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作品分析和演唱特点

2021-11-14王小雨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培尔格里格索尔维

王小雨,赵 欣

(燕山大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一、《索尔维格之歌》简介

《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属于《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最后一首曲子。1875 年,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创作了配剧音乐。后来,格里格从中选出八首曲子,改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这就是著名的《培尔·金特》组曲。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作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成为了经典之作。其中,感人至深的《索尔维格之歌》原用于诗剧第四幕——生活放荡不羁、行为荒诞不经、浪迹天涯的农家子弟培尔·金特,有一位忠实的爱人,名叫索尔维格。她在茅屋前一边纺纱,一边唱这首歌,耐心地等待培尔·金特这位浪子归来。

二、《索尔维格之歌》的作品特点

(一)音乐的民族性

歌曲《索尔维格之歌》有较为明显的风格特点,它在传统民族音乐基础之上融入了个性化的声音。格里格创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论在多么传统和常规的音乐织体上发展音乐,他也能给听众带来新鲜的听觉体验。正是因为这样个性化的声音,才使这首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格里格将传统民族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起来,既突出了传统音乐的民族性,也突出了古典音乐的创新性。二者巧妙结合,让这首歌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一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音乐爱好者一次次唱起这首歌,并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从而使这首歌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歌曲的音乐性

《索尔维格之歌》旋律音调的主次地位分明,歌曲旋律自然流畅。格里格音乐创作的一大特征是,剧本、场景和音乐之间存在明显的紧张或对立关系。这种异化和错位在第四幕开始时就已经出现。在《索尔维格之歌》中更通过主歌和副歌的对比反映了剧本创作的历史环境,即挪威在十九世纪末发现了自己的独特地位:挪威是欧洲的一部分,但仍然属于边缘地区,对西欧国家来说,挪威充满异国情调。虽然主歌与副歌的情感基调相差较大,但是整首歌曲的旋律自然流畅,给人以舒适、安逸的感觉,这也是这首歌曲最主要的音乐特征。

(三)歌曲的艺术性

《索尔维格之歌》在艺术上的处理非常细腻。这使歌曲的情感魅力十分突出。因为《索尔维格之歌》是诗剧《培尔·金特》中的组曲,所以其演唱一定以相应的剧情为核心。该歌曲位于诗剧的最后一幕。这是升华主题、凝练情感的关键一幕。演唱者要进行较为细腻的艺术处理并且把握好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节奏,才能将这首歌曲的魅力和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诗剧的表演与一些舞台剧的表演不同,诗剧演员主要通过对声音的处理来展示内心情感及诗剧主题。他们以声叙情,向观众传递每位主人公不同的内心,从而更好地展示作品的内涵。

三、《索尔维格之歌》的演唱技巧

(一)情感的拿捏

格里格创作的曲目《索尔维格之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女主人公在演唱《索尔维格之歌》的时候,情感表达非常充沛。这首歌曲是由挪威民间传说改编的,故事背景非常深入人心。在音乐的最前端,女主人公使用较为平缓以及温柔的嗓音,营造出平静和舒缓的氛围。歌曲演唱到中段,情感表达到达第一个小高潮,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溢于言表,直接使用一个“啊”字,配合不断起伏的旋律,体现了女主人公索尔维格望眼欲穿、陷入无尽等待的情感。其实更多的时候,这种类似“留白”的演唱更加考验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拿捏。需要注意的是,表演时的眼神以及手部的姿势都可以为歌曲的演唱增加亮点。

(二)咬字的处理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吐字会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与说话一样,在歌唱者演唱歌曲的时候,吐字也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这三个具体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唱歌和平时说话的咬字和吐字的技巧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对于字头的发音要唱得轻快并且短小。尤其是对《索尔维格之歌》来说,歌曲演唱者在吐字的过程中,只有协调运用自己的嘴唇、舌头、牙齿、喉咙,才可以掌握歌唱中字头吐字的技巧,让歌词呈现得更加清晰。

在《索尔维格之歌》的演唱过程中,发音技巧通常可以分为吐字和收音。字头和字腹的发音主要应用的是歌曲的吐字技巧。字腹部分是歌词清晰表达的重要部分。歌唱者在进行字腹吐字技巧练习时,必须使口腔更加放松,同时让空气在口腔内自由地流动,才可以使歌曲的表达臻至完美。字尾的吐字技巧主要体现在一个“收”字。字尾不仅是一个字的发音消失前的收尾阶段,而且是完成字音和决定发音正确与否的最主要的部分。

处理好咬字的前提一定是对语言的特点有相应的了解。《索尔维格之格》是有挪威第二国歌之称的挪威歌曲。虽然声乐演唱者们很少接触挪威语,但对声乐演唱来说,咬字的技巧不会完全随语言的差异而改变。用挪威语演唱时,我们同样要注意将字腹咬在元音上,辅音开头时要轻咬字头,迅速将字腹回到元音位置,字尾收音回到字音本身,确保发音准确。

(三)气息的把握

气息的流畅性是歌曲《索尔维格之歌》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法。因为歌曲《索尔维格之歌》有很多的“啊”字,并且排布紧密。因此,演唱者要对气息有更加细腻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将歌曲演唱出来。

《索尔维格之歌》每一句歌词运用的气息较短,也没有时间进行换气,这对演唱者的专业性和气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进入歌曲A 段开始,演唱者就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演唱,演唱速度快,吐字就要更加清晰,尤其是唱词时插入了很多十六分音符和倚音带来的音符跳动。演唱行进至B 段,歌词变得简洁,简洁的歌词使换气更加明显,这反而提高了气息把握的难度。另外,旋律上变得少有大的跳动,基本是三度以内的级进。面对这样的歌曲特点,演唱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注重气息的练习,找准歌曲的换气口,才能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气息饱满,没有气息塌下去的感觉。歌曲音乐间奏的每个音都加了重音记号,因此,演唱者的气息相对来说要较为低沉。演唱的音色也要较暗,此时演唱者的气息要配合音乐的速度进行慢慢地弱起。接下来歌曲所要描述的是悲伤的景象,演唱者的气息要衬托出悲伤的感觉。在歌曲中遇到加强语气的部分,演唱者也要加强气息,通过气息的变化产生哭泣以及呜咽的感觉。

(四)旋律的处理

《索尔维格之歌》要求演唱者气息饱满,同时也要注重演唱声音的连贯性,并且演唱的声音要凝重,呼应故事情节和主题。《索尔维格之歌》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歌曲,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结构、和声、旋律都在保持简洁的同时有力地表达着情感。其中,二部旋律是一部旋律的完全再现,两个部分的旋律虽然高度相似,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却是层层递进的。间奏连续的重音也使演唱者的气息变得格外强烈,在每一句歌词结束的时候,演唱者就要进行快速换气,准备下一句歌词的演唱,从而保持整段歌曲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唱到歌曲的高潮时,演唱者的气息必须有泣不成声的悲伤感觉,才能把歌曲的内涵展示出来,此时演唱者的气息可以稍稍减弱。气息要根据歌曲内容变化,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格里格在艺术上有着很深的造诣。格里格对音乐的追求以及热情,让《索尔维格之歌》这首歌曲的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和家国情怀。这也是这首歌曲获得大众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歌者要想更好地演绎这首歌曲,必须要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让这首歌曲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更好地呈现,同时也让这首歌曲的民族韵味体现得更加强烈。

猜你喜欢

培尔格里格索尔维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索尔维推出可持续防腐蚀Halar ECTFE水性涂料
索尔维成为Stratasys公司增材制造(AM)材料的战略伙伴
索尔维推出创新解决方案
索尔维常熟PVDF工厂正式投产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寻找伦理存在的自我——《培尔·金特》中的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
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