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2021-11-14李会君雷礼锡

电影文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洋

李会君 雷礼锡

(1.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国土,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是最早利用海洋资源的国家之一。海洋在我国的生产实践与文化观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学、哲学、艺术中都呈现了鲜明的特点。张法提出构建中国型海洋美学时指出,中国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海洋观念,尤其从文化到地理的海洋定位,培育了以人的理想看待海洋的审美经验,使得电影、电视等艺术领域的海洋审美经验,成为中国海洋美学最重要的内容。房默认为,与西方缺乏海洋电影类型的学术传统不同,中国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承载国家意志、推进电影艺术与海洋文化发展的海洋电影类型。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侵占海岛海域、掠夺海洋资源,直到现在,海洋仍然是国际博弈的重要领域。与时代生活和历史变革紧密联系的中国电影,从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开始了关注这一历史变革历程,形成了中国的海洋电影一脉。海洋电影关注现实生活与国家命运、不断重塑国家形象。正如张颐武所说,中国电影和中国百年的社会历程相伴随,也紧紧地扣住了中国的命运和中国人的命运,因此,电影和中国梦就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电影可以说就是中国梦的表征。对中国海洋电影来说更是如此。

一、20世纪中国海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中就引入海洋元素,呈现了中国人面临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冲突所遭遇的物质与精神磨难。1921年,由上海影戏公司出品、但杜宇执导的爱情片《海誓》很受观众喜爱,是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之一,既有符合中国传统浪漫主义美学意味的大团圆结局,也有西方生活情调十分浓郁的布景、服饰、道具等因素,具有中西混杂的特点。影片中设置了海洋场面,有女主人公因违背盟约要蹈海而死的情节,呈现出海景之美,是中国电影应用海洋叙事元素的先锋。这部电影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在中国海洋电影发展及其国家形象多元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有开创性的意义。

中国海洋电影对国家形象的现代性思考与建构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左翼电影运动。当时,面对抗日爱国运动发展的新形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批左翼文学家进入电影领域,创作拍摄了特色鲜明的海洋电影,展现中国人勇于迎接海洋文明挑战的生存意志。例如,1933年由左翼作家阳翰笙编剧、岳枫执导的《中国海的怒潮》和1934年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均以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表现民族与国家命运。《中国海的怒潮》主要讲述沿海某渔村的渔民受到当地劣绅的压迫,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团结起来,凭借小船和土枪,反抗侵略者。这堪称中国电影吹响的抗日号角,反映了人民大众团结抗日的心声。《渔光曲》在1934年6月公映后,获得高度好评,被推荐参加1935年莫斯科电影展览会,成为10部获奖电影的第九名,是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电影奖的影片,它讲述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军事侵略背景下,东海渔民又受到渔业资本家的无情欺压、遭遇种种苦难、顽强生存的悲惨命运,同时还通过渔业资本家之子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发展道路的探索。《渔光曲》中被反复吟唱的同名主题曲,情感质朴,旋律舒缓,呼应了曲折变化的情节,渲染了凄婉压抑的格调,也为海洋生存环境与悲惨生活面貌注入了希望的底色,表达了劳苦大众追求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一时期的中国海洋电影表现中国人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反抗中探索出路的屈辱历程与不屈意志。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伴随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海洋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通过一批具有现实主义美学精神的类型化影片,突出表达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解放统一、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极具乐观主义精神与理想主义色彩。如20世纪50年代出品的《怒海轻骑》《海上神鹰》《海鹰》《海岛之子》等海洋电影,主要叙述军民联手,在沿海、海岛完成反特歼敌任务,保障大部队顺利解放海岛。这种类型化的海洋电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延续,主题也有所拓展。既有《渔岛怒潮》等影片突出表现军民联手实现海岛解放的壮阔事业,也有《碧海丹心》《水手长的故事》《海霞》《南海长城》等影片充分表现解放军指战员和渔民在对敌斗争中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既有《风云岛》等影片突出展现军民团结摧毁敌特势力阴谋反攻大陆的坚强决心和力量,也有《南海风云》等影片着力展示中国人民团结抗击外国军舰武装侵略的英勇顽强精神,传达了“中国海军对万里海疆‘寸权必争,寸土必争’是历史责任”的共识与决心。另外,这一时期的海洋电影还通过再现清末海战历史题材,表现保家卫国的现实感与使命感,如1962年林农执导的《甲午风云》主要讲述1894年邓世昌反对向日本侵略者求和偷安,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终因弹药不足,以身殉国,暗示北洋舰队在这场重大海战中彻底失败,体现了强烈的悲剧感,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总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海洋电影通过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军民团结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外国侵略者对我沿海、海岛的侵犯,塑造了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与沿海岛屿民兵、渔民形象,呈现了渔民生活与中国领海风光,体现了内陆与海洋鱼水相依的图景,展示了人民海军建设的光辉历史。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海洋电影通过海洋经济主题拉开了现实主义美学精神的新篇章,刷新了国家形象的影像表达方式。1978年赵焕章、胡诚毅执导的《风浪》,正如片名一样,以两种不同势力展开较量,暗示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正处于狂风大浪的考验。另外,1978年李汉军执导的纪录片《潜海姑娘》,讲述海南岛潜海姑娘们为发展水产养殖业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注重呈现深海实景,借助唯美画面、动听音乐,以浪漫、优雅、动人的方式,呈现潜海姑娘们的劳动场景,摆脱了革命化、政治化的叙事模式,使得承载民富国强理想的海洋景象在观众面前耳目一新、亲切真诚。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取代“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带动中国电影迈入新思想、新观念、新发展的阶段,产生了深度表现人性主题、具有反思精神的海洋电影。如1980年赵焕章执导的《海之恋》,讲述南下、解放、建国、欢庆四位在海边长大的好友,在“文革”期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爱情与命运遭际。他们从事与海洋相关的事业,南下和欢庆在海洋研究所工作,解放是海军战士,南下与立秋也因共同的海洋科学事业产生爱情。在电影结尾,立秋独自站在海边巨石上,任凭海浪拍打双脚,凝神眺望远方水面上的海鸥与乌云中的霞光,令人感叹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人性觉醒与复苏的艰难。影片既充满理想主义激情,又不乏人性的冲突与反思。尤其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的海洋电影还深入表现了改革开放面临的文明转型与冲突主题。如1984年滕文骥执导的《海滩》,讲述一个以传统插网打鱼为生的滨海渔村,其十里海滩被征用九里,用于建设卫星城、新工厂,陷入渔业萧条,又面临新旧观念、城乡差异的冲击和洗礼,上演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反映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之间存在的巨大冲突,突出了置身于传统文明与封闭社会的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阵痛。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洋电影的思想开放化、题材多样化、形式多元化发展迎来了新的美学形态。随着改革开放的跨越式发展,海洋电影开始通过叙述中国文明悲剧场景,唤醒直面历史文化的反思意识和理性精神。1997年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悲剧性地再现了海洋通道带给中国命运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无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海军侵略者的惨烈与悲壮海战场面,还是持不同政见的林则徐与琦善最后在海边道别时对自我与国家命运的反省,无不体现了传统中国政治与军事在海洋文明面前的极端保守与脆弱,比1959年郑君里和岑范执导的同题材电影《林则徐》增添了更多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尤其对倾向于用当代意识重构历史题材的谢晋来说,《鸦片战争》完成了跨越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影像的宏大叙事,成为对香港回归重大政治事件的理性回应,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真正站起来的时候能够正视和反思屈辱历史的自觉意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由香港导演李国立执导的《海根》,讲述香港回归之前,一香港渔民在坚毅不屈、乐观开朗的大陆妹的感染下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的故事,有强烈的寻根意味。电影从现实中见历史,从平凡中见深刻,显示了香港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洋电影显示了面向全球化、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海洋电影呈现出中国在历史反思与现实探索中不断前行的进程。在20世纪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海洋中国的影像表达始终与民族命运、国家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鲜明地展现了前后相续的社会发展趋向和民族精神品格,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紧密团结,顽强拼搏,实现了从民族救亡到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跨越。

二、21世纪中国海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对中国电影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逼迫“中国电影实现自身的改造,积极主动地与外界对话、沟通”。在这种形势下,海洋电影开始探索开放化、全球化、商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并由此形成了国家形象塑造的新模式。2008年肖锋执导的《海之梦》,主要讲述在申办奥运会帆船比赛过程中,有着不同职业和经历的人们参与其中,谱写了各自人生的新篇章,从侧面展示了当代中国融入全球化开放世界的努力与变化。中国海洋电影的魅力绽放源于国家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部署。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15年底,建立健全电影产业运营体系、电影公共服务体系、电影行政管理体系、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全面提高电影的创作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国际传播能力。随后,中国电影持续开创海洋中国新形象,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掀起一波又一波影像美学热潮。

首先,中国海洋电影广泛聚焦现代生态文明和命运共同体精神,使得中国文化、中国形象被赋予全新的视觉景观和时代气息,赢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如2016年的奇幻爱情动画片《大鱼海棠》和科幻爱情片《美人鱼》,均以讲述海洋中人和鱼之间的爱情纠葛与命运,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受到广泛好评,尤其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率先开创中国电影史上30亿级票房标杆。这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民族精神在当代影视领域的市场和美学潜力。紧随其后,以跨越海洋为背景的军事动作片《战狼2》(2017)和《红海行动》(2018),通过改编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中国军人在海外成功完成严酷惊险的营救任务,展现了新世纪的中国风貌、中国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票房收益远超《美人鱼》,尤其吴京执导的《战狼2》更是登上中国电影史上50亿级票房高位。这充分展示了聚焦国家形象的海洋电影蕴藏的巨大潜能,表明国家形象的影像表达开创了新的美学时尚。

其次,中国海洋电影通过表现跨国跨海进行维权与经贸活动所体现的国际义务担当,突破了20世纪注重表现国家领土范围的海洋主权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主题,从全球化视野刷新了电影领域塑造海洋中国形象的开放文明本色。如2017年上映的《海鹰战警》,讲述在巴拿马注册的洪都拉斯货轮“海的主人号”,途经安达曼海域,被海盗劫持,因发动机故障停靠中国防城港进行维修,却申请空仓,引起中国方面注意。后经公安部批准,成立代号“海鹰”的专案组,对“海的主人号”实施暂扣,对船员进行隔离审查。由此展开了跨国侦查犯罪分子的生死较量,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担当。尤其重要的是,《战狼2》和《红海行动》通过特种军事动作的演绎,再现了受困于海外国家军事叛乱地区的华人华侨被成功营救的场景,展示了中国在海洋文明和国际舞台中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市场收益,开创了中国电影艺术与中国国家形象有机契合的新篇章,使得海洋中国形象的塑造形成了新的影像语言系统,实现了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与电影产业发展转型的同步推进,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新境界和电影市场新高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后,中国海洋电影通过多元开放的故事题材及人物塑造,突破了20世纪海洋题材影片的类型化革命化英雄主义精神,呈现了立体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海洋英雄群体形象,堪称新世纪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美学代言。例如,2012年上映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虽然是对悲剧性的海战历史与民族英雄的重新翻拍,但将民族英雄邓世昌引向谋求未来和平发展的理想愿景,使得影片中的民族精神与国家形象蕴含了浓郁的海洋情怀。2016年的《美人鱼》讲述刘轩代表的人类地产开发计划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威胁美人鱼的生存,使得美人鱼族派遣珊珊前往阻止人类的填海计划,而珊珊与刘轩在较量的过程中互生情愫,最终刘轩停止了填海项目,把自己的钱捐给了环保机构。表现了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艰难选择,塑造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海洋人格形象与英雄气质。2017年的《战狼2》讲述退伍特种兵冷锋,曾在远洋地区勇斗海盗,拯救商船,战功卓著,因维护军人的荣誉和使命,违反军纪,被开除军籍,于是前往非洲寻找杀害恋人的凶手,却卷入非洲国家的武装叛乱,并毅然选择孤身一人回到沦陷区,最终在中国海军的协助下成功营救中国同胞和难民,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孤胆英雄气概,超越了20世纪中国海洋电影中集体主义精神至上的英雄形象特质。即使像2018年的《红海行动》仍然突出表现集体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但通过讲述侧重个人军事素养和能力的特种军事行动,以及对女性特种军人形象的生动塑造,极大地充实了英雄群体的个性内涵与气质,使得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和能力拥有了真实鲜活的人文色彩与精神温度。

可以肯定,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中国海洋电影的蓬勃发展与国家形象建构互动共生,相得益彰。这既是中国面向全球化开放化世界完成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促使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艺术跨越。

三、中国海洋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美学经验

纵观百年中国海洋电影,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叙事传统:它总是贴近现实,关注国家命运,充满家国情怀,积极建构国家形象。20世纪的海洋电影,以与海洋相关的革命战争和历史为主要题材,突出表现主权领海内的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生活富裕的集体精神与意志。21世纪的海洋电影,通过表现海上体育运动、海上与海外维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艺术地再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发展的集体意志与能力,呈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使命的大国形象。尤其21世纪的中国海洋电影发挥了建构国家形象与推高市场规模的双赢作用,为推进文化与经济同步、艺术与商业双赢的电影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经验。而彰显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海洋叙事,为进一步推动海洋电影发展提供了美学经验。

一是创新海洋文化传统的空间叙事精神。中国文化不乏讴歌海洋的美学传统,如《文选》收录西晋木华撰写的《海赋》一文,诗意地描述了海洋奠定国家基础的意义、海洋文化的内涵、海洋的广阔雄壮气象、海洋汇合山川河流的特点、海洋的交通与生态面貌等内容。由于山水游赏成为魏晋以后士人阶层的生活时尚,传统美学领域对山水景象的兴趣远远超过海洋景观。随着电影在20世纪初叶的产生,作为见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屈辱历史的领海,被广泛引入电影叙事艺术,拓展了传统山水美学的空间范畴。一方面,随着技术装备与电影艺术的发展,海洋叙事空间由浅入深,从早期普遍表现滨海海面活动场景,到20世纪70年代《风云岛》出现深海活动场面,再到21世纪《战狼2》上演深海剿匪动作情节,叙事空间日益扩大,艺术内涵日益丰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海洋叙事空间的呈现由近及远,早期大量应用小型船舶甚至小型木质渔船解放近海岛礁,到21世纪《红海行动》中凭借远洋海军舰队保护大型货轮,穿越几大洋至红海执行任务。电影叙事对海洋空间的持续拓展,使得海洋自然景观与海洋人文景观不断丰富,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与展示中国实力的重要载体。

二是创新家国天下传统的海洋权益观念。中国自古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的家国天下观念,海洋权益是保障家国天下太平的重要维度。中国的海权意识经历了长期演化。古籍《山海经》记述了早期的海洋观念,其中的“精卫填海”故事,在文忠祥看来,反映了古代中国流行的海洋观念:它与地下黄泉联为一体,充满黑暗、令人恐惧,导致古代中国并未将海洋纳入主流视野。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海权管理的影响得以肃清,改革开放以来又通过组织保障、法规制度、外交努力,完善了海洋权益管理,但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管理效能等方面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百年来的中国海洋电影,既通过聚焦领海归属、安全、生产、管理等主题,表达了立场鲜明的海洋权益观念,也通过放眼海洋生态、海外贸易与人身安全等主题,增强了维护海洋权益的责任与信心,成为现代中国维护家国天下太平的精神引领。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为代表,中国海洋电影既通过叙述国家意志与行动,传递了跨越海洋的家国一体观念,也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内涵,拓宽了家国天下的自然时空内涵与现代生活气息。由此,传统的家国天下概念通过中国海洋美学新观念得到了现代性的重构。

三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使命。在百年中国的海洋电影发展史上,以主权国家的独立、统一、安全为重点,和平发展理念持续得到展现。在20世纪,无论历史题材电影《林则徐》《甲午风云》《鸦片战争》《甲午大海战》,还是现实题材电影《南海风云》,都涉及来自海外势力对中国领海主权与国家利益的侵犯,使得保家卫国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并得到了鲜明的艺术再现。那些叙述大陆和台湾之间在领海地区展开情报与军事斗争的电影,宗旨在于表现国家统一发展的宏愿。在21世纪,《战狼2》《红海行动》等票房规模较大的电影,涉及中国海上贸易航线与海外军事行动,但宗旨在于维护主权国家的合法利益。因此,中国海洋电影虽然广泛涉及军事战争内容,但坚守了和平发展原则,传递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与担当。

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精神。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国际社会在2015年缔约《巴黎协定》,并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尽管特朗普在2017年5月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挑战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但习近平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开创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大鱼海棠》和开创中国电影30亿级票房的《美人鱼》为代表,中国海洋电影关注人类历史大变革时期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对话,表现了强烈的生态关怀与共生理想。

综上所述,近百年中国海洋电影创造了艺术与文明发展的新景观。它通过影像叙事与国家形象的互动生成、共同演进,构成了一面镜子,映照了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呈现了社会主义中国逐步成长、壮大、富强的历史真谛。同时,它也形成了一种美学风尚,显示了新世纪新时代海洋与中国、艺术与国家紧密相联的同构关系,表明海洋中国的形象建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猜你喜欢

海洋
跨越海洋的30年握手
出发,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海洋收纳包
远行回海洋
书的海洋
《海洋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