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器乐演奏学习中体能训练的作用
2021-11-14郝艺洁
郝艺洁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有如下价值:第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器乐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磨砺学生意志品质,助其健全人格,继而提高器乐专业教学质量;第二,打破学科壁垒,赋予教学活动开放性,为器乐专业教师创建生本化教育体系给予支持,优化专业教学效果。基于此,为提高器乐专业育才质量,探析体能训练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能训练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影响
(一)对生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通过体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学生生理健康状况,以游泳训练为例,可加快学生新陈代谢,在水与身体产生的阻力作用下还能达到塑形减肥目的,有节律的游泳能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能训练习惯,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有利于提升体质水平。游泳训练还能锻炼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系统,使学生能持续保持活力。对于演奏竹笛、萨克斯、黑管等需要吹奏乐器的学生,通过体能训练增强肺活量,有助学生稳定演奏器乐。
(二)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通过体能训练能改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适度体能训练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通过运动纾解学习压力,避免学生情绪熔断。体能训练多为集体活动,学生在训练进程中相互帮助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体能训练成为学生交流互动的载体,有利于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消除孤寂感,回归社会,树立合作意识,为器乐专业学生通过配合完成合奏学习任务给予有力支持。
(三)对综合素养发展带来的影响
体能训练是学生刷新身体极限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锻炼进程中增强体质,期间学生会触及运动瓶颈,经由器乐专业教师帮助与指导,学生将攻克训练难关,继而有效培育学生坚持不懈、锐意进取、挑战自我的优秀品格。体能训练还可强化学生体质和自我锻炼能力,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增强自律性,为学生今后自觉参与器乐练习活动给予支持。学生为通过体能训练提高专业水平,制定有节律的运动方案,有效培育学生终身运动理念,这与新时代“全民运动”风尚一致,可培育学生自律能力,达到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器乐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1]。
(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在器乐专业学习实践过程中合奏较为重要,部分学生因缺乏合作精神无法有效进行合奏。这一问题可通过体能训练予以解决,体能训练合作项目较多,如接力跑、羽毛球、乒乓球等训练项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不断与同伴合作互动。为赋予体能训练趣味性,有些器乐专业教师还会组织学生玩游戏或进行比赛,在此基础上助力学生彼此了解,在共同完成游戏或竞赛任务的过程中萌生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同伴的关怀,有效增进彼此感情。这种感情体现在器乐合奏过程中,就是学生之间会更加默契,能围绕共同的合奏演出目标不懈努力,以团队荣耀为出发点相互帮助,共同努力达到合奏表演预期,有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消除学生思想障碍
演奏钢琴、古筝等器乐专业学生较为重视手部保护,有些学生担心在运动过程中伤到手指无法训练器乐,不愿参与体能训练活动,为此器乐专业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学生体能训练障碍,如组织学生通过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加以锻炼。体能训练不仅能增强体魄,还能锻炼手指协调能力。上述运动对学生心脑系统有益,运动量适中且采用循序渐进运动模态,还能助力学生消除器乐学习及训练的疲劳之感,有利于学生恢复身体机能,继而通过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能训练活动修正学生思想,在跳健身操、慢跑、竞走等体能训练项目中放松身心,使学生腕部、肘部、肩部、手指及肌肉更加灵活,有益于学生控制器乐。
二、基于协同育人指导器乐专业学生开展体能训练方略
所谓“术业有专攻”,基于器乐专业教师指导及组织学生展开体能训练能力有限,为此在“协同育人”理念指引下,器乐专业教师可邀请体能训练专业教师制定生本性、可行性体能训练方案,还可引入校外体能专业训练资源,旨在增强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在此前提下弥补器乐专业教师体能训练教育指导缺陷,使学生能通过专业体能训练强身健体、健全人格并提升器乐专业素养。
(一)展开人性化体能训练活动
第一,在器乐专业教师在与体能训练专业教师协同展开育人活动时需践行育人为本理念,关注学生在器乐专业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学习状态、个人能力、兴趣、身体基础等方面,基于器乐专业发展展开针对性训练指导工作;第二,根据学生演奏的器乐设计配套体能训练方案,使学生可通过体能训练看到自身专业方面的进步,如气息更加稳定、手臂控制力更强等,继而端正体能训练态度;第三,在学生体能训练基础上立足器乐专业育人实况规设人性化评价机制,避免器乐专业体能训练活动与学生专业发展要求不符。例如,器乐专业教师可在学生兴趣加持下在体能专业训练教师帮助下提高体能训练有效性,可引入瑜伽、跳绳、动感单车、街舞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训练活动。以瑜伽为例,它可改善学生心肺、腺体、脑部等功能,还能使学生身体更加柔软,心态更为柔和,释放内心压力,保持平稳情绪,助力学生减轻器乐学习压力。教师以周、月、季度等标准为依托,针对学生器乐专业考核成绩规设体能训练新方案,旨在优化其训练成果,鼓励学生和自己上一次的专业测试成绩进行比较,看到个人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素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器乐专业教师指导下改进器乐专业学习及体能训练对策,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使器乐专业学生可通过体能训练不断增强自身器乐专业素养[3]。
(二)消除学科壁垒开发导向性较强的优质课程
课程开发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有力途径,亦是器乐专业教师展开教学改革活动的关键一环。虽然体能训练与器乐专业教学存在差异,但在人性化教育理念指引下二者均需贯彻立德树人,加大协同育人力度,达到相辅相成教学指导的目的,为此器乐专业教师需消除学科壁垒,积极邀请体能训练专业教师参与到专业化育人活动中,赋予育人思维开放性,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大器乐专业体能训练课程开发,为运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器乐专业综合素养奠定基础:第一,赋予器乐专业与体能训练粘合性,以萨克斯、笛子、钢琴等器乐演奏需求为导向,统筹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基础知识,指引学生完成训练任务;第二,理清课程开发思路,以器乐专业学生未来发展为依托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围绕该目标集聚训练所需教学内容,确保有关内容符合器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如体能训练前期准备动作、防范体能训练肢体损伤方法、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学生心理状态带来的影响等知识,确保器乐专业课程内容与体能实训可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器乐专业教学方法同步革新给予支持;第三,打造器乐专业“校本化”体能训练课程,解决课程开发脱离实际问题,突出本校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特色,优化配置本校体能训练资源,凸显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正向影响[4]。
(三)丰富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方法
为提高学生体能训练有效性,助其强化专业素养,器乐专业教师需遵循“守正创新”原则,不断丰富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方法。例如,器乐专业教师可在体能专业训练教师帮助下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运用小组合作体能训练方法,以3-6人为基准,分设若干体能训练小组,各组成员需专业能力均等,器乐专业学习需求趋近,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有效树立集体意识,发挥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学生心理带来积极影响的育人作用,为器乐专业学生提高合奏质量奠定基础,同时,组内成员还可相互监督在器乐专业素养不断发展基础上,优化自主训练方案。与学生单独完成体能训练任务相比,以组为依托进行训练,学生热情更加高涨,建立课上、课下一体化的“器乐专业教学+体能训练”体系,达到通过体能训练强化学生器乐专业素养的目的。再如,器乐专业教师可运用微课教学法,发挥微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等育人优势,整合校外与器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相关的体能训练资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载体输出体能训练知识及技能,面向学生讲解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综合素养不断发展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在提升自身器乐专业素养前提下浏览微课,学习有关内容,满足个性化器乐专业发展需求。器乐专业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到专业的体能训练基地或体育训练机构参与周期性训练,为学生掌握专业训练技能提供有利条件[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对器乐专业学生来讲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全面发展等积极意义,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要求。基于此,器乐专业教师需践行守正创新、科学高效原则,从实际出发,探寻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路径,从教学理念、体测机制、教学方案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展开人性化体能训练活动,消除学科壁垒,开发导向性课程,统筹调配适合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所需的育人资源,同时积极丰富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方法,继而助推器乐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活动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