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民歌的发展趋势
2021-11-14王慧颖
王慧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民歌风格指在不改变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对民间唱法进行修饰性的改革。虽然修饰的痕迹不明显,但歌手的声音素质有所提高,音色统一有所完善,音域得到扩展,歌唱仍具有鲜明的地区色彩和民族特点。如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才旦卓玛、郭颂等大都采用这种风格的唱法。新媒体时代,科学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不仅使人类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思维功能获得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发展,而且也毋庸置疑地与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行了一番更大规模的对话。中国新民歌艺术的再创造,在再现民歌原作的内在含义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将原作的精华部分表现得更为鲜明与突出,往往超出原作词、曲作者的预想。表演者成功的再创造,可以使艺术作品崇高的思想和有价值的审美倾向以及美的形式因素体现得更加充分。即使是集词、曲创作与演唱于一身的表演者,在他们真正要表演作品时,美的成分也会大大超出自己创作时的构思预想。再创造可以提升声乐作品的美学品格,使声乐作品内在的艺术生命力得到全面的外化发展。
一、新民歌舞台表演艺术风格的再创造
中国新民歌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声乐艺术一样,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灵魂与生命在于表演创作中流行元素的再创造。在风格特征上,则体现出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在充分汲取中国戏曲“润腔”技法的精华的基础上,新民族唱法注重各具特色的歌唱个性。时至今日,中国的民族歌唱艺术可谓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繁花似锦。
中国新民歌表演的本质是什么?其本质是对声乐一度创作的现实成果进行再创造一一二度创作。中国新民歌表演者必须在感悟和理解这一契合关系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主观意念。表演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所谓灵魂是指表演者在其表演中将一度创作传递给欣赏者,这个过程中有表演者的个体认知、感悟、理解和情感表现,是音响化的结果,体现着表演者个体独到的“权威话语”,这一中介环节确立了表演在声乐艺术中的灵魂地位。又为什么说表演是声乐艺术的生命呢?因为只有通过表演才能使一度创作所形成的符号状态(乐谱)的声乐“死”象转换成有生命形式(音响流动)和感情内容(歌词意境)的“活”象,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因此说表演是声乐艺术的生命。没有表演,声乐艺术作品便活不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表演是赋予中国声乐艺术作品以生命力的行为。
一般来说,词、曲作者将有感而发的词曲相融合,并以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此时的声乐作品已经具有了灵魂,成为一种纯粹的乐谱符号状态。而要把这种潜藏了灵魂的“死谱”“激活”,使其变成活生生的音响流动,赋予其生命的活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运用声乐艺术表演。从中国声乐艺术表演的本质来看,再现原作与主观创造始终是它的基本特征。尽管词、曲作者在一度创作中,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专用术语,将其所要表现的东西统统固定在乐谱的适当位置上,但是其无法记述中国声乐艺术在表演中音响内在律动的细致变化及音响流程,更加无法记述表演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现的细致变化。因而,再现原作不是表演者的最终目的,只是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的根据与依托,任何声乐作品原型与它所表现的情感和内容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消除这一距离,丰富、完善原作的情感内容是中国声乐艺术表演者需要做的。表演者创造性的强弱,就体现在这些方面,这一切都有赖于声乐艺术表演者的再创造。
二、新民歌艺术欣赏的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在变化,思想情操和思维方式也在变化,一些平凡的情感、传统的文化、民间的风俗、古老的乡音,不知不觉在逐渐淡化、削弱。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知识增加,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欣赏的要求也逐渐有所不同。
特别是电子音响的发展和西方音乐进入我国,大型的音乐会、巨星演唱会及西洋古典歌剧、交响乐等逐渐代替了原来的民歌小调、地方戏剧、民间曲艺。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数千万高文化水平的年轻人会更偏爱西方的高雅、严肃音乐和快节奏的摇滚音乐,对民族声乐、戏剧、曲艺有所误解、挑剔,致使原始的民歌、简单的哼唱缺少欣赏者和支持者,这与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增长是分不开的。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排挤、侵占和抢滩,不限于美术、文学,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门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说,现在的演唱条件,无论是乐队的配器,还是电声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包括灯光、音响和画面等等,都较过去有质的变化,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这些对渲染表演的气氛、增加表演的色彩、丰富表演的情绪,以及提高声音的质量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样优越的时代环境和设备条件,照理讲应该会创作出更多、更新、更好的多样化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让人们欣赏、喜爱,而实际情况是近些年来,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风格、特色都比较单一,受群众欢迎、喜爱的优秀作品不多,民族声乐艺术表演也基本上是一个表演模式,推不出让大众欣赏、接受的具有各种风格、特点的歌手。本民族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在新时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掌声和赞扬,同时随着外来音乐的涌入,必然会使观众的欣赏方向有所转移。这样的格局,并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与时代的发展也是不相符的。
在卡尔·波普尔的著作《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中,他一语道出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亲和关系,即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循环永恒的协奏曲:“音乐的和科学的创造似乎在这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使用教条或神话,作为一条人造的小径,我们沿着这条小径走进一个正在探索的未知世界,既创造规律性或法则也探索现存的规律性。并且一旦我们发现了或者建立了里程碑,我们就要用安排世界的新方法、新坐标、新的探索和创造方式、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新方法继续前进。这种新世界在古代是梦想不到的,除非在天体音乐的神话中。”这不仅说明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共同性,而且体现了科学像一缕精神阳光照耀并不断地促进着艺术开拓前进的脚步。20 世纪已经过去,我们回顾和反思中国这一百年的声乐文化,并充满信心地展望新世纪声乐文化的未来,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样一个问题,当科学技术带来了音乐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促进了声乐艺术在表演样式、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以及审美观念、消费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与繁荣的时候,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尤其是各地方的传统民歌,无形中也受到商品经济以及现代媒体的巨大诱惑和影响,其一步步向民歌的发源地——清新、典雅、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广袤乡村包围和蔓延,当地的人们难以抵挡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和冲击,不得不考虑他们生存条件的改善与提高,他们凭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始本能,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原本自娱自乐、缓解劳动疲劳和直接抒发情感的“民歌”,于是民歌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商业手段和工具,于是原本淳朴、自然的乡村声乐文化一步步融入音乐产业大军。如日本木村尚三郎教授对21 世纪文化的看法:“地方化就是国际化”,“在技术文明的成熟期,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相同型式、统一价格的商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各地大自然、历史和文化中寻求得到……各农村拥有该地的自然、历史传统和自己的小小世界。对于这样相互矛盾的心态以及文化多元的新的形势,音乐理论界始终十分严肃地关注着,他们积极地提醒人们。”
在民族音乐学发展的过程中,以弗朗茨·博阿斯为首的“美国乐派”开始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非欧洲地区以及其他民族的音乐传统,他们相比“柏林学派”,更重视田野考察和音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反对“柏林学派”的推断、简化思想以及“扶手椅”式的研究方式。“民族音乐学”是一个复合词,它是由“民族学”和“音乐”两个概念复合而成。中国的传统音乐就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在自身固有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中国新民歌接受科学的影响,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艺术家的一切艺术活动都是建立在时代生活的土壤上的,他们的身体被卷入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旋风,因此其无法脱离技术社会而生存,在头脑中将各种文化(包括科学文化)融汇成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整体,从而使其自然而然地深入一个从未被探测的领域。事实上,科学家也并不例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艺术文化的影响。当前的新民歌创作,作品往往是尽善尽美的,几乎达到了人类情感、思想与心灵都无法达到的程度,这使得声乐文化的探究者激动不已。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日益发展,对新民歌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表演与欣赏的多样化,并深深地影响到了我国新民歌文化的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