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卷轴美学视角下的小镇空间造境逻辑
2021-11-14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范 雨(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电影《春江水暖》曾入围2019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并斩获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的最佳导演奖与最佳剧情长片。2020年8月21日,影片《春江水暖》在爱奇艺独家上线,其独特的中国绘画式的审美意趣以及古典山水文人画式的留白手法,获得业内的一致好评。影片故事跨越了三代人,通过四个季节的更迭,展现了富阳城的飞速变化。与以往的剧情片不同,影片《春江水暖》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叙事逻辑,正如导演顾晓刚所说:“你看《千里江山图》,看起来是一幅山,但是其实你凑近看以及放大看,里面有太多的叙事情节和人物,而且人物与人物之间都是有前景和后景。他们在一个共时性的空间里面,只是他们趋于一棵树或一个屏风的遮挡而展开了各自的、在同时进行的故事。所以其实他们享用了同一个时空,一个共时性的时刻。基于这个,我们觉得它可能成为一个解决叙事、加速叙事或连接叙事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导演力图以中国绘画式的呈现方法来进行叙事,其中,他谈到的“遮挡而展开了各自的、在同时进行的故事”所指的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在影片中,“留白”的运用是较为明显的。“留白”既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电影的视觉空间语言,更是《春江水暖》最重要的卷轴美学的造境逻辑。
一、镜头语言与画面的“留白”
在影片《春江水暖》中,导演大胆地采用全景式的镜头拍摄,先将富阳的一江山水展示得一览无余,再将具体的人情世故藏匿于其中,影片就如同画卷,徐徐展开。这一创举,跳脱出了以往一味强调导演意志的镜头语言,是比较创新的叙事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视觉呈现上,影片不但满足了画面赏心悦目,又做到了叙事内涵丰富独到。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极其有意义的电影视听语言的尝试。
(一)流动的镜头语言
在整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长镜头让人难忘。江一老师带着顾喜去江边见自己的父亲,途中,江一跳入水中游了过去,接着上岸和顾喜继续前行赶路,最终两人顺利登上江一父亲的船。整个电影叙事过程中,导演运用摄影机跟拍的方式,跟随着江一在水下游泳与顾喜在岸上行走,一路上的风景都被跟拍镜头记录了下来,即水中游泳的人、岸边垂钓的人、江边散步的人与江边的绿植和建筑物。这样的跟拍长镜头就像是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经常运用到的“散点透视法”,它替代了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较为注重空间的辽阔感与丰富感。在画面中尽其可能地表现出多、大的空间感,使人物活动的过程,发生的事件尽可能地表现得更加充分。正如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中提到的:“中国画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而影片《春江水暖》就是这样的一幅散点透视下的画卷,导演恨不得将富阳小镇上的自然风光全部集中在这部电影当中。
(二)“人在画中游”
“人在画中游”是导演对电影画面的最初构想。影片《春江水暖》里的中远镜头较多,其中穿插着空镜头。特别是街灯明、灭的镜头。这两种镜头的多次使用,能够看出导演对家乡环境的熟悉与偏爱。导演也运用了许多慢镜头,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描绘两对人在山上行走、聊天的场景,镜头从上面移到下面,然后相互交汇再走上去,营造了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观感体验。导演顾晓刚最初在构思剧本时,为了让观众感受到长卷的阅读感,就开始思考在电影中要怎么去呈现这种山水画的感觉。因此,在构思电影镜头时,导演努力营造一种全景感,用空镜头拉开,所有的人物、情节尽量是发生在一个景观之中,即使是室内的景,导演也会给观众拉开一些视角,让观众看到人物始终处于一个环境之中。影片的画面做到了像中国山水画那样的审美感觉,即中国山水画中常常是许多小人隐藏在山水之间的,而《春江水暖》有意识地突出景物,而放任人物在画面上游走,这不就是“人在画中游”吗?
另外,影片《春江水暖》除了有绘画美,在文本上大量倾注了“言此意他”的文本美。比如,影片中的老三把门推开在玩游戏机的这一场景,拍摄是在场景的对面完成的,再慢慢地将镜头移到别的地方,画外音由此而出,时空感强烈,画面则意蕴深长。
二、对中式家庭人伦关照主题的“勾勒”
影片《春江水暖》的画面有着独特的中国卷轴美,生动且富有气韵。影片的叙事注重“留白”,故事的细枝末节更是点到即止,耐人寻味。
(一)中国传统家族系统的粗线条勾勒
导演顾晓刚在构思故事的最初,只想以顾家老店的单一家庭为故事主线,随之发展为三个线索,甚至是四个家庭组合的大家族系统的故事。其中,顾家母亲是“散点透视”布局中最核心的线索人物,她也是横跨整个家族的最年长的人物。顾母曾在上海有过一次婚姻,生了老大姓顾,之后回到了富阳生了老二和老三都姓余。到了第三代,导演有意识地展示了三个典型化的当代年轻人,即露露、顾喜以及老三的儿子阳阳。阳阳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想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留给孩子,是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那一类中国的传统型父母。露露则是有意识地去摆脱“一切为了孩子”的传统家族观念,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顾喜和她的恋人江老师则是代表有着理想化的年青一代。不难看出,这三类年轻人是在不同家庭氛围中长大的,通过他们身上现有的困扰,对中国传统家族的系统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当然,影片《春江水暖》重点提到了关于三代人的爱情观念,顾母一再劝解顾喜要找一个相爱的人共度余生;顾喜的父亲则是看重江老师的客观经济条件;而顾喜本人对爱情则是比较理想化,这一强烈对比,突出了三代人不同爱情价值观的差异化,归根结底是社会环境的变化造就的。
(二)真实的市井感营造
导演通过纪实的纪录片手法来营造影片《春江水暖》中的“市井”感,且较为真实地呈现出了一幅时代市井画卷。导演是从三个方面来营造市井感的,首先,影片的时代背景要求真实,导演选取自己的家乡富阳作为主要场景,以自家的饭店的回忆作为主要的事件,时间、场景,乃至于道具都尽量纪实拍摄。还有,影片在开场时出现的鱼,就是野生的鱼,并没有进行过设计或是摆拍,以保证真实感。在影片中,导演选取带有时代特征的职业进行刻画,比如渔民。渔民这一特殊职业贯穿了富阳的渔隐文化,从东汉严子陵开始,到黄公望,再到郁达夫,直至影片中,导演有意点缀这一地域细节,加深了影片的市井味道。其次,多使用中远景镜头与长镜头,保持客观的观察距离,加重了叙事的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导演顾晓刚使用的长镜头与传统电影中的长镜头不同,它来自中国传统绘画,即“人物共享时空。在一个统一时空中产生了并行叙事,层峦叠嶂,我们电影中做了大量这样的处理”。最后,用素人演员并且尽可能地使用方言,加剧了影片的真实感。比如,母亲这一角色的演员,另外画外音的适当加入,也丰富了影片的市井感。
三、四季更迭所表达的“时间意识”
导演顾晓刚曾在访谈中谈到,希望用江河长卷的意象空间,来带领观众完成一种逍遥。这里所提到的“意象空间”,指的就是电影里的空间,而“逍遥”则指的是影片流逝的时间。他说,“叙事是为空间服务的”,“它毕竟还是电影属性的媒介,还要依靠电影本身的一些特质,比如说故事”。由此看来,影片《春江水暖》在故事的层面上看似是在表现家庭人伦关照的主题,但影片最大的主旨还是为了呈现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感,而影片中叙事的“留白”与空间的层次感恰好互文,丰富了语境。
(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感
在影片《春江水暖》中,导演使用大量的空镜镜头,使得影片的空间无限感充斥在整个影片叙事当中。与其说是空镜镜头,倒不如说是“空景”镜头。这里的空镜镜头指的是没有一个人出现的段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象。比如,拍樟树的空镜长镜头、冬天放生的空镜长镜头、现代的城市等空景镜头。影片毫不吝啬胶片去拍摄一棵樟树,刚开始只是一个景物的呈现镜头,随着演员的语言探讨,进而去追究这棵樟树活了三百多年;同样,用镜头对准被放生的鱼,而被放生的鱼在镜头的诠释下,它的生命时间也有了延续;导演在拍摄一片江景时,随即将镜头带到了现代的城市,毫不费劲地透露出城市化进程中时间所起到的作用。可见,时间的无限感在影片的“留白”的逻辑中被无限放大,十分之微妙。
纵观影片全局,人物与叙事总是以点缀的形式存在于景物当中,叙事与人物是带领观众游览景物的“活物”,完成了一种时间的逍遥。
(二)空间的层次感暗喻叙事的“留白”
另一较为明显的镜头语言,则是“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从影片活动空间和构造上来看,整部影片镜头全都架构在一个小镇空间之内,画面看似静止,实则流动不息。影片中的三代人的爱情故事让画面流动了起来,“奶奶”这一人物的经历在影片中展示得最为全面,她虽然年迈,但她以自身的经验鼓励孙女顾喜去追求自己的所爱之人;而当代的年轻人露露、顾喜还有老二的儿子阳阳,分别代表了三种类型的年轻人,阳阳服从家庭的安排、露露则是靠自己的打拼,不依靠传统的家族,靠自己的能力去谋求地位,而顾喜则是理想主义的,通过顾喜与江老师的爱情不难看出,追寻一条理想之路是永恒的话题。
除了一家三代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人物和场景。在极简的故事情节中,却自有动人心处。影片的空间实际上由两重“门”构成,即富阳县与富阳县之外的空间。通过摄影机,顾晓刚让我们具体细微地观摩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生动及其审美进阶的富阳县全景图,从而向我们划定了影片的叙事空间。卷轴美学和叙事“留白”也成为影片的重要角色,这在青年导演的处女作中还是头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春江水暖》的尾声,画面在一片江面结束,随机字幕出现“卷一完”,导演的这一举措透露出,就像是一幅画卷一样,还会有卷二卷三,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影片画面又立即从字幕回到了夏天的傍晚,母亲和儿子们在江边乘凉戏水,时间就像四季一样在轮回流转。正如导演自己所说:“整部影片最大的主旨或者说美学方面的努力,就是去达到山水绘画的主题——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一种宇宙感。”
作为一部被中国长卷绘画审美的逻辑深深影响的青年导演处女作,导演顾晓刚在影像美学上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影片《春江水暖》的风格化十分明显,山水画卷的审美韵味,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影片《春江水暖》的视听语言、故事的情节、主题思想、时空的架构都是为审美服务的。然而,作为电影成片,仅仅有画面的美丽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春江水暖》聚焦一家三代人的家族史,但故事脉络的发展过于粗糙,且缺乏戏剧张力,对人的刻画与矛盾冲突的展现更是浅尝辄止,让观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