方面。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上海的科技投入力度远远高于安徽。由此可见,要想发展好以高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服务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第二,安徽省与江苏省相比,工业化水平是主要的发展差距。江苏省作为我国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工业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安徽省与浙江省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支持程度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浙江省作为中国小商品市场的重要集聚区,也是电商的主要集聚区,金融支持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水平较高,为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所以,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 推动安徽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虽然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落后,但江浙沪皖有着天然的地理联系,且经济相融,要素互通,文化相近。在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安徽应当立足本省实际,发挥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于安徽省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先进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扩大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
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巨大的消费市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而人们的需求是建立在人们的购买能力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消费人群,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商业性服务业的发展、知识性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消费市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和增强购买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根本推力与拉力。
(二)提高城镇化水平,创优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企业的规模大小、居民的收入状况。较高的城镇化率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环境与市场环境。尤其以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更大。因此,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规模。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如图1所示),江浙沪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而安徽省的第三产业比重才占到45%,说明安徽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江浙沪。因此,安徽省应当以合肥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推动全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此外,政府为鼓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给予现代服务业企业以税收优惠。
(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促进知识性服务业发展
在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对比中,安徽的知识性服务业占比较低。这说明,安徽省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地区创新能力以及科技研发能力的不足将会直接限制该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安徽省应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业结构,鼓励校企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同时,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为地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积极建立产业联盟,实现“1+1+1+1>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联盟就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兴起,产业联盟组织的年增长率高达25%。产业联盟是一种合作方式,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生产环节,两个行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共享资源,形成一种合力,提高行业竞争力。要提高安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建立产业联盟。例如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可以建立产业联盟,他们在产业创新上是密切协同的关系。先进制造业在学习能力和创新传递速度方面占据优势,高端服务业则正好相反,两个行业可以建立产业联盟,实现协同发展。
(六)加快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安徽地处中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现代服务业以其高科技、高文化水平的特征更加适应现代都市与产业发展以及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安徽省必须制定合理的政策,消除阻碍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以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同时安徽还要结合自身条件整合要素,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有机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如同一朵花上的花朵,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