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禁果效应”的突发性事件舆论发展和应对
——以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事件为例

2021-11-14邓晚晴

声屏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新街口舆论受众

□ 邓晚晴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舆论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新的环境,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都大大提升。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互联网的赋权性使网络参与者的话语表达权得到尊重,网络的多元化、思想意识的独特性与网络参与者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等多重因素更是加深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使网络舆论事件失控式发展。在网络舆论的发酵和煽动下,突发性事件愈演愈烈,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想象、不可忽略的。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力量和作用不容小觑,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卡普弗雷所言,“谣言传递信息,树立或毁坏名声,促发暴动或战争”。

如今是传播形态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一种传播形态内的“禁果”会立即在其他传播形态上更快速地得到传播,产生倍增效果,这种效应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事件”在新浪微博上的舆情发展印证了此效应,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事件的舆情发展状况和走向,以期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应对建议和策略。

概念解读与事件阐述

“禁果效应”。“禁果”(forbidden fruit)一词来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它讲述了夏娃因为好奇偷吃了禁果而被贬到人间的故事。正因是“禁果”才导致了一种逆反心理。从《圣经》中引申出来的“禁果”的含义,就是指因为被禁止却反而让人们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关注的东西。

“禁果效应”也被称为“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那种被禁止或者不允许的东西,人们越想知道或得到。越是那种被掩盖隐瞒的信息,越容易勾起人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使人们利用一切手段去获取信息。人们对被隐瞒的信息充满了获得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其他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了控制涉及传播的领域,便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与隐瞒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过程便被称作为传播中的“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在于,无法知道的“神秘”事物比人们能够接触到的事物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人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等,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于故事的完整性有一种强烈的期待,一旦不完整的信息在受传者的心中产生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未知的信息形成一种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的过程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基础。如果涉及公众的利益,人们的“期待—召唤”会更加强烈,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更加想要知晓不确定或是不明白的事实而不是确定的事实,在这样无法知晓和期待知晓的召唤斗争中,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望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南京新街口事件。2021年5月29日21时左右,在南京市人流量最多且最为繁华的街道新街口,发生了一件持刀伤人并驾车撞人的恶性事件。8人倒在血泊中,引发巨大恐慌,现场一片血腥,一时间对此事件的讨论、传播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南京新街口恶性伤人事件多次登上了热搜,微博超话的累计阅读次数高达40亿。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网上有很多人传播事件现场的视频、图片等。新浪微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将平台上的视频全部屏蔽阻止传播和扩散,却因此产生了更大的舆论浪潮。更多的人疯狂求现场图文、视频,导致事件的进一步扩散,现场视频被转发至各个微信群、社交圈。事实上,现在的信息流通就像水流一样,大道不传小道传,抽刀断水水更流,堵塞与压制只会刺激信息更快速地流通、传播。特别是在类似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或事件上,人们在未得到官方权威消息而产生的这种未知感,引发了更大程度的慌乱和恐惧。

舆情状况

事件概述。5月29日晚上,南京市新街口附近发生一起严重的恶性伤人事件。据警方通报:当晚,犯罪嫌疑人吉某某在秦淮区金銮巷驾车撞人并持刀捅人,行为极端恶劣,致使多人受伤进医院。截至5月30日,8名伤者中仍有7人在医院治疗,其中包括中度伤1人、重伤2人、危重4人。嫌疑人的极端疯狂残忍行为及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与恶劣影响,都让人难以忽视。

舆情分析。在5月29日21时至30日22时期间,互联网上共监测到68615条信息。事件首发文章《南京警方通报:一男子因感情纠纷行凶,已被抓获》于5月29日21:11:06发布在末名空间—新闻大杂烩上,首发文章倾向性为中性。5月30日00:00达到本次事件信息量最高峰19022条,其中负面信息占比最高。其中因为“情感纠纷”等言论引起了离婚、出轨、报复社会等讨论,同时由于平台和谐视频而引发了网民纷纷求视频甚至骂媒体的言论,在第二天官方消息通报后,舆情态势才逐渐平息。整个过程中不乏谣言的讨论与纷争,引起了短时间范围内的人心惶惶、秩序混乱。

发展趋势。在事件发展过程中,5月30日00:00达到本次事件信息传播最高峰,共监测到19022条信息,其中微博平台传播量最为突出,达到18720条。

媒体分析。事件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68615,其中微博占比最高为95.78%,微博是主要传播渠道。本次事件共有587家重要媒体参与报道,其中搜狐新闻发布信息量最多,为103条。

微博分析。事件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共监测到微博65720条,其中正面微博281条(占比0.43%),负面微博38667条(占比58.84%),中性微博26772条(占比40.73%),负面微博占比最高。微博传播受众2,499,872,887人次,其中媒体类微博受众 1,819,706,341 人次、名人类微博受众 631,609,790人次、政府类微博受众23,326,304人次、企业类微博受众9,724,028 人次、其他类微博受众 8,403,634 人次、个人大 V类微博受众7,102,790人次,本次事件媒体类微博影响力最大。

原因探析

受众心理。猎奇心理是受众心理的重要组成,即渴求获得新鲜、奇特事物的心理状态。对于少见或者是未曾经历过的事物,人们总是表现出无知无畏的勇气。人们喜欢看恐怖片、惊悚片也是这个道理,就算被吓到连声尖叫,也抵抗不了那种好奇与探究,以及那种在感官上带来的刺激与冲击的快感。

在视频流出的第一时间,包括犯罪分子反复碾压一女子以及犯罪分子捅伤见义勇为者等内容就有很多人观看,网民称其“特别血腥,半夜吓得睡不着,千万不要去看视频”,诸如此类的言论一下又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越发勾起了网民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使对于南京新街口恶性事件的舆论热度达到高峰。在微博撤去热搜后,很多人愤怒地质疑“为什么要压热搜”“为什么要和谐视频”等,发博求视频的网民不在少数。与此同时,“想看视频的私聊”的博文下评论数不计其数。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有人把视频在网上进行售卖。在此期间,留有现场视频或照片的网友将内容不断转发扩散,微信群、朋友圈、微博话题以及各大社交圈等又进一步传播。封禁视频没有真正起到阻挡信息传播的作用,反而使得传播、舆论倍增,在一切信息未得到证实前又谣言四起,为此又掀起了一层舆论浪潮。这种好奇心和窥探欲使得此次事件愈演愈烈,讨论不断,频频霸居热搜榜的首位。这也正是“禁果效应”所带来的传播效果倍增的力量。

资本控制下的微博平台。微博热搜榜单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是由于热搜排行榜的存在,才出现了人们所说的“流量排行”,而这种排行更是有着明码标价,有些是真实的,有些也是虚假的。这种资本控制下的微博平台自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缺陷。政府对于舆论的把握虽然更多的是希望保持社会安稳,但微博平台撤热搜、和谐视频等方式更多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或是受到了资本的控制。这种方式看似是阻断传播、隔断舆论,实则却激起了更大的舆论爆发,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对于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并没有一个正确有效的方法。

新媒体的时代特征。在这个时代,流量是立命之本,自媒体与生俱来的商业性本质难以改变。南京新街口事件刚爆出的当晚,各大媒体平台、个人账号等都发布了现场拍摄的血腥图片、视频等内容。不得不承认,无良媒体宣传的速度远远胜于大部分有道德有良知的媒体,他们掌握了大量媒体平台资源,掌握和控制着社会舆论。根据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大众媒介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受众的世界观,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果媒介对于世界的描述较为积极,人们就会形成较为乐观的心理;反之,如果媒介对世界的描述过于消极,就会歪曲人们的认识。社会心理学上也证实过,大量自杀的报道会导致自杀率事件上升,而同类型的恶性伤人事件也是如此,报复社会的新闻具有一定的效仿效应,类似细节性的报道会导致恶性事件迭代发生,掌握新闻控制权和媒介资源平台的机构可以通过他们的权力去掩盖某些特定事件的真相,为此引导、控制着大众舆论。

应对策略

进入新媒体时代,过去单向的传播模式已被打破,舆论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单向的舆论管控模式已不再适用,特别是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公众迅速汇聚的情绪化舆论难以疏导。因此,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应结合时代环境,找准引导定位,才能正确有效的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大众层面。面对任何一个事件的爆发,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枪口,而需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不能被别人的只言片语所带偏。编造谣言的人,其心理往往是想火或者求流量,而听信谣言的人,往往不仅仅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或者辨别事实的能力,更多的是他们更愿意去寻求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说法。同时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在没有得到证实或官方权威信息的情况下,切忌大肆散布谣言或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去蹭热度,不信谣不传谣,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减少此类视频的大肆传播,以免造成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媒体层面。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做好维护正确舆论导向工作,还要主动分析民众对信息需求的改变,把握好精准定位。在了解受众的诉求和心理后正确定位,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对于民众关注度高的事件要及时、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报道;忌吃人血馒头、博眼球赚热量等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育媒介的良知。

政府层面。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政府官方一般选择“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来压制舆论,但这种做法在新媒体时代只会适得其反,在公众没有权威渠道获取信息时则极易被不实信息引导,导致民心不稳、谣言满天飞等情况。南京新街口恶性事件也是如此,因为公众没有及时获取到正确的信息,导致谣言四起、民心惶恐。为此,政府话语权的必要性应该得到重视,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应当满足大众的知情权,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监管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街口舆论受众
新街口街道总工会 学习培训重落实 促建会抓服务
南京新街口中心区设计研究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城市精神探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浅析城市商业圈可持续发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