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利刃出鞘》看美国商业电影中的“刃”和“鞘”

2021-11-14毛佳琪

声屏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商业片利刃商业

毛佳琪

美国商业电影作为影视产业主流之一,以剧情的连贯、类型的明确、节奏的张弛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美国商业电影并非只为了娱乐性和达成资本目的,往往在保证票房的同时也要确保口碑和价值,兼具社会性与艺术性,以展现出美国历史文化特色、社会热点议题及观众所期待的经典模式类型。

《利刃出鞘》是2019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悬疑犯罪类商业电影。影片讲述了富豪小说家哈兰·斯隆比在自己85岁生日第二天被发现死于家中,疑似自杀,遗留亿万遗产,大侦探布兰科受委托来到斯隆比家族中探寻真相的故事。影片全面地展现了美国商业电影的影视特征,“鞘”是影片的形即风格表现,“刃”是影片的意即主题呈现,以“鞘”的形式特点来为“刃”的犀利输出做铺垫。通过《利刃出鞘》来探寻美国商业电影的特征,分析其中的两“鞘”、两“刃”。

时代遗风之“鞘”

阿加莎式暴风雪山庄以及卡尔式密室。影片主要发生在一个古堡之中,死者死在一个相对的密室内,虽然不是物理意义的绝对限定,但对于故事人物的活动范围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外界干预难以介入,一系列高端技术无法使用,只能进行有限度地搜查与推理。《利刃出鞘》的侦探参与时间在死者葬礼之后,且死者疑似自杀于密室之内,诸多线索证据遭到破坏,办案范围也只得集中在豪宅,形成了类似于密室及暴风雪山庄模式的背景条件,不仅是对传统推理小说的致敬,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更加强化了观众观影时的空间概念,形成制造悬疑气氛的天然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获得商业价值。

埃勒里式挑战读者。这种方式告诉读者“到这里你已拥有足以解开谜题的线索”,挑战读者是否能与侦探一样解开谜题,是本格推理法(编者注: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又可称为正宗、正统、古典派或传统派。据百度百科)的一种延伸,随着本格推理的不断发展,本格推理日渐强调对于“本格”的重视,也就是执著于对诡计的精妙设计,这也使得小说有着强烈的悬疑性和可读性。而影视作品的本格派注重对于逻辑的把控,使得其优势更加明确。《利刃出鞘》中视角局限在玛尔塔身上的设定,避免了上帝视角的全知全能,与侦探掌握类似的线索和细节增强人们的代入感与推理的兴趣,尊重经典推理法的同时也起到了银幕内外同频共振的理想效果,达成与观众互动、吸引观众的商业目标。

《利刃出鞘》对黄金时代推理小说的致敬,既有暴风雪山庄模式的紧迫气氛,又有死亡密室的疑点重重,以及引导观众一起推理的绝佳互动。继承和创新时代遗风,成为展现美国商业电影形式的重要一“鞘”,极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商业片集百家之长,以吸引爱好此类型电影的观众的野心。

卖点打造之“鞘”

卖点是美国商业电影的重要一鞘,关系到影片的粉丝群体和受众层面,制作方往往将成本大范围投入到以下两个方面,以此来获得票房和口碑的保障。

演员的精挑细选。与中国商业片类似,美国商业电影也需要通过演员的筛选来确保影片质量与成绩,演技与流量兼顾是商业影片的选角总目标。《利刃出鞘》的演员阵容就足见其用心。侦探布兰科是由著名演员丹尼尔·克雷格饰演,不但符合影片中英伦侦探的形象,起到将观众代入到推理黄金时期的作用,同时丹尼尔的《007》等影视作品深入人心,积累了大量粉丝群体,而反派兰森的演员克里斯·埃文斯通常以“美国队长”此类正面形象出现在大荧幕上,这次反派角色的演绎是对他的挑战,也是满足观众的期待。主演的确定无疑为电影的宣传立了一块招牌,这也是美国商业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卡司阵容代表着商业片的诚意与定位。

场景的精细设计。随着观众眼界的提升以及影视技术的逐步完善,场景细节的尽善尽美成为了衡量影片质量的又一标准,也成为了以《利刃出鞘》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细细打磨的重中之重。影片的美术、灯光、摄影考究,道具与情节的呼应也有巧心,既有别墅庄园的富丽堂皇又有家具摆设的细致大气。主角的服装设计也很出彩,既符合人物又贴近时代审美,就连房间里的水晶头骨、匕首陈列、彩绘图画等精挑细选的摆设,都有欧式城堡复古华丽的不真实美感。这些服化道置景的用心成为当代美国商业电影的匠心,从而影响着商业片的资本投入和美学风格。

注重卖点的特征,强调形式的多样,是美国商业片的重要一鞘,以“形”之美来吸引观众,进而为表“意”蓄势。

叙事节奏之“刃”

美国商业电影同时也是类型、文化的输出者,向影视行业不断证明好莱坞的经典类型与标准节奏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类型化风格。在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影响下,电影创作不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固定模式的确定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因此,类型片是必然的结果。美国不断通过大卖的高分商业影片证明了类型片的必要性。以《利刃出鞘》为例的悬疑片会得到悬疑爱好者的天然青睐,在满足观众预期的同时也能达到投资者的商业目的。其拍摄体系较成熟,难度较小,风险较低,形成共赢局面,这也使得类型片在各个国家的电影市场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准式节奏。《利刃出鞘》同样也满足好莱坞剧情片的完美节奏,即120分钟左右的影片,前30分钟作为开头并产生激励事件,中间60分钟是剧情的发展,结尾30分钟交代结局并达到高潮。这样标准的剧情节奏为观众所适应且易于接受,满足观看主体的复杂心理变化。

叙事类型与节奏把握的电影模式输出成为美国商业片的“利刃”,确立了好莱坞电影的地位与影响。

现实反思之“刃”

国家形象是软性的,它主要通过传媒比如报刊、电视和电影等来再现,其中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作用显著:电影不仅可以利用其视听效果呈现一国的综合形象,还能通过艺术感染力把国家形象植入观影者的内心,从而建构一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的美国商业电影在形式内容之外,更多的是对于历史遗存及社会现状的反思,在商业片中输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以直击命脉的“刃”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

家庭关系是美国体制下无法规避的问题,也是戏剧创作中最为精彩有效的议题。家族成员具有天然矛盾,兼具爱情、亲情、仇恨、利益等因素,使建立在家庭关系之上的商业电影架构具有看点,大家族也成为剧作的偏爱。美国较复杂、凌乱

的社会环境使得家庭矛盾日益激化:子辈叛逆,脱离掌控,或是无能依靠家庭;父辈为利益勾心斗角,或因婚变放纵欲望;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定位的局限性。这些社会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美国商业电影提供了创作思路。在《利刃出鞘》中,大学生梅格的学业生活完全依靠爷爷的资助,还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性;长孙兰森纨绔不羁,但对于利益金钱分毫不让;寡妇乔妮疼爱女儿,却挪用给女儿的教育资金满足自己的欲望;女婿理查德接受着大家族的馈赠,还暗暗不满妻子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不甘屈居人下而出轨偷情。这些矛盾使得影片人物更加立体,剧情推进更加有利,也让观众窥探到几分美国社会现状,用一个大家族折射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繁荣和辉煌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创造的。美国一向标榜自由民族和平等,但是种族歧视一直深埋于美国社会之中,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3]《绿皮书》《月光男孩》《水形物语》这些奥斯卡获奖影片无不展示着政府、社会以及影坛对于种族问题的重视,无论是为了响应号召抑或是表达观点,毫无疑问的是,探讨种族、移民等问题成为了美国电影的特征之一。《利刃出鞘》中通过一家人对于玛尔塔来自内心的轻视与不屑,通过玛尔塔担心母亲非法移民的事情败露,直观地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弊病。而代表非白种人的黑人警探比彻、拉美裔移民玛尔塔和女仆弗兰,三人都是善良认真的,体现美国电影对于其他人种的认可,但同时这三个人物形象也存在单一化、符号化,更接近于美国影片对种族的刻板印象,是商业片的局限之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美国的电影业发展达到空前高度,迅速四处扩张“侵略”到世界各地。欧洲知识阶层向来轻视美国电影,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们惊讶地发现80%的欧洲电影市场都被美国人占据,欧洲的年青人和小孩都迷恋美国电影,在世界各地情况也大致差不多,这是美国独特历史发展的结果。[4]当代美国商业电影以自己的方式稳稳扎根影坛,在保证资本运行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各国之长,也试图影响着国际电影的发展方向,以达成文化输出的目的。人们能看到美国商业电影的成熟形式,也能看到它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防它的文化野心。

猜你喜欢

商业片利刃商业
割裂
利刃出鞘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我们来看一些文艺佳片压压惊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插在刀鞘里的利刃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