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传承的职教路径研究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青竹常州第二课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 江苏 常州 213025)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脉与灵魂,留住民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文化之魂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4 年通过的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也强调了,要把具有苏南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使其文化内涵得到充分体现。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及江苏省委的部署,对包括“留青竹刻”在内的常州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传承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中发现:常州留青竹刻后继乏人的现状正在逐步改变。

一、常州留青竹刻后继乏人的现状正在逐步改变

常州“留青竹刻”选材独特,技艺精美,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经过“徐”“白”两派的多年传承,已享有“常州三宝”之一的美誉,其名声享誉海内外,并于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常州市政府把留青竹刻列入常州市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目前,常州留青竹刻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大约有四五十人左右,他们手艺传承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家族式传承”,其次是家族对社会招收学徒的传承方式,另外,留青竹刻的爱好者也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家族式传承是旧社会手工艺从业者把技能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普遍方式,技艺在家族内上辈与下辈之间传递。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社会,一些独门绝学往往是传给儿子、儿媳,却不传给女儿、女婿,这无疑阻碍了技艺的发扬光大。早期的常州留青竹刻也是家族式的传承,它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使被传承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留青竹刻的各种刀法要领和技艺。但是,在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这种传统的靠家族传承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模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另外两种传承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憾。常州工艺美术大师留青竹刻第二代传人白建仁反映:招募来的学徒难以兼备精湛技艺与原创能力,一些从事多年的老竹刻师傅往往缺乏美术功底,因而在艺术修养和审美意境等方面也是欠缺的,所以他们难以创作出精美之作;偶尔有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爱好者来学艺,但是他们涉猎留青竹刻还是有点迟了。任何一门技艺,包括留青竹刻在内都需要长期积累,勤耕不辍,才会有艺术上的感悟。由于需要长期的打磨和演习,加之经济回报较晚,对于年轻人来说,从事留青竹刻行业往往不具备吸引力,难以吸引人才。徒弟们看不到近期经济收益,难耐寂寞,改行转业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师傅带徒弟”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难以为继。

可喜的是,当代留青竹刻传承人已经打破了家族式传承的戒律,据徐氏留青竹刻传承人徐秉言说,徐家早已打破家庭师承规则,为了将这门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他主张社会传承,不仅将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家人,还将技艺传授给全国各地前来求艺的学生,甚至国外的学生,非遗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二、常州留青竹刻传承的职教路径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2014 年国家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要“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2017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迎来了非遗项目传承的春天,职业院校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非遗传承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在深化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路径研究,于2017 年创立常州市文化名人街区,成立了留青竹刻、乱针绣、篆刻大师工作室,特聘请常州文化名人白坚仁、周明敏、王日曦等三位行业大师、地方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学校客座教授。按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大师工匠精神为指引、以非遗大师加专业教师教学为手段、以培养非遗传人为目标”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认知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形成五年一贯制的“两课堂三进阶”的非遗教学模式,系统的设计了“两课堂三进阶”的课程脉络,设置了“三层渐进”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与第二课堂的公共选修课、留青竹刻社团、大师工作室等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教育按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五年制高职教育规律有机整合融通、分层递进,倾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留青竹刻从业者,最终实现常州留青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两课堂三进阶”非遗教学模式的内涵解析

突破狭义课程观的局限,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纵向,整体规划两个课堂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通过第一课堂开设的基础理论课和基础实践课,构建公共选修课、留青竹刻社团和大师工作室等三个第二课堂的平台,设置理实兼备的课程脉络,形成进阶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模式。

在横向上,遵循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学生理解非遗项目理论知识、掌握非遗项目专业技能为目标,执行理实兼备、层层递进的教学计划。按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留青竹刻校本教材及课程标准、在艺术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添置非遗项目的内容。

第一阶段的第一课堂是指艺术系各专业在一、二年级原开设的素描、色彩、工艺美术史、构成原理等基础实训课和基础理论课中,融入非遗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一阶段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知留青竹刻,是培育学生具备留青竹刻基本素养的初级阶段。第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是指开设留青竹刻公共选修课,由艺术专业教师授课,并定期聘请非遗大师开设讲座,使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掌握留青竹刻的审美原理和造型规律。第一阶段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认知留青竹刻,是培育学生具备留青竹刻基本素养的高级阶段。

第二阶段的第一课堂是指艺术系各专业学生在三年级嵌入造型设计、装饰图案、留青竹刻技艺等专业课。第二阶段的第二课堂是指在三年级各专业班级挑选对留青竹刻技艺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留青竹刻社团,由非遗大师和艺术专业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共同授课,每学期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能24 课时。第二阶段两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选拔人才的基础上传授基本技能,通过一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使他们掌握初步技能。

第三阶段是学生进入四年级阶段,第一课堂有艺术系专业课导师利用《常州留青竹刻工艺制作》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竹刻工艺制作理论与实践水平;第二课堂是指在留青竹刻社团中优中选优,选拔那些愿意以后致力于非遗工作的可造之材,拜非遗大师学非遗技艺,按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大师最终对这些弟子实施非遗技艺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最终使他们在双导师的指导下走向市场,接受检验。

四、传承路径的经验总结

(一)创新了非遗传承的模式

构建了五年一贯制“两课堂三进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前后有机整合融通、分层递进,形成前后衔接的课程体系。在第二课堂上,层层拔高,不断升级,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构建了人才选拔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网络。整体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进而互融互促、并行发展,形成育人合力,使培养目标“三进阶”化,即一、二年级为“文化熏陶,兴趣培养,技能入门”阶段;三年级为“系统学习,技能提升”阶段;四五年级为“技能成熟,走向市场”阶段,最终实现常州留青竹刻人才的传承。

(二)构建了非遗项目双导师制

学校创设了文化名人街区,特聘请常州文化名人白坚仁成立了留青竹刻大师工作室,按照现代学徒制方式组成“双导师制”师资团队,从第一、二阶段对学生培养兴趣和非遗课程学习以本校专业教师为主、外聘非遗大师为辅的教学,逐步过渡到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时以非遗大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的传承教学。

(三)丰富了艺术专业建设内涵

1.由大师工作室引领,把非遗项目化课程转化为艺术专业特色课程,将原来纯手工艺制作,锻造成既有工艺美术史溯源、工艺美术原理构成等文化内涵的,又有精美工艺流程的专业实践教学。

2.由专业教师将留青竹刻等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课程资源,融入艺术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贯穿于艺术系各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一些非遗项目案例设计或者是非遗项目综合实训,不仅丰富了专业教学的内涵,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常州地域文化之美,提升学生的区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3.开发特色教材,针对非遗项目工艺的关键性技术,结合现代工艺的发展趋势,编写《常州留青竹刻工艺制作》校本教材。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常州留青竹刻工艺制作》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制作视频、微课、图片、动画为一体的网络教学课程。

猜你喜欢

青竹常州第二课堂
常州的早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陌生人
传承,让留青竹刻发扬光大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对雪
常州梳篦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