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电影强化政治认同的叙事策略构建
2021-11-14刘春玲
刘春玲 王 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灾难电影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具有一致性。无论出于对早期人类必然遭受的自然灾难的恐惧,对人类所经历的战争噩梦的警醒,还是对工业文明以来凸显的生态危机的担忧,灾难电影都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定场景。作为当今文艺形式的灾难电影除了具有娱乐功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政治教育功能,将各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念通过主题设置和情节描述蕴于与灾难抗争(自然生态、战争、疾病、饥荒、太空入侵等)的叙事之中,对这一叙事策略的分析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视觉化传播,强化灾难片创作的政治导向。
一、国内外灾难电影发展的整体概况
灾难电影是以自然界、人类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为题材,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和灾难性景观为主要观赏效果的类型电影。从20世纪50年代初进入电影历史到70年代开始成为银幕上的“常客”,灾难电影的发展在近30年取得辉煌的成就。从《国际机场》(1974)到《泰坦尼克号》(1997),从《后天》(2004)到《2012》(2009)再到《世界末日》(2013),见证了灾难电影的发展历程,并逐步成为票房的保证,不断巩固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国产灾难电影也在电影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古木逢春》(1960)、《南京大屠杀》(1996)、《唐山大地震》(2010)、《一九四二》(2012)、《救火英雄》(2014)、《金刚川》(2020)等,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和口碑都见证了中国灾难电影的迅速发展。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灾难电影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一是科技的融入增强了视觉感官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突破及其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极大地颠覆了影视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传统,尤其是3D技术的成熟,使得视觉呈现效果的“逼真”和情境融入的自然成为电影发展新的机遇。二是影视叙事中价值观的融入也愈加明显,很多国家都深刻地将国家价值观融于电影叙事情节之中,提升价值观念的阐释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在当下以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灾难电影以极强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历史背景增强人们的情感共识,在议题设置和主题叙事中提升政治认同,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而对灾难电影价值观叙事的策略进行剖析,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视觉化构建,增强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意识,提升主流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能力。
二、灾难电影强化政治认同的叙事策略
灾难电影以灾难发生的时空条件为叙事背景,通过叙述抗争灾难的过程展开叙事。以灾难抗争中展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塑造人物形象、提升政治认同,从而在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增进文化和政治认同,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政治认同的心理基础:视觉感官冲击下的形象重塑
灾难电影和众多其他类型的电影一样,在科技的融入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叙事的风格和特征。从最早的《国际机场》(1974)到20世纪末的《独立日》(1996),再到《独立日2》(2016)见证了视觉效果的革命。《独立日》以美国独立日为文化背景,讲述了美国硬汉军人英勇抗击外来卫星飞船入侵的过程,该影片于1997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科技的运用尤其是3D技术的成熟改变了影视呈现的方式,似乎将观众拉入第一叙事视角。如讲述战争背景下中国撤侨行动的《红海行动》(2018),虽然是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但是在科技融入中,将观众置于战争场景中,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将叙事镜头拉升至影视场景,具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灾难应对的过程也呈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质,这关系到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往往符合一个社会所宣扬的价值观。2006年上映的日产电影《日本沉没》中以地球物理学家田所雄介的深海科考发现为背景,预测日本可能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通过视觉冲击塑造了日本民众表现麻木与山本首相政府重视的对比,最终拯救日本危机。故事情节简单,没有震撼的叙事场景,但是展现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可能面临的危机,并以电影的形式希冀唤醒民众的忧患意识。同时,通过政府在推动危机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力图通过视觉文化重塑日本政府“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形象。
(二)政治认同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唤醒下的情感动员
灾难电影从其叙事的创作原型来看,又分为纪录性灾难电影和科幻型灾难电影。前者如《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中国机长》《深海浩劫》等;后者诸如《泰坦尼克号》《世界末日》《日本沉没》等,无论是历史记事,还是对突出环境生态等问题的预警,都是对民众共同社会生活场景的涵指。尤其是战争灾难电影,更是通过空间的时间化处理,银幕再现历史情境,在历史记忆的解封中唤醒民众的历史记忆,以情感动员进行历史叙事,铸造共同的文化品格和国民精神。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创作的战争灾难电影《金刚川》(2020)就通过电影唤醒中国人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记忆,重新弘扬保家卫国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共铸新时代攻坚克难的民族品格。
尹鸿曾在其《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一书中写道,英雄人物作为超自然力量的代表,是对现实的超越,表达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望。灾难电影通过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构建唤醒观众的历史记忆从而增强民族情感认同。以《金刚川》为例,战争中有血有肉的步兵连连长高福来(邓超饰)、炮兵连原连长关磊(吴京饰)及其徒弟张飞(张译饰)面对战争表现出来的刚毅无畏,正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其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让观众的思想受到震撼,通过场景还原历史,强化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感知。
(三)政治认同的精神特质:民族文化凝聚下的公民身份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的场面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我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人们使自己嵌入文化之中。”中国电影《一九四二》在2012年11月于国内首映,而好莱坞的《2012》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首映,两部电影具有相似性的叙事手法,但是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价值文化,使得影视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品性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九四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现了不同群体的中国民众在战争中的处境,包括美国战地记者白修德在内的外籍友人所遭受的战争灾难,以鲜活的事迹展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团结拼搏的精神。导演冯小刚用一个“人”字概括了《一九四二》的主题,逃荒的三百万灾民、战争中牺牲的万千军人等,以恢宏叙事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宣扬了一种人本主义价值观。《2012》以玛雅预言为背景,以科幻的情节讲述人们在面临“世界末日”时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其灾难的化解诉诸人的“灵魂脱壳”,意指基督文化中的宿命与救世主所创造的“诺亚方舟”。两者分别符合中国的民本主义叙事传统和美国的宗教文化底蕴。
从小说到影像可以说是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灾难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总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影响下的性格特征。战争灾难片《一九四二》以故事主人公老东家范殿元(张国立饰)的生活变迁为缩影,揭示战争对民众命运的影响;《2012》以主角杰克逊(约翰·库萨克饰)在灾难来临过程中的应对和奉献来塑造具有责任担当的美国公民形象。电影主人公是电影叙事中必不可少的主体要素,通过对特定文化背景下主人公的性格、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冲突传达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价值观念,增进政治认同。
三、灾难电影强化政治认同的叙事策略构建
从灾难电影围绕政治认同进行的心理认知、情感动员、文化认同的视觉呈现策略来看,其叙事手法的运用对今后灾难电影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通过电影叙事强化政治认同提供经验借鉴,在历史记忆的解封中唤醒民众忧患意识,强化政治认同的情感基础和文化实践。
(一)虚与实结合,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氛围
文艺作品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但是文艺作品往往具有创作主体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倾注,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故事主人公是故事叙事的主要代言者,而崇尚英雄是灾难电影的共性,但又具有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品性。如一个崇尚强权的国家在其文艺作品中通过“秀肌肉”塑造强权政治,在叙事中凸显个人英雄主义,塑造“世界拯救者”的国家形象。中国影视同样具有崇尚英雄的传统,中国影视在对“当代英雄形象进行塑造时,往往习惯于保持原汁原味,核心是对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行传承,都在塑造具有崇高性和集体性形象中对中国新时代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进行宣扬”,在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过程中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营造生动活泼的文艺创作氛围。
(二)史与实并重,抵制虚无主义文艺思潮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祖国。在艺术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嵌入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从而使得文艺作品也往往被镌刻上鲜明的价值倾向。灾难电影也是如此。因此,在灾难电影的众多题材中,要进行有选择性的策略构建,注重叙事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第一,虚实结合,避免历史虚无主义。为达到叙事效果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的渲染则可能致使影视作品的价值性让位于娱乐性,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作品中泛滥。如近年来饱受诟病的“抗日神剧”罔顾历史,扭曲事实,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在青少年中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第二,正视历史,进行价值观引导,避免价值虚无主义。影视文艺创作要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即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的价值立场。灾难电影和其他的影视作品一样,必须以弘扬主旋律为导向,积极在历史的呈现方式、历史问题的立场坚守中弘扬主旋律,凸显主流价值。
(三)内与外兼顾,增进中国价值国际认同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中国价值观念传播范围不仅局限在国内,更体现为中国文艺创作对中国价值观的内涵阐释和国际传播。作为电影形式的文艺创作,具有更加明显的国际传播能力,在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注重对中国价值观念的内涵阐释。《金刚川》虽然在拍摄手法和叙事视角上遭受质疑,但是其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抗战精神”“国际援助精神”等,都很好诠释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有利于培育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增进道路自信。第二,加强中国价值观念国家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而言,要通过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文艺作品创作提升文化传播内容质量,通过媒介融合发展提升国家观念传播平台,传播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爱好和平但不畏强权的和平发展思想,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道路等主流价值观念,增进国际对中国价值观念的认同和理解,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