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研究

2021-11-14刘慧敏

戏剧之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音准歌唱技能

刘慧敏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艺术科,广东 广州 510006)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是美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要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歌唱教学,不仅要了解本学段学生在生理上的特点,还要善于捕捉其心理上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歌唱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提升专业修养与技能,以便探索与实践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广大学生受益。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随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各大中小学内逐渐受到重视。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美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音乐教育有着诸多功能,如美育、德育、智育和娱乐等功能。笔者认为,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师们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的应该是要突出音乐的审美功能。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歌唱中加入审美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让学生感受音响、韵律、节奏等等,使自身获得更细腻、更丰富的情感,获得更充实、更深刻的体验。

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歌唱课里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识谱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些是能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这些音乐素养的训练变得机械化。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开展,教师要逐渐摒弃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歌唱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它是音乐学科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审美的一种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为了防止机械化的枯燥无味,应以趣味性教学为主,比如在节奏、视唱、练耳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模唱、律动等方式,让学生听、唱、动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把主导变成引导,在日渐熏陶中使学生的识谱、音准、节奏、视唱、音乐欣赏等能力有所提高。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初中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多选取当下流行的、高质量的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的教学素材,营造良性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情感共鸣。此外,音乐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要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学生,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平易近人,从而形成良性的、友善的、和睦的、民主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有很多的初中音乐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味地只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有些为了追求所谓公开课的效果硬生生的上成了教师表演课,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或者是教师一味地讲解音乐歌唱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把一节应该以实践为主的歌唱课,变成了“教授理论”课,这被我们称之谓“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十分不喜欢这种满堂被灌输的课,所以课堂参与性很低下,容易走神和变得不耐烦,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以上“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跟现代社会相适应了,与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相悖的,也不匹配教育部的音乐课程标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会觉得音乐教育就是一味灌输,就是枯燥无味的一门学科,很难再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三、培养初中生歌唱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和天赋各有不同,对于歌唱起初的学习感受也会略有差异。一些从小就学习音乐有一定音乐基础的、热爱歌唱、天生音准、节奏感强的学生学起来容易上手,也很快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如此能达到良性循环,学生也会越学越好。对于非音乐专业或者音乐素质薄弱的学生来说,便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到后期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在初中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歌唱基础比较低的学生是常见之事,如何能确保班级里的每位学生都能学好音乐,这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先认真观察学生的歌唱水平,由此发现歌唱水平比较弱的学生,把他们挑选出来,再开展针对他们歌唱特点的教学,利用教师范唱、钢琴弹唱、或者旋律模唱等方法引导他们找准唱歌的音调。由于每个人的音色发育比较不一样,有些学生音色透亮、甜美,有些学生音色暗淡、沙哑,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音色特点找到适合他的歌曲进行教学。从简单的旋律入手,从合适的曲目上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先找到歌唱的自信,建立起自信加上长时间的歌唱训练,最终让每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都在歌唱技术上有所提高。

(二)建立科学的歌唱观念与技能

在生理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经历着变声时期,男生的变声期特征又明显大于女生。在心理方面,初中生正处于褪去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此阶段的情绪起伏是比较大的,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物都比较敏感,容易“叛逆”。此时,原本对唱歌很有兴趣的学生,会受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影响而逐渐对歌唱失去信心与兴趣,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合理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用嗓观念与歌唱技能。

初中歌唱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视唱教学法、听唱教学法两大类。教师范唱,学生以模唱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是听唱教学法,用此方法适合一些简单的歌曲教学,学生不需要经过一段复杂的学习过程就能够基本掌握歌曲,那么就有充足的时间去欣赏和体验歌曲中的情感。但相对难度较大的歌曲,学生就会感觉到了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而视唱教学法就是需要学生对乐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再来学习、演唱歌曲。在歌唱方法的训练上,教师应注重进行最基础的歌唱技巧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通过自身的听唱练习能够体验出歌曲中所要表达出的情绪、情感。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的歌唱技能之后,再进入“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体验状态。这个阶段,千万不可盲目追求能唱多高,能唱多大的声音,而是应该把基本功打扎实。

(三)加强实践,营造歌唱氛围

音乐这门学科在艺术表现方面是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从而得到技能的提升。比如歌唱,必须在了解姿态、呼吸、共鸣、咬字吐字、舞台表演这些基础后再通过不断地加强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就是练习技能的最好机会。遇到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与帮助,让学生享受到音乐实践活动的乐趣,切身体验到歌唱带来的愉悦,从而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师从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该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点,并掌握新的知识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音乐艺术表现技能,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自信。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在最大范围内,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歌唱平台,比如面向大范围的学生可以定期举办歌唱类的音乐会、歌唱类的比赛活动,小范围的甚至是在课堂上也能进行小组汇报表演,让学生通过参与、观察、独立思考后主动地提出和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释放个性、展现魅力、增强自信。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更多适合学生演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来教授歌唱技能,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扩宽学习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如果仅仅只靠课堂上这一点时间去练习歌曲,那么技能的增长是缓慢的,而互联网发展下产生的一些歌唱类的软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练习。比如,一些学生的歌唱律动性不太好,某些软件可支持单句反复跟唱练习,还可以调节练习的速度,这样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的律动性也提高了;又比如,一些学生的音准较差,或者在唱一些歌曲时音高上不去或下不来,某些软件有音准校准功能,并且支持音调的升高或降低,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更能够灵活地调节音调使学生在适合自己嗓音的音调上尽情享受歌唱。

相对传统课堂上的歌曲选材,互联网上的更新速度是更新鲜更快更广泛的,在课堂上学习歌唱知识后,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软件自由地选择演唱更感兴趣的歌曲,甚至教师还可以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师生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歌唱的交流。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的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结语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受众面最广的教学形式之一,相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歌唱更为轻松、简便,只要学生能够正常说话表达,就能够通过学习来进行歌唱,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歌唱同时也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运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也应注意共情教育,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情境,以景育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增强艺术表现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音准歌唱技能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画唇技能轻松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