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媒介视域下的真实与真诚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塑造艺术

2021-11-14

声屏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纪录片手法一带

纪录片素有“国家相册”“铁匣子里的见证人”的美誉,真实性与艺术性共存的审美属性,使其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成为国家形象柔性塑造的载体。纵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形式、制作水平都可圈可点,其文化影响力在不断提升。然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大部分的纪录片也存在着严峻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纪录片带来了制作手段多样、影像化表达丰富、艺术化水平提升之余,其本质性问题也由此凸显——纪录片影像表达的真实性。大量的艺术手法,如人物扮演、动画特效、蒙太奇剪辑等运用在影片中,使得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客观真实性被广泛关注。其次,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来看,该主题纪录片在主题选择、情感表达、叙事角度上站在宏观立场,充当说教者亦或中立、客观的报道者形象,直接对受众进行“刚性”宣传,没能使受众感受到创作者的“柔情”。因此,使得“一带一路”记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缺乏“真诚”。

“真实再现”:从大量运用到批判认识

近年来,纪录片日益丰富的创作手法与愈加开放的创作理念,使得“真实再现”的手法受到了“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者的青睐,被频频使用。根据其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真实再现”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物扮演、意境再现、CGI技术的使用。人物扮演是指由于历史人物不能参与纪录片现场拍摄,创作者选择通过演员的扮演来完成。纪录片《一带一路》第六集《筑梦丝路》中,马可·波罗、杜环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的。纪录片《河西走廊》中,登上皇位的刘彻、跨越高原沙漠的张骞、穿越烽烟的霍去病等都是通过人物扮演实现的。早年间,在拍摄“一带一路”等历史人文题材的纪录片时,由于受到影视资料的限制,使得拍摄难度增加,同时最终导致影片呈现效果也不太理想,人物扮演的“真实再现”手法弥补了这一缺憾,极大丰富了纪录片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意境再现是以镜头的虚化设置或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场景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以渲染情节气氛,表达某些特殊的情感及情绪。如以健壮驰骋的马蹄和卷起的硝烟象征战争爆发的厮杀场面,以落日的余晖象征失落的情绪,匆忙的脚步象征焦急等。《神秘的西夏》第一集《失落的国度》中,为了塑造战争场面的宏大及惨烈,影片巧妙地使用了万马奔腾的足迹及黄烟滚滚的风沙等意境再现的手法,再加上庄重、悠长的背景音乐,使受众立即感受到战争的激烈状况。至于以CGI为代表的“真实再现”的技术化使用,是指创作者使用计算机合成图像或电脑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巧妙地再现“一带一路”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给“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化表达增添了可塑性。例如,在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集《丝路命运》中,多处使用三维动画、后期特效技术模拟还原塔克西拉古城遗址,再现西域都护府、奥斯曼帝国建立等史实,将难以直接拍摄和还原的场景展现给受众。以技术化的手法增强了审美体验的同时,也给受众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真实再现”的手法不断实践及其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中重要性的愈发明显,使其得到业界及学界的广泛讨论与重视。早在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教授任远在《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一文中,就对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提出了相关的论述,指出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认为纪录片的定义就决定了其不允许虚构,对“真实再现”提出了质疑。近年来,也有论者持相反观点,认为“‘真实再现’在纪实类节目中的运用,对中国纪录片、中国电视的发展都起着正能量的加分作用”。“真实再现”作为一种具有“艺术真实”内涵的纪录片创作手法,特别是近几年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的大量使用,使得我们急需对这种兼具艺术与技术的手法进行批判的认识与采用。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对于重现历史情境、描绘当今社会发展、塑造国家形象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这一命题确实是纪录片诞生至今,创作者一直秉承的原则。因此,存在“虚构”意味的“真实再现”手法被广泛运用时,受到学界的质疑就毋庸置疑了。基于此,下文意图探讨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使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是否会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以及怎样在运用过程中把握好“度”。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所有的纪录片,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客观公正的片子,都是建立在创作者特定立场基础上‘对世界的解释’。”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影视艺术,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纯粹客观,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真实。“用真实的语言记录影像是纪录片最本源的属性,但并不代表它的影像一定是粗粝的。”作为一种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与一体的影视创作手法,“真实再现”是可以运用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保证纪录片叙事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应对它的运用范围、适用对象及具体的表现手法都有特定的要求和规定。

第一,把握真实原则,处理好“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与纪实内容的关系问题。在整部纪录片中,扮演、重构等技术部分的比例应少于纪实的部分。历史文物作为历史与现代的重要连接纽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用文物、遗址等进行阐释与佐证,适当减少技术部分的比例,使其仅起到辅助作用。在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中,鎏金铜蚕作为时空连接的桥梁,使受众透过它看到了西汉时期蚕桑作坊的劳作画面,加上具有文献记载的解说词,生动形象地还原了西汉蚕桑作坊的忙碌场景。这大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巧妙地处理好了人物扮演与纪实部分在整部影片中的占比。第二,在采用“真实再现”手法时,创作者应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主张“宜虚不宜实”。人物扮演或情节再现确实可以使得叙事流畅,弥补由于时间跨度大而导致的影音资料缺失的遗憾,但创作者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取的演员如何相像,镜头内的表现如何真实,它最终依旧不是事实本身,更不能代替历史人物。因此,在拍摄技巧及镜头画面选择上,要用人物扮演者的局部形象的特写或场景的大远景来引发受众的联想,切忌直接表现扮演者的清晰面貌。如在纪录片《瓷路》第六集《窑变》中描述作为死囚的大清朝钦天监主管汤若望,创作者选取“被铁链铐住的双脚”这一人物局部形象来塑造。又如第五集《望海》中,以演绎者的背影来反映被表现的主人公。这种局部及背影的“虚”较好地诠释了作品所表达内涵的“实”,“虚实相生”,使受众在主观联想中实现了对于表现对象的建构。

总之,作为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制作中重要的手段,“真实再现”必须建立在内容真实的基点上,严格遵守使用的准则,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国家形象的真实塑造提供有利的技术手法。

故事化表达:由共同的历史符号到共通的情感传达

站在创作者立场,如果将对“真实”问题的讨论视为对纪录片创作的“外部”思考,那么本文所探讨的“真诚”问题是以受众的“内视角”来探讨纪录片创作者应如何加强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当下,对观众来说,收视的目的更多地倾向于情绪的转移和情感的传递,电视节目已经成为观众情感的外化,成为观众情感释放和沟通的一种途径。”但观众依然能看到,许多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时,大量采用冷冰冰的大远景、官方性质的解说词、忽视目标受众情感需求的传播内容,使得这类纪录片“主动”拉开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在节目中无法与创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无法感受到影片内容的“温情”。因此,唯有创作者以真诚的态度,人道主义立场,寻找承载情感的恰当载体,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实现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感性”塑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所面对的受众可分为两类,即国内受众与国外传播对象。创作者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大国内涵时,在有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国内受众的情感共鸣,树立精准的受众定位意识。

生活在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面临着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相互之间理解与交流受阻的困境,但人的情感是可以跨越国界、种族与文化的,将情感的表达始终贯穿于纪录片中,最好的做法就是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不仅能让很多看似与我们生活“格格不入”的内容片段跃然荧屏,更能给受众带来极强的代入感。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就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小视角,对“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诸多青年建设者进行纪实拍摄,鲜活地讲述他们为“一带一路”建设奋斗的故事。如在东帝汶玉米地里推广机械化种植的蒋敏明,在撒哈拉沙漠里为建设努奥光热电站而拼搏的张乐,在热带雨林中重复着文物修复工作的张念等。纪录片中涉及的19位故事主人公,他们并不是作为国家政治话语的代表,更不是当红的明星,他们和所观看纪录片的受众一样,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构建起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友谊桥梁。该片摆脱说教,用人们身边普通人的故事,缓缓诉说,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地构起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

实现情感共鸣,达到与国内外受众的情感共通,在纪录片中使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就够了么?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创作者用什么样的态度,秉承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讲什么样的故事,这些问题也同样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创作者在讲述人物故事、塑造国家形象时,应秉承真诚的态度,将真诚讲述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切忌为塑造正面的中国形象而随意改编中国与各沿线国家之间的史实。真诚可以透过真实的历史事实被受众感知,中国的大国风范与精神也在真诚的叙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共同历史的回顾与挖掘,调动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民共享的文化记忆体系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如纪录片《丝路:昨天,今天,明天》中所讲述的丝绸、茶叶、瓷器、马可·波罗的故事等都可以调动受众的文化认同,唤起对“一带一路”记忆的共识,形成特有的历史记忆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记忆的唤醒,并不是仅靠某个或某些历史文物符号就能达到的,它更是一个长期渗透、动态形成的过程。这就需要创作者走入各国人民的现代生活,运用灵巧的讲述方式,选择恰当的故事内容,向受众传达故事中包含的共通情怀。

对于故事内容的选取,应依托中国文化,有意识地讲述引起情感共鸣的“人性故事”,如有关亲情、友情、爱情、同情等人类在人性中普遍共有的情感。这不但能体现出创作者的真诚,同时也能引发不同地域、民族的共鸣。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通过描绘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性故事,传递出全片六十位普通人的生命体验和真实情感。如在吉尔吉斯斯坦炼油厂工作的中国工人,他们面对镜头时哽咽的话语中诉说着对于亲人的思念,这种场景足以让镜头前的受众感同身受,增强对故事内容的认同感。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第二集中,记录了帕米尔高原上最具传统的“塔吉克婚礼”。创作者用碎片化的镜头、平行剪辑的手法,使受众看到了疾驰的婚礼马队;宴席食物装入盘中;婚礼乐队和着亲朋好友的欢乐声,打起手鼓,吹起鹰笛;长辈们一次又一次地亲吻着这对新人。对于婚礼的流程及习俗可能有所差异,但镜头下真实而欢乐的婚礼氛围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足以激发受众共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达到主客同体、物我同一的境界,情感认同油然而生。

创作者站在受众立场,于纪录片中投入自身情感,真诚讲述具有历史符号和情感共同体的故事,使国内受众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有效地完成了向世界传达中国精神,塑造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勤劳友善的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

结语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世界希望了解中国,中国也希望为世界所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运而生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提供了一个恰切的窗口。在日益丰富的创作手法与愈加开放的创作理念中,要继续关注“真实”和“真诚”这两大纪录片基本原则,以真人、真事和真实的历史与现代的故事为素材,尊重事实,尊重观众,以真诚的态度进行创作,将一个肩负时代责任、兼善天下的大国形象呈现给国内外受众。

猜你喜欢

纪录片手法一带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纪录片之页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