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艺术发展及演奏技巧运用
2021-11-14狄彦池
狄彦池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 山西 太原 030012)
一、长笛演奏艺术发展历史
长笛最初起源于欧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木料制作的长笛开始出现金属材料,并且音准、音色、音量及音域等方面有了革命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长笛的演奏艺术发展,使其成为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长笛演奏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笛演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推动。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的发展中去,文化在此阶段是较慢发展的状态。随着我国不断强大,经济有所发展后,艺术活动也开始被关注,长笛演奏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西洋乐器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我国的长笛艺术充分融合优秀的民族文化,结合时代特征,走出一条适合于本国的创新道路。另外,在革命蓬勃发展时期,长笛演奏也是被革命作曲家偏爱的乐器,革命题材电视剧、电影中的插曲音乐就很好地利用了长笛特有的音质和音色,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二、长笛演奏技巧的运用
从整体看,随着我国长笛演奏的不断推广,演奏者处于一个宽松的发展氛围。对于一个长笛演奏者而言,音色的把握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基本功中的身体要素的把握是否恰当,呼吸是否顺畅,还有恰到好处的运用颤音,都能反映一个人的音乐素养。以下针对身体、呼吸和颤音三方面来简要谈谈提高音色的演奏技巧。
(一)身体的把握
正确的演奏方式在长笛演奏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身体的把握,这里不仅涉及到口型的要求,还有手指和身姿都是重要的外在呈现。当演奏者将音乐作品用完美的肢体语言的变化呈现,那会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正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吹奏长笛的正确口型是呈微笑状,上下嘴唇应平均地贴住牙齿,紧接着两片嘴唇均匀地挤压在一起,周边略可控制,两边不要太紧,尤其要关注出气孔,内唇相互挤压要使其向外溢出。另外,嘴唇和笛孔呈现的角度也是十分关键的,正确的位置关系使得气流呈现更饱满的音色,若不能摆放在合适的位置,那笛孔发出的声音就会很干涩。因此,想得到一个舒服的气流,应该将嘴唇和笛孔的角度摆放成垂直,也就是说下嘴唇的唇边对齐笛孔的内边缘,再将笛孔的平面摆平,过度的内倾和外翻都不易出现正确的气流,若笛孔向外翻,这样会使得大量的气流分散抑制了基频,气流吹离吹口导致边棱音的振动与摩擦减弱,这也是我们常出现的漏气现象,往往会使得音色不饱满,充满杂音。若笛孔向内倾斜则是相反,二者位置角度偏小射入吹口的散不出去,音色仍然不丰满,出现的声音比较闷、不明亮。总之,如何使得嘴唇将气息吹进笛孔而发出饱满圆润、干净清脆的声音,需要掌握一定的要领。
为了能够保证气流平顺的效果,演奏时要平视,过于抬头或低头都会影响气流的角度。这时候又要对手的姿势和身体姿势进行规范。在演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呈现作品的情感效果,长笛演奏者会根据音乐变化调整身体姿势,但整个演奏环节,基本的身姿要求是要具备的。手臂都要保持微抬的放松状态,这样放松的状态是为了根据音乐需要随时发力进行调整,大臂带动小臂和手指来完成演奏。为了给观众呈现优美的视觉效果,演奏者保持端正、身体向上的积极状态,在演奏中,随着音乐变化身体也要微微变动。在室内演奏,坐式的演奏姿势其实和站立式的演奏姿势是相通的。另外,演奏时的指法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在运指的技巧上要把握手指自然弯曲,将指肚按在键的中间位置,尤其是开孔式长笛,手指要灵活自如,有弹性地做到有的放矢,切勿僵硬,通常以掌关节的运动来带动手指。对于初学者来说,用全按作5(sao)的指法来练习。在切换音孔的时候,为了能够动作迅速完成,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的话,指肚和音孔的距离增大,不能迅速连接下一个动作,影响节拍音律。过低的话,会影响音准和音量的效果。所以指肚和音孔的距离要保持2-3 公分。根据演奏速度来调整手指太高的距离,音符变化快的节奏要略低,演奏速度较慢的节奏时要略高。加强指法技巧还需要随着指法的复杂和运指的难度分阶段练习。从低级指法到高级指法的运用,需要对手指肌肉收缩形成固定的指令。指法运用要充分协调各感觉器官机能,简单的伸屈动作要配合听觉器官感受到的音调,来适当的调整指法,视觉器官随着高级的指法练习应该退位。有些优秀的演奏家,演奏时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在于平时的肌肉记忆,所以初级演奏者要反复练习指法,这也是不断对大脑进行刺激。
(二)呼吸运用
长笛演奏中,如何控制好气息也是十分关键的。演奏者解决呼吸问题就得通过平时的呼吸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气息。舒服的呼吸可以使音色饱满,乐句完整;不得当的呼吸方法,音色干瘪,音量没有明显对比,振幅不大,整个乐曲没有情感变化。如同歌唱家运用好气息是很重要的,长笛演奏也应该是胸腹式呼吸法,有利于存储大量的气息,对于腹部肌肉也要有所控制。这种方法也是最通常和理想的一种状态,但是真正掌握和恰当运用也需要加强练习和注意一些要领,这样才能气定神闲。演奏者对于肺活量的要求比较高,得当的呼吸方法需要配合强大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保持气息的充分。人们用气时找不到吸入腹部的感觉,只知道吸入肺部,这通常是有方法可以练习解决的。首先,感受丹田,把身体呈90 度弯曲,两手放腰部慢吸气去感受,用气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间肌参与,这样反复可找到腹部控制用气的感觉。如果腹部控制气息不恰当,会使得吹奏的过程感觉用气不够,音色不丰满,没有力量。身体放松,笔直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吸满气入腹再往胸腔吸气,这样练习最大的容量储气,当气满之后,慢慢控制并使其集中吹出,用手感受腹肌收缩与扩张。还有一种练习就是“狗喘气”法,张开嘴巴吸气的同时,快速地把胸部和腹部的气充满,然后再快速地呼出,要有爆发力,需要有节奏的练习,这样增强肌肉力量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气息。为了满足演奏长笛乐曲的需要,呼吸的时候要通过腹肌、腰肌、横隔膜和肋间等的收缩来控制气流的强弱力度。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控制气息和贮藏气体,这些配合好的话可以完成好几小节的吹奏,而不是中间感觉口干舌燥喘不上气来。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好好感受腹肌、腰肌和横膈膜等运气和贮气状态,控制呼气。
(三)颤音的变化
长笛演奏中,不得不说颤音的重要作用,它能表达乐曲的情感内涵、美化音色,同时能够起到更丰富感染力的效果。颤音也叫“颤动的音”,是通过气流的不平稳震动产生的,这种声音的波动起伏会在音色、音高、强度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它是用来表达情感内涵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从乐理知识看,长笛演奏中的颤音和发音同时,是非自然产生的音,需要调动嘴唇和手指的变化来制造不同形式的颤音。通常情况下,制造颤音需要呼吸肌肉群的联合运动,慢节奏的颤音依靠腹肌,快节奏的颤音需要靠喉咙、胸、腹、喉、唇各部分肌肉有机配合,才能自然地变动调整颠音的幅度和速度,才能呈现出音乐的律动美,这种配合才能展现长笛的魅力。这部分的把握可以形成每个演奏者的风格,颤音的呈现能在细微的差别上显示出自己的个性。颤音的练习需要大量的模仿,通过学习优秀演奏家的名作,体悟他们如何运用颤音,进而感知颤音变化带来的效果,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演奏需要何种效果的颤音,总结原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长笛演奏中比较常用的颤音有二度颤音,用“tr”来标记,这个颤音基本上要发出本音,然后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同理三度、四度颤音,在本音的基础上开闭主音的上方三度、四度音孔,要均匀地、快速地,不能忽快忽慢。另外还有指震音,会感受到一些波浪的起伏感。另外就是通过身体的变化带来的颤音,如小臂颤音,利用小臂的震动带动手指快速的颤动。手臂的变化切勿带动手腕,手指和音孔的距离不能太高。对于其他颤音如唇腔颤音、喉腹颤音等都是与气息的很好配合,都需要长时间学习运用。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还可以对颤音的常用类型了然于胸,更好地感知乐曲,扎实颤音演奏技巧,将颤音出神入化地应用到自己的演奏曲目中去,达到创新的高度。颤音的原理是将气吸至腹胸部,气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缩,将气流快速压缩吹出。由此产生脉冲,而此时气流不能中断,反复脉冲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颤音。有的频率很快的颤音表现出来就不动听、不悦耳,有些频率较慢的颤音不柔和,这都需要加强练习来提升对颤音的把控,真正做到柔和可控,富有感染力和悦耳动听的颤音。
三、结语
长笛演奏作为民族乐曲中重要的乐器,演奏的乐曲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快速蓬勃发展,我国的长笛演奏也迎来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从长笛演奏实践看,演奏者关注长笛演奏技巧和创新创作的能力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音色、音律、呼吸等的准确判断能力和形成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提升长笛领域的审美趣味,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体会,为我国长笛演奏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