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

2021-11-14本刊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字

本刊

2000年

·2000年3月,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数字电影工作室为基础,成立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承担电影数字产业化示范工程 《电影数字制作系统及应用研究开发》项目。

·2000年10月16日,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 《高精度连续图像数字处理系统及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攻关科研项目,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申报立项。验收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2000年10月,2000年全国电影技术工作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上讨论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三个电影技术项目,分别是:高精度连续图像数字处理应用研究项目;“2131工程”,让农民在21世纪初,每村每月看到一场电影;扶持影院进行多厅化改造。

·2000年12月,上海八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井冈山2000型35mm 移动式电影放映机。

·200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改革步伐开始全面提速。

·2000年,作为一家私营企业与中直国营企业合资的公司,芜湖影星银幕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漫反射金属银幕已占领国内80%的银幕市场,并出口新加坡、泰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

2001年

·2001年6月,上海科技馆引进的我国首座70 mm 15片孔IMAX巨幕(2D/3D)电影院落成开业。

·2001年10月28日—31日,全国电影技术工作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指出,“十五”期间将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在电影制作、洗印和发行放映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和网络化。

·2001年12 月18 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发布 《印发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提出了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有利于优秀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占领市场的有效机制,制定了要继续坚持进口影片“统一进口,以进带出”;拓展国有主渠道,建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等细则。

·200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颁布下发了 《电影放映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2年

·2002年1月15日—16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电影集团化和院线制改革;要落实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扶持放映业,促进电影放映规模经营;要全面实施“2131”工程,开拓农村电影市场;要强力推进电影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电影新的增长点。

·2002年4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在京召开了 《供电视播放用影片安全画面范围的位置和尺寸》《16 mm 电影光学声带负片的录音位置和尺寸》《35 mm 和16 mm 电影发行影片字幕 最大可允许区域的位置和尺寸》等四项国家标准及《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标准》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专家审查会。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这些标准的审查。

·2002年6月4日,南京音霸音响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数字立体声影院还音设备”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10月,该公司研制的系列功率放大器、扬声器通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数字立体声影院还音设备应用示范验收委员会的鉴定验收。

·2002年6月5日,南京金南影视听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35 mm 短焦高保真放映物镜通过产品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2年6月,中影集团将首批1.3K 数字放映机安装到13家位于大城市的主要影院,开始建立由100个数字影院组成的数字院线。

·2002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电影院星级评定要求 (试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电影院的星级评定工作。

·2002年9月—10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美国迪士尼公司合作,更新拍摄了环幕电影《中华掠影》。该片于2003年10月开始在美国迪士尼的新世纪主题公园中国馆内长期放映。

·2002年10 月23 日—25 日,2002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议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在杭州市召开。会上,布置了星级影院评定办法及评定要求;研讨了用数字高清拍摄电影的工艺技术规范及相关要求;交流了我国数字影院技术的发展、电影数字特技制作基地建设等情况。

·200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颁布了《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和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文件。

·2002年,截至该年,我国先后在国内外拍摄环幕电影20余部,建有环幕电影院(厅)30余座。

2003年

·2003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定出我国首批6 家五星级电影院:北京华星国际影城、上海永乐影城、常州亚细亚影视城、上海超级电影世界、深圳新南国电影城及广东中华广场电影城。

·2003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建成“数字电影实验室”。次年1月,开始招收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同年3月,建成“特种电影实验室”,开始数字立体电影摄制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3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建立。

·2003年11 月5 日—7 日,2003年全国电 影科技工作会议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六届五次会议在南京市召开。会上,讨论了如何提高电影质量尤其是传统胶片电影质量、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如何推进数字立体声普及应用等;指出要建立高质量电影院线,以星级影院的建设带动院线的质量全面提高。

·2003年12月16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 《数字电影版权保护及发行管理体系》通过验收。

·2003年12月17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电影放映全数字化示范工程》通过验收,该工程为我国数字影院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2004年

·2004年3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成立。

·2004年3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提出“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我国电影数字化进程”,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数字影院建设。

·2004年8 月27 日,中国电影 器材公司BIRTV 组委会在中国电影集团举办了“数字电影论坛”,围绕数字电影技术发展规划、对数字电影发展的10项支持政策、国内外数字电影发展现状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2004年8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环球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为四川广安邓小平纪念馆安装了一套三幕同步服务系统,成功建成了中国首座4K 数码影院。

·2004年10 月31 日—11 月3 日,2004年 全国电影科技工作暨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在西安市召开。会上,围绕红光还音应用技术等电影科研成果、电影技术标准的制修订等工作进行了主题发言,并邀请国外知名企业代表介绍其最新产品及相关工艺技术。

·2004年12月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组织研制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发布《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用数字方式摄制电影节目的暂行技术要求》《流动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等文件。

·2004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正式设立优秀数字电影技术奖。

·2004年,国家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启动国内城市数字示范院线的建设,至年底全国已有数字影院166座。

·2004年,截至该年,在电影技术领域,已经制定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20项。

2005年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12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亲切会见了参加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庆祝大会的代表并合影留念。

·2005年2 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影视技术系,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770-2005 《电影 评价电视用电影和幻灯的观看条件 彩色、亮度和尺寸》发布,2005年12月1日实施。

·2005年6月28日,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在浙江台州成立了全国首个数字电影进农村电影放映试点。

·2005年8月,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中国电影集团华龙公司合作,首次采用DI数字中间片工艺进行调色配光,完成了影片 《太行山上》的制作,并在全国发行。

·2005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获得国家级检测认证资质。

·2005年10月20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批复北京时代今典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全国性的“时代华夏数字电影院线”,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全资的数字电影院线。

·2005年11 月6 日—8 日,2005年全国电 影科技工作暨电影专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组织了中影集团、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厂、上海电影技术厂、电影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就DCI数字影院技术规范、数字影院发展现状与趋势、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数字放映系统检测、数字电影拍摄技术研究以及胶片拷贝洗印技术质量管理、城市影院建设与星级评定等与我国当前电影技术工作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演讲。

·2005年,《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暂行技术要求》颁布执行。

·2005年,我国数字立体声影院增加到1400余家,在册的计算机售票影院达1442家,数字影院达200余家。

2006年

·2006年1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主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影视技术》杂志更名为 《现代电影技术》。

·2006年4月14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电影器材技术分会经民政部批准成立。

·2006年10月1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20231-2006 《电影 后期制作素材的交换》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35 mm和70 mm 电影用于国际间和国内交换的后期制作素材的画面和声音的某些参数和技术特性,还规定了一种以包含在后期制作画面素材内的标准测试画面为基础的质量评估方法。

·2006年11月9日—12日,2006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暨电影专业委员会七届三次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会议强调,“十一五”期间电影科技的主要任务是:重视发展战略与技术政策研究;加强规划、标准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电影数字化制作、发行、放映的水平;进一步发扬传统电影技术的优势,提高常规胶片电影的拍摄和洗印质量;利用卫星和网络技术积极推动数字电影传输发行;加快影院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倡导新建、改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厅影院和符合技术标准的数字影院(厅),建立面向不同市场的多层次的电影放映应用体系;建立适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电影技术保障系统;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积极开展新兴媒体业务,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业务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2007年

·2007年3月11日,时代今典公司联合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蒙太奇”2K 数字电影播放机系统首次亮相上海百联又一城影城。该系统采用JPEG 2000格式,播放效果达到2048×1080 像素,是按DCI标准设计制造的具有中国品牌的第一台2K 数字电影播放机。

·2007年5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的通知》。

·2007年5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GD/J 013-2007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开始实施。

·2007年8月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GD/J 014-2007 《数字影院 (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开始实施。

·2007年8月3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GD/J 016-2007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检测方法》开始实施。

·2007年8月13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指导性技术文件GD/J 017-2007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开始实施。

·2007年8月23日,国家标准GB/T 21048-2007《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定于2007年12月1日实施。

·2007年9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发布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39-2007《电影发行拷贝技术质量规范》正式实施,GY 39-1987《35 mm 和16 mm 电影发行拷贝的出厂技术质量要求》同时废止。

·2007年11月8日—10日,2007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议暨电影专业委员会七届四次会议在厦门市召开。会上重点介绍了“推动安全播出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无线覆盖”“移动多媒体广播”“村村通”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的推进情况。

2008年

·2008年1月30日-31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北京市召开。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积极推动电影产业的变革和进步。

·2008年7月17日,首家激光放映光源的数字影厅在北京UME 华星国际影城举行揭幕仪式。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部门的众多嘉宾参加仪式,体验了以激光作为放映光源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所创造的色彩绚丽、自然逼真的激光显示,并共同观看了用该系统放映的电影《赤壁》。

·2008年7月31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隆重举行了“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成典礼”。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基地”。

·2008年11 月14 日—16 日,2008年度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议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一次会议在襄樊八一厂湖北分厂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作了以下主题发言: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情况、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监管服务系统和数字3D 电影及其在国内的现状与发展等。

·2008年12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为进一步适应电影产业化、数字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电影片源的需要,发出《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数字电影母版实行有偿收集的通知》,公布《数字电影母版有偿收集暂行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2008年12月29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自1958年成立以来,该所为促进我国电影科技的发展和先进电影设备的国产化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009年

·2009年4月29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影分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定了5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即:行业标准清理工作;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强标准工作管理;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009年6月22日,上海文广科技公司的中档(1.3K)HDM-505型数字电影服务器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批中档数字电影设备质量认定证书。

·2009年7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了《广电总局关于颁布2008年度科技创新奖获奖结果的通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21048-2007 《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获“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标准一等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起草的GD/J 013-2007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获“标准二等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起草的GD/J 016-2007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检测方法》获“标准三等奖”。

·2009年11 月12 日—13 日,2009年度电影科技工作会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二次会议在宁夏银川市举行。会上着重介绍了“十二五”电影科技规划的基本思路和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出要加快推进电影数字化转换,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广泛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2010年

·2010年1月4日,3D 影片《阿凡达》在中国上映,票房超10亿人民币,在中国掀起了3D热潮。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中,都把鼓励支持和推动电影的科技创新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2010年2月5日,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领导关于数字3D 电影技术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的“3D 电影技术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0年9月,武警数字电影院线成立,为武警部队发行放映数字电影奠定了基础。

·2010年10月14日,GD/J 032-2010 《电影送审标准拷贝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开始实施。

·2010年10月14日,GD/J 033-2010 《电影送审数字母版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开始实施。

·2010年10月14日,GD/J 029-2010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监管信息GPS/GPRS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暂行)》开始实施。

·2010年10 月21 日—23 日,2010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暨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三次会议在昆明市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国产影片制作水平,建立合理的数字化发行与运营格局;规范电影市场,保障电影放映质量;推进电影数字化转换,鼓励影片的数字化拍摄、制作与发行;推动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完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发展民族电影工业尤其是发行放映领域的国产化设备的研究。

·2010年10 月22 日,“奥视佳 (OTHKA)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参加了2010创新中关村主题活动中关村创意产业创新产品 (技术)发布会。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研发,是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

2011年

·2011年6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电影数字拷贝传输和播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利用卫星网络进行电影数字拷贝传输的整体技术体系研究,整体传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论证;同年7 月,项目转入到实际传输和示范试验阶段;9 月至12月,项目转入小规模覆盖传输运营示范阶段。

·2011年8 月3 日,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247-2011 《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发布实施。

·2011年8月23日,巴可公司与中影集团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巴可旗下两家子公司——巴可伟视(北京)电子有限公司、巴可中国 (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的中影巴可 (北京)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1年10月8日,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251-2011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Y/T 250-2011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投影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发布实施。

·2011年10 月25 日—28 日,2011年度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暨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数字技术应用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关注热点包括TMS影院信息管理系统、高帧速率效果比较研究和数字影像存档等。

·2011年12月13日,“中国巨幕系统发布及现场演示会”在北京UME 国际影城 (双井店)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数字巨幕 (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巨幕”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协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影院巨幕系统,打破了单一国外品牌在高端巨幕放映市场的垄断。

·2011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国家电影专资办)组织研发并部署了“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

·2011年,中国电影器材公司面向市场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EC-TMS影院管理系统。

2012年

·2012年2月1日,在美国好莱坞,由北京东方全景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摄制的3D 纪录片《世博之光》在国际3D 学会主办的第三届3D创作艺术奖评选中荣获评委会大奖。这是获得这一高级别国际奖项的首部中国3D 影片。

·2012年4月11日,GY/T 256-2012 《数字电影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发布实施。

·2012年7月26日,GD/J 040-2012 《数字电影巨幕影院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发布实施。

·2012年10月17日—19日,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暨电影专业委八届五次会议在无锡市召开。会议代表提交了以下技术建议书:关于开展电影院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电影数字拷贝发行采用卫星传输的建议;关于影片平面转立体技术研究的建议;关于制定《数字电影母版存档技术规范》的建议。

·2012年11月29日,电影 《一九四二》在国内上映,它是国内首部采用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混音和放映的电影。《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集团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进行混音。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是全球首批具备杜比全景声混音能力的后期制作机构之一。

·2012年,截至年底,我国拥有数字银幕12787块,较2011年底增加4394 块,银幕数字化率达到97.4%,较2011年底增长7.2%;拥有数字影院2956个。其中,9639块数字银幕支持3D 立体放映,3D 立体银幕占数字银幕的比例达到75.4%;2831个数字影院可进行3D 影片放映,占数字影院的95.8%。

2013年

·2013年1月19日,《立体声多声道制作及还音系统研发》项目验收会在南京市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2012年下达的《中国巨幕与系统研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与南京中广华夏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于2012年当年完成项目研发、实施应用阶段。

·2013年2月21日,中国电影股份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影院管理系统 (TMS)与中器控股公司中影环球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影院网络运营中心(NOC)项目通过验收。

·2013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

·2013年10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六次会议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着重对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电影科技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强调信息化、网络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是中国民族电影工业应当重视的方向。

·2013年年底,GD/J 047-2013 《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发布实施。

2014年

·2014年6月,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出台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八个方面全方位支持电影业发展。

·2014年8月28日,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2014年10月28日—30日,全国电影科技工作会暨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八届七次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电影网络化、信息化体系建设步伐,积极构筑由影院数字拷贝卫星分发接收系统、影片密钥管理系统 (KDM)、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影院管理系统 (TMS)和影院网络运维中心(NOC)“五位一体”组成的新型高效的技术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为市场经营与业务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

·2014年,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IHS 数据显示,中国3D 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超过北美地区,列全球首位。

2015年

·2015年2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关于加强影院放映技术管理、提高电影放映质量的通知》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做好电子商务售票工作的通知》。

·2015年4月19日,美国拉斯维加斯棕榈树度假酒店的布兰登影城(Brenden Theatres)1号厅配备第三代中国巨幕系统,并开始对外试营业。这是中国巨幕系统首次落户美国主流影院。

·2015年5月13日,电影智能家庭影院“同步院线”实验平台签约仪式在深圳文博会举行。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TCL全球播公司、深圳定军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的智能家庭影院运营示范技术平台,做到了与现有影院技术模式、发行模式和档期模式相同步,是应对新媒体挑战、创新观影模式、拓展传统电影市场、探索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有益尝试和有效途径。

·2015年5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认真做好影院放映质量相关知识学习、宣传与贯彻的通知》。为切实提高电影放映质量,电影局组织编印了《电影放映质量手册》《电影院放映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和《电影放映相关技术标准摘编》。

·2015年7月16日—1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规范电影市场秩序、提高影院放映质量”工作会议在重庆市召开。全国电影政府主管部门、各城市电影院线公司、总局直属电影单位、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其他行业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5年8 月25 日—27 日,ISO/TC 36 (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23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于26日前往千禧街中影国际影城,参加全球首家全激光影城启动仪式,体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3D 系统、ALPD (先进的激光荧光粉显示技术)激光放映技术、中国巨幕等优质电影技术。与会代表于27日上午参加了第十二届数字电影论坛,下午参观了BIRTV 2015展览。这些活动展示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凸显了国产电影技术从接轨国际到引领国际潮流的发展趋势。

·2015年11月26日—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员会八届八次会议在成都市举行。会议提出“十三五”电影科技发展规划设想:到2020年,电影拍摄制作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国产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的创作数量和技术质量显著提升;电影发行放映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影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数字影院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电影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设备国产化率明显提高;高新技术监管手段广泛应用,电影市场规范有序;建成我国电影产业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

2016年

·2016年1月12日,全国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票房偷漏瞒报和放映质量,宣读了《关于开展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的治理重点包含:票房偷漏瞒报屡禁不止,双系统、假系统、人工票、不计票等形式不同程度存在,盗录盗放行为,结构票价,放映质量,有些影院在与片方和发行方对接环节,以不正当手段索取贿赂,大行潜规则,直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问题。

·2016年8月15日,第九届厦门国际动漫节落下帷幕。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品,该所特效技术研究室历经3年制作完成的动画短片 《月晦》,作为中国首部4K 立体工笔艺术短片,从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动漫节最高荣誉最佳动画短片“金海豚”奖,同时也成为2016第16届广岛国际动画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作品。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并于2017年3月1日施行。它的通过意味着,电影产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2016年11月11日,李安导演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120帧每秒、60帧每秒、24帧每秒、3D 规格等多种格式在中国上映,引起了电影行业对技术革新的探讨。

·2016年11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与Nex Guard公司签署了独家水印保护授权协议。

2017年

·2017年3月,中影光峰激光放映解决方案在美国CinemaCon上亮相,“中国创造”的ALPD激光技术正式走出海外,首套海外订单落户美国拉斯维加斯。

·2017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申报的“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这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个工学门类专业。

·201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7年4月19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届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这是当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新设立的一个主题论坛活动。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驱动电影提质升级”,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7位电影科技领域专家围绕主题进行演讲,演讲内容涵盖电影科技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应用、数字电影2.0时代的技术演进及标准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内容创作、电影拍摄前沿技术、下一代电影放映与影院技术、家庭影院同步院线发展与应用等话题。

·2017年7月,电影《战狼Ⅱ》上映,该电影最终创下56.83亿的票房,将中国式大片提上了电影工业化轨道。

·2017年7月,由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实时交互虚拟化电影制作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7年11月,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主持的“丝绸之路沿线家庭电影播放系统”海外第一台智能电视正式在越南胡志明市落地,中国电影走出去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启了海外用户通过智能电视应用程序观看影院热映中国电影之门。

2018年

·2018年1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申报人民院线影厅的通知》。《通知》提出在现有城市院线中组建一条“人民院线”,将在全国5万余个影厅中,选出5000 个影厅作为“人民院线”签约影厅。

·2018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承担的 《数字影院声学特性和观影环境要求及检测评估方法研究》项目,获2017年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软科学一等奖。该项目编写了标准 《数字影院声学特性和观影环境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草案)》,填补影院电磁辐射和影厅空气质量技术规范的空白,为行业标准GY/T 311-2017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中影院声学特性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评估手段。

·2018年3 月,经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批准,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为牵头单位,旨在团结、联合电影科技领域的国内外技术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与技术活动,推动电影制作行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状态向规模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2018年4月16日,国家电影局揭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

·2018年4月18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论坛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论坛邀请了6位国内外电影科技专家,围绕“构建工业化制作体系,铸就新时代电影精品”的主题发表演讲。论坛上还举行了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核心会员聘书颁发仪式。论坛播放了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品的宣传短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978-2018)中国电影科技发展成就》。短片以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科技发展成就为主题,涵盖电影科技发展历程、胶片时代电影科技发展、电影数字化发展、电影信息化建设、电影科技创新与研发应用、电影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民族电影工业系统与服务管理平台、影视基地与产业园建设、新时代电影科技展望等内容。

·2018年7月3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合作厂家共同研发的影视节目播放终端作为中央领导出访的文化礼物,赠送给了老挝中老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

·2018年7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启动国家电影云制作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电影云制作软硬件系统和安全版权技术方案,基于云计算平台和高速互联网实现数字电影分布式远程跨域协同制作,进而创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电影制作新模式,以服务精品电影制作和电影强国建设。

·2018年8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面向家庭的电影智能分发和放映系统》项目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参照专业电影发行放映的国际规范,创新性地研究构建了一种在商业影院放映之外,能为观众提供定制服务的面向家庭的电影智能分发和放映系统,为电影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易推广的播映新模式,为扩大中国电影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了平台。

·2018年8月22日,首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符合DCI认证规范的放映机C5发布,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首次实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零的突破。

·2018年11月15日-16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首届会员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以“高新技术支撑引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审议并通过了专委会两项管理制度文件,组织开展了电影技术研讨和交流。

·2018年11 月,由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海威汇达计算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数电星传 (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家庭数字影院技术集成研发与应用服务示范》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8年12月10日,中国巨幕获得亚洲电影博览会CineAsia颁发的首个“高端巨幕格式科技奖”(PLF Technology Award)。该奖项的获得,彰显了中国电影科技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及影响力。

·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印发了 《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将达到8万块以上,电影院和银幕分布将更加合理,与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将更加匹配等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为:1.加快电影院建设发展;2.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3.加快特色院线发展;4.规范发展点播影院和点播院线。

2019年

·2019年2月5日,电影 《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片”。

·2019年4月8日,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全体会员共同制定签署了 《关于影片进入点播影院、点播院线发行窗口期的公约》。《公约》提到,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的影片窗口期实行以下约定:窗口期为影片在电影院线首轮上映档期的2倍,电影院线的首轮上映档期由电影版权方决定。

·2019年4月16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饭店北京宫举行。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协办。论坛以“高新技术引领新时代电影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电影科技专家,聚焦当前全球电影高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深入分析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对电影科技的新需求,交流新兴视听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经验,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提质升级增效。

·2019年4月29日,公安部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违法犯罪活动、成功侦办“2·15”系列专案工作情况。截至当日,各地公安机关共侦破影视侵权盗版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1人,打掉盗版影视网站361个、涉案APP 57 个,查缴用于制作高清盗版影片的放映服务器7 台、设备1.4万件,涉案金额2.3 亿元。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借助电影水印检测技术,参与了侵权盗版案件的侦破。

·2019年5 月11 日,国家大剧 院演出舞 剧《天路》的同时,在全球首次通过“4K+5G”的技术,将高技术质量的电影级实时画面传送到首都影院14米宽的电影银幕上,实现了舞剧的影院直播。影院直播方案由国家大剧院牵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负责整体设计与实施。

·2019年5月28日,《跨省点播院线审批服务指南(公示版)》和《点播影院暂行技术规范 (公示版)》发布。

·2019年6月21日,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依据《点播影院暂行技术规范》,对风霆迅点播院线计费系统完成检测并出具了检测报告,该产品成为了第一个通过电影质检所检测的点播院线计费系统。

·2019年8 月21 日,华夏电影 在北京举 办CINITY 品牌发布会。CINITY 影院系统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多种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

·2019年9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C5获得了DCI认证。

·2019年10月1日,我国首部进入电影院线的“直播大片”《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华诞》在全国70家影院同步播出。

·2019年10月28日-2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ISO/TC 36)第25次全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会上,中国代表团作了关于 《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研究报告,并向ISO/TC 36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数字影院立体放映国际标准的建议,同时提交了首个中国电影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 (New Work Item Proposal)。该提案在会上获准通过。我国的提案是本次会议唯一成功通过的提案。

·2019年11月14日-15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深圳市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新时代电影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探索与实践”。会上,栾国志主任做专委会年度工作报告。大会还举办了深圳市定军山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联合成立的“影视高新技术实验室”揭牌仪式、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新会员证书颁发仪式、《现代电影技术》新任编委聘书颁发仪式,并现场播放了国家电影云制作服务平台宣传片。本届会员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电影高新技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4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八届三次理事会议在重庆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提交的三项电影技术标准提案,即《电影鉴定放映室和录音棚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电影数字拷贝卫星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无障碍电影制作技术规范》。

2020年

·2020年1月23日,《夺冠》《紧急救援》《急先锋》等原计划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发布撤档声明,其后全国一万余家影院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营业。

·2020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电影局联合发布 《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关于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为电影行业提供税费支持政策,并暂免征收电影专项资金。

·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 《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起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2020年9月15日,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获得认证机构资质。

·2020年9月15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 (第三版)》,自9月25日起实行。要求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原则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75%。

·2020年11月26日-27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届大会以“高新技术融合应用支撑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协同发展,在推动电影科技进步和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栾国志主任在会上做专委会工作报告。本届大会期间还分别举办了电影技术交流研讨会、行业发展座谈会。截至2020年底,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拥有会员单位105家,会员人数达到156人。

·2020年12月,国家电影云制作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完成电影云制作全流程系统、电影云渲染系统、电影云母版系统等三大核心业务系统,覆盖从素材采集到母版输出的电影云制作完整技术流程,私有云数据中心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续将持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和落地应用部署。

注释

①《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 (1949年-2020年)》内容来源于2016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 《中国电影技术编年史 (1949—2016)研究》项目成果。

② 《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 (1949年-2020年)》主要参考资料:《电影技术百年》《中国电影物资产业系统历史编年纪》《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技术卷》《中国电影图志》《北京电影业史迹(1949-1990)》《当代北京仪器仪表工业》《广播电影电视科技发展历程回顾文选》《电影技术》《影视技术》《现代电影技术》。

猜你喜欢

数字
数字
创意数字“6”
数字等
是什么被挡住的数字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数字看G20
数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