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是精心打磨出来的
——淮海戏《孟里人家》新版创作之感
2021-11-14崔冬
■崔冬
江苏灌南县淮海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孟里人家》是一个广大群众熟悉了解的乡村题材,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反映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建设的戏剧也不乏类似的故事。然而,《孟里人家》的演出却给人以“似曾相识”又“独树一帜”的新感觉,不仅使观众感到真实、新颖、亲切,而且更充满了来自民间乡村的生活气息和扑面而来的泥土芳香。
在2020 年江苏省紫金艺术节上,淮海戏《孟里人家》有幸荣获了紫金剧目奖。一个县级剧团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已经很了不起了,然而,灌南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却仍然不满足于现状,坚持要求剧团要精益求精,一定要再加工、再修改、再精磨、再演出,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将淮海戏《孟里人家》打造成反映乡村振兴题材剧目的精品佳作,努力冲刺2021 年度江苏省第五届文华奖。
欣喜的是,刚刚收到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江苏省第五届文华奖终评剧目评选结果公布,真是令我喜出望外,心潮澎湃……淮海戏《孟里人家》果然光荣入选。兴奋之时,长夜难眠,拿起笔,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淮海戏《孟里人家》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回忆起剧团近年来所走过的艰辛路程。此时此刻,让我真正悟到了一个真理:好戏是精心打磨出来的!
淮海戏《孟里人家》讲述了在省城退休的老编辑孟怀古拒绝女儿要其一起出国共同生活,享受晚年天伦之乐的请求,坚持回到了他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老家——灌南岸边的一个叫孟里的小村子修心养老。孟老夫子很快就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纠葛之中,面对担任村长的亲侄子孟大寨一心想要得到全县小康示范村荣誉的期待,同时又面对自己的干儿子,酒厂老板崔国庆与孟大寨妻子,以及村里磨菇种植大户火凤等,为争夺全县优秀创业标兵而互不相让的冲突与矛盾。在这情与理、是与非、迎与避的艰难选择面前,最终孟怀古还是选择了用一个“乡贤老人”的一腔真诚与无悔担当,化解了小康路上,致富之后的邻里亲情的淡漠,以及诚信、友善的缺失,换回了人性和仁理的回归。故事不仅真实记录了新时代新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苏北新农村广大农民热爱家乡,敢想敢干的奉献精神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尚德守信的良好精神风貌。
根据以上的剧情,剧团领导班子要求剧组主创人员和所有演职人员认真思考和研究孟怀古这个人物形象,一定要让剧情打动观众,人物形象塑造更要真切感染观众,让淮海戏《孟里人家》成为信得过、留得住、受欢迎的保留剧目。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一、抓好一剧之本,坚持“戏——是改出来的”。有道是:一剧之本,重中之重。梅兰芳先生演出过的《玉堂春》《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传世经典剧目,哪一出戏不是改了多少年,改了多少稿;著名作家吴傲君,年过八旬,十年改了一出好戏《蔡昆山耕田》,从十几分钟的小戏,改成中型戏,最终改成一出大戏,他把美好的东西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皇天不负苦心人,《蔡昆山耕田》最终获得了中国第24 届曹禺剧本奖,也是继他《喜脉案》之后,再一次获得全国剧本最高奖。针对淮海戏《孟里人家》的剧本创作,剧团建议并组织召开了省、市、县三级剧本座谈会,邀请省、市专家进一步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重新垂炼加工,在夯实剧本文学基础的前提下,再进行二度艺术创作。有的专家因工作来不了,就把原剧本发给他们看,然后再登门倾听他们对剧本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提出建议。剧团真诚地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反复论证,专题讨论,最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让编剧丁晓东同志再进行深度打磨。编剧丁晓东说:“不敢说脱胎换骨,但敢说是千锤百炼。”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打破原剧本的结构,着重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下功夫,进一步找出情节点、转折点、高潮点、感情点,迎难而上,绝不退缩。编剧深有感触地说,真正的创作是在修改中完成的。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中的孟怀古这个主要人物特征出来了,无论是一喜一嗔颇有分寸,更强调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坚决克服主题不够鲜明,故事不走心,情节不动人的缺憾。编导都反对模式化,同质化、片面化、意念化、概念化的倾向。而解决这些问题,剧团领导把剧本质量视为生命线。身为该剧的出品人和艺术总监的我,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决策力,因为这个戏的荣辱成败,决定着一个作品、一个群体、一个剧组、一份事业,甚至是一个剧种的生存。我通过座谈会和专家交流的意见,与编剧丁晓东统一思想,在故事的戏剧性上再做文章,在“牌坊广告”、“火凤借钱”、“国庆造假酒”、“材料写不写”、“举报电话打不打”、“是走还是留”等许多情节、细节上,一定要让孟怀古陷入到痛苦、痛心到两难境地。
亲情是手足,文化是灵魂,利益是贪心,仁义是德行,一生一世所尊崇的文化教养,为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核心价值观的彰显,村头老牌坊必须是他自幼到老的文化精神支柱,道德精神支柱,也是文明乡村建设的延续和灵魂寄托,这个老牌坊让孟怀古记住了乡愁,一定让老牌坊和孟怀古的一生和他的形象浑然一体,高高在上,浓墨重笔抒写这位老人家的一腔热血、一往情深、一承古凤、一袭儒雅、一如镇定、一向自若的老知识分子魅力,塑造独特的舞台形象,剧本的修改方向有了,规划有了,问题清楚了,剧情清晰了,用足够的时间让编剧“潜心打磨”。
通过半年多的时间,淮海戏《孟里人家》第六稿顺利完成,艰辛的劳动和创作,省里领导和专家基本肯定我们修改的成果,而且让我们在舞台上塑起来,再进行认证。我们立即赴排,争取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能顺利通过专家和同行以及观众的认可。在不断地打磨中,我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戏,确实是越改越好看了。
二、植牢一剧之根,坚持“戏——是磨出来的”。自古有“十年磨一戏”之说,一个好的剧本如果没有一个反复打磨的过程是没有生命力的。首先,我们让全剧组同志再一次深入生活,扎根农村体验,给二度创作留有足够的时间,不搞仓促上马、敷衍了事。剧本修改好了,最终出什么样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戏的领头人、出品人和剧组负责人。我要求导演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守质量底线,恪守艺术良知。组织二度全体创作人员的新稿《孟里人家》投排,在主要人物的经历、学识、见识等方面的把握,力求准确性、精准性、前瞻性,不能出现随意性和粗放性,必须达到合格线,必须达到主题积极,格调清新,为人民抒情,紧跟时代发展,推出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高度、有艺术震撼力的新版《孟里人家》。与此同时,音乐、舞美及音效,需要重新制作的必须重新制作。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世界,戏剧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搞出自己的品牌,树立剧种的品牌,取得更大的效应,尤其县剧团要做到人才优势组合,资源科学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强化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把剧团真正建设成能够代表剧种的戏曲风格。导演曾多次鼓励演员,表演上要求细腻精致,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做事要坚持不懈,有恒心,不气馁,这样才能拼搏成功。在90 多天的排练中,有泪水、有汗水,虽待遇不高,且又苦又累,但对于一个县剧团来说,没有心底里对中国戏曲的热爱和对淮海戏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淮海戏《孟里人家》新版的热切期待也是坚持不下来的。从排练场到舞台,从领导到主创,从乐队到演员,舞美到后勤,磨戏,磨戏再磨戏,提高、提高再提高,拼搏、拼搏再拼搏,“不怕流血流汗,搞出一台精品戏,我们宁愿这么干”。在二度创作人员的辛苦下,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台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终于在连云港大剧院与广大观众、专家领导见面了。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演出后,专家、观众一致认为,比较前一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很多观众在现场流下了热泪,久久不愿离开剧场,掌声和鲜花告诉了我一个真理:戏,是磨出来的。
三、收获一剧之果,坚持“戏——是演出来的”。淮海戏《孟里人家》新版上演后,文旅局党委对剧团的要求就是要多演出。戏剧作品必须兼备艺术性、观赏性、人民性。在演出的同时更要追求高水平,在人民性上我们必须站在观众的角度,演好他们爱看的戏,讲好他们的故事,同时追求他们心中期盼的美好;在观赏性上,我们把故事演得好看、有趣、生动,让大家有审美的享受,一部好戏才能受到欢迎,才能保留下来。每场演出我们从不马虎,作为出品人和艺术总监的任务就是监督每一场演出。打造精品,需必之不已,发现问题从细节入手,一边演一边琢磨改,在演出过程中检验表演中的每一个眼神、表情在舞台上是否有真实感,这样才能越来越自信、自如,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下基层农村演出45场,其中进校园演出10场,在市县的城里演出15场,至今共演出60 多场。通过演出,锤炼了剧团全体人员的责任感,也锤炼了剧团演职人员的使命感。
秋天到了,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的累累硕果,分享给了每一个辛苦的劳动者,也奉献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该剧的出品人和艺术总监,我更希望新版淮海戏《孟里人家》,在第五届文华奖上取得好的成绩之后,更能体会到一部好作品的来之不易。好戏,一定是改出来的,磨出来的,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