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辈视觉记忆探寻
——以《青红》为例

2021-11-14任海静郝路怡

戏剧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刘峰高跟鞋红色

任海静,郝路怡

(山西大学 新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青红》既是这部电影的片名,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青与红是那个年代很常见的两种颜色的结合,小根的工装是青色的,青红的外套是是红色的;青色是工人的象征色,红色是革命的象征色;青色也是青涩,红色也是情欲。人的大命运是被时代掌握的。一段历史,一群人。我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无法对过去时光进行很好的描摹,但是电影艺术给了我们一个探寻父辈视觉记忆的机会。

一、从青红和小根的感情入手进行分析

青红与小根的感情“发乎情,止乎礼”,两个人彼此心意相通,却又因现实因素不敢触碰。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小根在白栅栏处等待青红的场景,三次送礼物的场景,还有小根的三次不妥协。但就情节的意思来看,小根对青红的示好应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小根拿着自己的工资去为女友精心挑选的红色高跟鞋没能在白栅栏送出,只能悄悄放到青红的课桌里,却也难逃被父亲丢弃的下场;当他托小弟送口琴被青红拒绝时,小根为心爱的女孩一路吹曲;当有一天小根护送青红回家而没有青红父亲的干扰时,青红走到小路中间鼓起勇气回头走向小根,小根愣神之后选择了逃跑,是不敢向前一步的落荒而逃。山路弯弯而心意长长,小草荒芜而情欲疯长。这一段用平缓的镜头诉说着人物的感情波动,男女之间戛然而止的动作行为具有年代感的意境。两个人最后一次的接触是在那个夜晚,人迹罕至的小路,红色高跟鞋的推搡,酒精的壮胆作用,爱而不得的苦恼,荷尔蒙的无处安放……终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也是两人未来的破灭。

二、从电影的视听觉角度进行分析

当我们被一部电影的情节吸引时,也不会忘记那些直击心灵的画面与那以无形的力量感染着我们的音乐。在这部影片中,两次出现的广播体操广播声,对应着青红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在片头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朝气,而第二次,青红则是心不在焉,心有所想。手风琴声也出现了两次:小弟学习的音乐,结婚时人们的伴乐,既有那个年代的乐声特色,也将婚礼的热闹与人物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舞会上的乐声张扬又热烈,是压抑的荷尔蒙的释放之处,抽烟、乐队、喇叭裤;波浪卷、口红、高跟鞋都是以舞会为依托的情形下对情欲的释放。小根吹着口琴,乐声悠扬,“句句”含真意。回头瞥一眼青红,则是一种身体上的冲动依托音乐得到克制,他大概想的是“我虽然不能去你的身边,但我的音乐可以随着风入你的耳”吧。当强暴事件发生之后,背景乐是间歇式的“duang……duang……duang……”,再配合着父亲的“复仇”,小根青红不知看向何处的目光,小弟寻求帮助,小根等待宣判等一系列的行为,紧张焦灼压抑的气氛从银幕直逼现实。影片结尾,三声枪响,表面上,是执行死刑时的枪声,实际上是一种祭奠,祭奠逝去的青春、爱情、友情,逝去的岁月,逝去的时代。而在青红母亲奔向救助青红的路上,背景音乐变换,紧凑的镜头也变得缓和起来,此处的温柔吟唱让人多了一份心疼的同时也燃起希望。除了这些音乐之外,影片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声,机器运转的声音、人物聚集起来的嘈杂、人与人对话中普通话与方言的切换,也让我们置身其中。

三、对影片中一些小细节进行分析

(一)对一些“灾难性象征符号”的解读

小珍的私奔,青红被强暴的遭遇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灾难性象征符号”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现。舞会混乱中的拥吻,结婚时两个人的神伤,私奔前精心的梳妆,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不在这生活了,还能去哪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的生活呢?也许那种生活就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对吗?我们永远永远都不会分开,对吗?”这些都是小珍私奔的前兆。

(二)对影片中红色高跟鞋的解读

在整个色调灰暗的影片中,一双红色高跟鞋非常显眼,这高跟鞋“红”得刺眼,“红”得热烈,与周围灰暗的环境是那么不协调。这双红色高跟鞋被扔掉了两次,一次是青红的父亲,一次是青红被小根强暴之后。青年男女的爱情只能是偷偷的,偷偷地送鞋,偷偷地试鞋,可即使这么小心翼翼这双鞋也依然逃不过被丢的命运,这仿佛是说那个时代的爱情是压抑的,没有选择无法反抗只能接受,青春苦涩又忧伤。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故事,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喇叭裤、高跟鞋、日本摇滚乐队、地下舞会,也有广播体操、平房、工厂,新旧交汇,人们一边带着保守思想一边渴望改变。灰暗环境下是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可是,那个时代毕竟还是保守传统的,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因为各种阻碍只能以悲剧收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两代人都有各自的记忆,各自的伤痕,就像被丢弃的红色高跟鞋,即使红的再热烈,却也只能被埋葬在整个时代的灰暗中。

(三)对跳舞这段情节的解读

在地下舞会,英文歌曲的背景音乐,青涩害羞的男男女女们,昏暗的地下空间里满是荷尔蒙的气息,青春的味道。青红看到放肆大胆拥吻在一起的朋友,表情是很复杂的,这是青红对爱情的渴望与畏惧的矛盾表现。那个年代有太多压抑,太多限制,青红她们偷偷地跑去看跳舞就是他们的情感体现,渴望打破这种禁锢。

(四)为什么将青红父亲与小根的谈话安排在大澡堂?

实际上的合理性,家庭浴室没有条件,地区性的公共浴室为人们提供洗澡服务。在大浴缸洗澡时的坦诚相见,本应该是双方推心置腹的坦诚交流,但是双方都没有透露出自己的底,不论是青红父亲欺骗小根青红想通了,还是小根沉默的对抗,都是双方的不愿妥协。

(五)为什么要录制一长段的倒水镜头呢?

巴赞曾说:“长镜头是现实的渐近线”。《青红》中这段长15s的倒水镜头有10s钟在拍摄水从大茶壶流向暖水瓶,这是青红的目光所至,镜头拍摄时现实感的摇晃,发黄的灯光,只叫人昏昏欲睡。到后来看到青红夜晚外出,便觉得一切都只是青红勇敢突破前的平静。

(六)青红看向远方是在看什么?为什么选择自杀?小根又在看什么?

在强暴事件发生之后,影片中给了青红和小根目光的镜头,但是后面却没有给我们他们目光所及的主观镜头,他们到底在看什么?青红选择了自杀,红色的血液在手腕处流下,是抗争的失败,是对命运无法自由选择的压抑的释放。小根的目光中透露着忐忑,从不愿意招到如实招,是听闻青红自杀之后的绝望,本以为占有青红就会留住她,这是他第一次的正面抗争,却没有像李军一样可以得到结婚的结局。年轻人的血脉偾张伤害了心爱的女孩,也断送了自己。

(七)为什么提到强奸犯的时候要用汽车声来盖过?小根的结局是怎样的?

当其他人的罪行均已死刑处决,大家提心吊胆的等待小根的判决结果时,却用周遭的汽车鸣笛声来掩盖,加之之前影片中反复暗示的强奸犯判刑很重,“严打”的政策背景……让人无限遐想,经过这样的处理,让车内的人松了一口气,也让我们为青红松了一口气。当汽车在盘山公路逐渐驶远,天空中响了三声枪响,就之前广播中宣布的判决结果而言,小根之前有四名犯人是死刑立即执行,小根之后的犯人也是一样的判决,三声枪响之后会有第四声,也会有第五声,但处决的是谁我们不知道,影片中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小根是死刑,但是也给我们留有充足的空间去猜测,他或许是死缓?或许是无期?随着那绵延山路驶离的,是抗争的破灭,是无可奈何,是做事不计后果的代价。这样的结局,少了一丝梦幻,多了一分现实。

四、从群众的善与恶来对比分析《青红》与《芳华》

如果不了解,就没办法读懂。《青红》给我们展现的是围观群众的善良,邻里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小珍私奔之后大家帮忙寻找,青红自杀后人们帮忙送去医院,即使青红父亲生气想要揍一顿小根,却也是只想给他一个教训……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质朴又粗暴,但都流露着善意。而《芳华》中则是另外一种体现,当“触摸事件”发生之后,林丁丁在经过复杂心理斗争之后说出自己的“遭遇”,刘峰被检查之后众人的落井下石,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一个活雷锋在大家心中就应该是没有一点瑕疵没有一丝情欲的,我们容不得他犯一点点的错误,当他跌下神坛,就理所应当接受人们的批斗。

当前来检查的人员逼着刘峰交代“细节”,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内心没有一丝“窥探”的欲望?谁又能证明他们内心没有一丝“你也有今天”的幸灾乐祸?法律只是工具,坏的却是人心。刘峰作为一代人的精神标兵,在那个敏感的年代做了敏感的事情之后要接受别人的批判,而那些批判他的人,都是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入口的东西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从口里吐出来的东西。我们或许无法感同身受刘峰的心境,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众叛亲离”的滋味,而只有何小萍,或许没有被人善意地对待过而更能体会到人的善良。

五、结语

冯小刚是《芳华》的导演,他说:拍摄这部片子的体验就像是喝了一杯度数很高的红酒,酣畅不已,他在其中拍出了自己对于彼时最美好的记忆,是美化了的真实,整个影片暖红的色调,如油画般的画面让一切都温暖了很多。王小帅是《青红》的导演。他说,《青红》是他一直想拍的电影,因为他的故事和青红非常相似。出生两个月的时候,父母带着他来到贵州支援三线建设。影片讲的是导演自己的故事,也是献给那个时代进行三线建设的人们,献给他们以及导演自己逝去的青春。

这两部影片直至结尾也没有对人物的结局做出清晰的交代,对于青红而言,旧情已逝,新的未来在哪里?对于刘峰和何小萍,他们之后的人生是怎样度过的?果子总是先青后红,我们的父辈在经历过风雨之后,依然勇敢迈向通往希望的路,于是又有了新一代的人,新的人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又会成为下一代人的父辈……

猜你喜欢

刘峰高跟鞋红色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红色是什么
高跟鞋浴缸
常穿高跟鞋或致“腰突”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偷穿高跟鞋
刘峰:从“发明狂人”到“创业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