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中国钢琴基础教育探究
——读《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基于三百年钢琴教育发展演变的启示》有感

2021-11-14李珊珊

戏剧之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钢琴时代家长

李珊珊

(潍坊学院 音乐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乐器之王”钢琴逐渐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学校及家庭音乐教育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钢琴作为音乐艺术的载体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新形势下在结合中国国情与学情的基础上,创建具备中国特色的钢琴基础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丁菲菲老师发表于《中国音乐》的文章——《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基于三百年钢琴教育发展演变的启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丁菲菲老师的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钢琴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阐明了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的时代特点,并在文章最后对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提出了审视与思考。

该篇文章观点深刻新颖,论述严谨,条理清晰,对钢琴基础教育的研究系统全面,是当今钢琴基础教育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文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钢琴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视角探究了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键盘乐器时代的早期钢琴教育、传统钢琴教育体系诞生、面向普通大众的钢琴基础教育在欧美大陆逐渐形成、遵循人类音乐认知规律的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理念诞生四个发展阶段系统地梳理了钢琴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背景支撑。第二部分从“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的时代特点”维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文章从符合科学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人类学习的创造性、综合科学的音乐教育方法并将其贯穿钢琴基础教学的始终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的时代特点,为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部分从“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之时代审视与思考”层面探究了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我国大环境下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健全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

笔者在仔细研读该文后,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与教学经验,对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见解。以下笔者主要就当前中国钢琴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解决对策。

一、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现如今“钢琴热”的兴起使得钢琴教师迅速成为一项热门高薪的职业。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两大问题:其一,高水平的专业钢琴教师供不应求,课时费昂贵且“一课难求”。这类老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专业音乐院校及艺术类大学,就业方向多为高校教师,这就决定了此类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多为具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授课重点主要涉及技术技巧、音乐层次以及应对各类考试的曲目处理方法。目的性过于明确的教学使得这类老师欠缺钢琴基础教育教学的机会,对于钢琴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其二,低水平的钢琴老师分布广泛。由于高水平专业钢琴教师的紧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批速成教师,这类老师收费较低且平易近人,因此容易获得家长和琴童的青睐。这类老师主要来自非专业艺术院校甚至非钢琴专业的毕业生或在校生群体,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并没有达到专业水准,仅仅会演奏几首作品,对基础教育的认知较为浅薄、片面,他们的普遍存在使得相当一部分习琴者养成了诸多不良的演奏习惯,如识谱不严谨、手型不规范、节奏节拍不明确、指法混乱等等。

(二)教育体制、课程体系不完善及教育观念片面

以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来看,虽说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但在应试教育体制当道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仍然不像其他基础学科一样被认同被重视,音乐课仍被作为补漏课、放松课尴尬地存在于中小学课堂教育之中。此外,从国家到地方都缺乏完善的音乐课程设置,孩子们一周最多只有一次音乐课,音乐教学时间的匮乏直接导致孩子得不到专业系统的音乐基础教育,音乐认知、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都亟待提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本科、专科院校以及重点初高中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对艺术特长生的考评仅凭会演奏一两首作品,并不进行全面的音乐素养评测,单一的考试形式直接导致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在学生音乐基础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迎合着学生及家长对钢琴音乐素质教育所产生的错误认知,片面地追求乐曲的难度和效果,功利主义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仅仅停留在乐曲演奏的层面,而对音乐内涵及情感的挖掘相对浅薄。

(三)家长对孩子学琴的功利心和目的性过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家长尤其初学者的家长,其让孩子学习钢琴的主要目的大致如下:第一,为体面而学。钢琴在家长眼中是“高雅”的象征,钢琴学习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和手段,既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在人前表演才艺,又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盲目从众的心理忽略了孩子的兴趣所在,诸多琴童陷入被迫学琴的泥沼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第二,为考级而学。大多家长认为考级是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和终极目标,迫切希望孩子尽早完成钢琴考级,因此会出现不顾孩子水平和能力,一心求快、急于求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无形中干预教师的教学方案和进度,而老师迫于压力因时间有限只能集中精力攻克考级作品。第三,为升学而学。一些家长在察觉孩子文化课成绩难以升入理想的高中或大学时,便要求孩子培养特长,以此作为通往理想学校的捷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违背了钢琴基础教育的初衷,钢琴的学习仅仅沦为一种工具。

二、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建议与解决对策

(一)基于教师维度的反思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多地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钢琴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个个培养成职业钢琴家,或者是帮助家长鉴别和塑造钢琴人才。作为钢琴基础教育的讲授传播者,钢琴教师应该主动摒弃因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迫于无奈的畸形教学模式,一位有思想的钢琴教师应在努力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总结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认知的发展规律,掌握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方法并将其充分运用于钢琴基础教育课堂之中。健康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素养:严谨的读谱习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敏感的音乐感知能力,适度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共情能力。

(二)基于家长视角的考量

家长是孩子音乐启蒙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校。大部分学龄前儿童在学习钢琴之前并没有切实做好接受音乐教育的准备,钢琴教育如空中楼阁,举步维艰。如果孩子在18个月之前没有从其父母那里获得一种类似于语言环境的音乐同化环境,后期的学校教育便很难改善音乐教育现状。乐器是演奏者自身的延伸,过早的器乐学习会给孩子们带来生理上和情绪上的挫折感。以当今的家庭教育现状来看,只有极少一部分家长能够对小朋友在节奏和曲调认知方面有所指引,并且音高与节奏本身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有些家长过度依赖于儿童乐器玩具来进行孩子的音乐启蒙,但是据笔者了解当前市面上诸多儿童玩具在音高、节奏等方面都缺乏准确性,类似问题直接导致了音乐启蒙阶段的儿童对音高节奏的错误及片面掌握,无疑这为日后的音乐基础教育增加了难度。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时应摒弃虚荣好胜及盲目跟风的心理,积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音乐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领略音乐的独特风景、魅力。对于已经开始乐器学习的学生家长要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合理安排时间。此外,家长还应平衡学生的课业学习、练琴和休息时间,家长应在钢琴老师的专业建议和指导下,结合孩子的所学课程,给予孩子合理的指导和督促,否则钢琴教育将变成孩子疲于应对的学习负担,这无益于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三)基于学生层面的思考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钢琴艺术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情感可以经由钢琴这一载体得以抒发并得到升华。这就需要演奏者根据所学所见所闻结合所学曲目进行技术技巧的呈现和音乐情感的凝练表达。这里所讲的学生主要指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初高中及以上的学生,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音乐文化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积累有益于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吸收以及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表达。演奏者需注重从其他学科汲取养料,多了解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植根于深厚文化土壤的音乐表达更具魅力。对于应对艺术类考试的学生来讲应在学习过程中坚持“艺术”“文化课”两手抓,不可偏废其一。许多学生无法平衡文化课与音乐课之间的轻重关系,认为学钢琴就可以忽视文化课的学习,然而殊不知文化熏陶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学习层次的提高。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研读《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基于三百年钢琴教育发展演变的启示》一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对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及总结。钢琴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钢琴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等各级力量的综合作用,教师只有在各个环节规范好、组织好、把握好,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提炼和吸收钢琴艺术文化和钢琴教育文化的养分,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更为成熟和完善的钢琴基础教育新模式。

注释:

①丁菲菲.新时代中国钢琴基础教育的思考——基于三百年钢琴教育发展演变的启示[J].中国音乐,2019,(02).

猜你喜欢

钢琴时代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家长请吃药Ⅱ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