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2021-11-14徐兵
徐 兵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 汶川 623002)
长期以来,舞蹈课以学习技巧为主,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训练的时间过多,往往容易忽略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以模仿为主,老师怎么示范,学生就怎么模仿。这种学习方式在舞蹈创作排练中,不能促使学生完全实现动作的情感表达,以及开展创新性学习。如何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创新融入舞蹈之中并且让舞蹈展现出学生自身特点呢?这考验舞蹈编导的综合能力,需要编导教师展现课堂语言的魅力。笔者就藏族舞蹈《林卡作巴》的创作排练过程分析舞蹈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林卡作巴》以藏族“果谐”和“堆谐”为素材,以藏民们生活中“作巴”为动机,在保留传统舞蹈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探索。通过对“作巴”“堆谐”以及“长袖”的灵活运用,为传统艺术形式拓展新的表现手段,再现了真实的藏民生活,也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朴实的艺术观——藏族舞蹈文化融入到藏民的生活中,每个人既是舞蹈的创作者,也是舞蹈的传承者。
一、用坚定的语言树立创作信心
为了体现民族色彩,藏族舞蹈《林卡作巴》的编导老师特地挑选了藏汉双语教育学院的学生而非舞蹈专业学生进行排练。排练课中,编导教师提炼出主题动作后,需要在课堂上反复试验,不断打磨动作的流畅性与形象性等等。特别是以“堆谐”为素材的几组动作,藏汉双语的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这个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身体全部机能一遍又一遍地去完成规定动作,这是个枯燥的过程。学生从热身到舞蹈,从动作的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不同大小和不同幅度,不同层次和不同空间,在主题动作的不断变化中反复练习。编导老师在各种变化动作中选取出最满意的动作,最后再把这些动作组织起来,并加以美化。
在这种反复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体能消耗很大,容易身体疲劳,同一动作的不断修改还会带来精神上的松懈。此时,教师铿锵有力的口令,积极的创作态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引领。在前期的创作排练环境下,学生看不到大段的舞段,连对于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此时,坚定的语言就像强心针,能够带给学生创作排练的激情与信心。由于是非专业学生演员,如果反复练习中还没有达到要求,学生就会有所懈怠。在出现情绪松懈的情况下,老师需要用坚定的语言鼓舞课堂士气,推动创作排练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坚定的语言是排练场上的一种必需品,铿锵的语气是排练场上最有力的号召。编导教师漂亮的动作示范能够树立起老师的威信,坚定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继续创作的信心。
二、以严谨的语言明确创作思路
在舞蹈排练中存在二度创作的环节,学生演员需要提前了解编导的创作思路。这就需要编导老师用语言表达清楚,这也是教师语言沟通能力的体现。严谨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出编导老师创作的思路,也能激起学生二度创作的欲望。严谨的语言一方面能准确地讲解创作的思路,让学生准确地领会创作意图;另一方面能清晰地讲解舞蹈动作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通过反复练习完成高质量动作。
相反,如果老师的语言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学生就会一头雾水,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无法很好地完成舞蹈动作。最后,老师和学生都不会对最终的结果感到满意,因此大家都得重新返工,如此,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这将严重影响创作排练的进度。
在人物的构思上,《林卡作巴》设计了两个主要人物,一个老人,一个扎西。老人,是民间老艺术家的缩影,是一辈子从事民间舞蹈艺术的长者,是跳起“锅庄”就浑身是劲的前辈,是想把一生的舞蹈技艺都传授给年轻人的老人。扎西是年轻人的代表,他代表着热衷于学习民间舞蹈的年轻人们,代表着所有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人。
作品以老人带着扎西在园林消夏作为开头,此时一群小伙子也悄悄来到了园林(引子部分);调皮的扎西吵醒了老人的美梦,老人带着小伙子们跳起了“锅庄”(第一部分“果谐”)。“老师老师,我们今天该跳踢踏了!该跳踢踏了!”“哦哦哦,那我们一起跳踢踏吧!”老人带着小伙子们跳起了欢快的踢踏;踢踏中,大家发生了“争论”,以“作巴”开始了有趣的“争斗”,他们“斗”得焦头烂额,“逗”得妙趣横生,“比”得无限精彩(第二部分“堆谐”)。一阵嬉闹之后,老人又带着小伙子们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在吼声、“作巴”声、踢踏声中,伴着眼花缭乱的舞袖中,情节到达高潮(第三部分“果谐”和“堆谐”),在林卡的夏夜中,扎西在沉浸在歌舞的海洋中。
编导老师严谨的语言能让学生明确创作思路,了解作品的结构。一些学生甚至在排练休息时间还在反复揣摩舞蹈动作,思考如何将舞蹈动作的深刻内涵完美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舞蹈创作排练中,编导老师要用严谨的语言详细地讲解创作思路,仔细分析主题动作的具体含义,深入解析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要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赞美的语言培养排练热情
舞蹈课以技能训练为主,每个班都会有聪明灵巧、学习能力强、动作完成漂亮的学生,也会有学习相对较差、动作不够协调的学生。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比较容易忽略学习较差的学生。舞蹈课上,老师的赞美是老师对学生的最大肯定。特别是在舞蹈创作排练课堂的高强度训练中,得到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滋润学生疲惫的身心。
《林卡作巴》的创作排练中,藏汉双语的学生舞蹈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很吃力,在反复练习还达不到要求后往往会选择放弃。一些学生还顾虑面子,不愿单独做动作,怕被其他同学笑话。编导老师需要多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和学生接触,及时开导他们;在课堂上要仔细观察,注意学生情绪上的细节变化,及时发现舞蹈动作比较差的学生的进步,并当众给予赞美与鼓励,以此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的语言赞美直接影响后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让整个创作团队更加和谐。
四、以形象的语言拓展想象空间
枯燥乏味的课堂语言会让课堂过于平淡缺少变化,不吸引人。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老教师,有长时间的教学积累,有经验,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也有足够的应对能力,甚至有比较丰富的联想能力,进而能流利地使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形象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起到丰富课堂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表述对象形象化、直观化,多谈谈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让学生一下就能联系生活,准确理解教师要表述的东西。
在《林卡作巴》的创作排练过程中,教师一谈到舞蹈专业术语、队形变化等等,藏汉双语的学生们就表情不自然,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很可爱的样子。藏汉双语的学生都来自高原,排练休息时谈到蓝天、白云,聊到草原、牛羊,说到山歌、锅庄。关于家乡,他们有说不完的高兴事,有唱不完的歌,有跳不完的舞蹈。编导教师在创作排练的间隙,和学生一起聊天,一起谈喇嘛的学习,谈“辩经”。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亲身的经历,“辩经”的一招一式显得那样生动形象,“辩经”中发生的种种趣事也被学生们表演得幽默风趣,那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也因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转身再回到排练中,民间“辩论”的趣味性与“一对一”“一对二”“群对群”等多种“辩论”形式的再现,让“辩论”更具生活色彩,画面感十足。
五、以幽默的语言调节排练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一成不变的课堂语言显然不能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会打破沉寂而让课堂活跃起来,也会让学生看到老师轻松的一面。这是现代教学课堂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也是教师素养的一种体现。
在创作排练过程中,通过与学生长时间在一起排练和聊天,教师逐步发现藏汉双语学生的可爱之处。通过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师生逐步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排练中,当大家都陷入一种低落时,现场就会很可怕,气氛显得凝重。此时,编导教师几句幽默的话语就能打破沉寂,让学生在瞬间开怀大笑,让低落的情绪得以缓减,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继续紧张的排练。幽默的语言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在缓和紧张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六、以亲切的语言带来鼓励与关怀
教学中,教和学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反映着老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反映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互为主体的情况是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产生的。尊重,无处不在,它也许是一次真诚的微笑,也许是细心的关怀。
在《林卡作巴》的创作排练中,一些学生的舞蹈动作老是达不到要求,一些学生记不住节奏,一些学生在舞蹈动作时没有表情,一些学生忘记了位置。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编导老师一一记在心里,一个一个来细心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学生的情面,因为是非专业演员学生,对于他们的训练不能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因为是民族学生,在沟通中要照顾学生情绪,委婉提出改正动作错误的建议。因为是学生演员,语言交谈中还必须处处体现出尊重。在创作排练过程中,编导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在问题出现时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在表扬和鼓励学生时,也要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尊重。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老师要立刻送来鼓励和赞美,并给予热烈掌声或大声地点个赞,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尊重。鼓励式的课堂语言能让被动式的接受转化为主动式的努力,这是提升学习动力的有效催化剂,同时也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开始。
综上所述,舞蹈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创作排练中尤为重要。它不仅反映出编导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出编导老师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是一个职业编导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