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本剧编演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1-11-14黄海燕
黄海燕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我国“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促进学生平等参与,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当前,我国音乐教材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故事性很强的乐谱和歌词都可以用于课本剧的编演。利用课本剧编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近文本、理解文本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与音乐素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一、课本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学生是整个编演活动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音乐教师则扮演的是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挖掘。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活跃了学习气氛,推动了师生角色互换,符合新课标改革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另外,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领会剧本的内容和情感,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戏剧的主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强化学习能力的过程,可以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纵观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收效甚微。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生既不容易理解得更加透彻,也比较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采用课本剧编演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音乐课堂交给学生,使其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歌词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表演进行表达和抒发,这对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本剧编演,实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创作和改编。选择哪一篇文章、怎样进行创作、角色谁来演都由学生决定,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设性意见。编演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都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整个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对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都是有所助益的。
二、音乐课本剧编演的现状
(一)课本剧分析探讨的教学模式落后
进行课本剧改编之前,需要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和分析,通过对教材的研讨,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为之后的编演奠定基础。但是笔者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总结其原因在于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模式比较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尽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已有所突破,但是依然没有发挥课本剧教学的优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固化,重点在于对歌词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对教材的细节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从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层面对角色进行探讨。固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思考。
(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课本剧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学生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展现出来的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令人激动和欣慰。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学生对剧本的改编产生偏差,趋向娱乐化和随性化。有的学生为了增强剧本的娱乐性和搞笑性,故意改编人物语言,使得人物形象与原文严重不符。有的学生不考虑教材主旨,随意在改编的剧本中添加一些网络流行语言或者笑话,以增强剧本的娱乐性。诸如此类的改编,既不符合原文故事情节,也让课本剧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意义,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角色选取不当
课本剧在演出之前需要对剧中角色进行选择,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角色很受小学生的欢迎,纷纷选择扮演;而对于一些反面的,或者戏份较少的角色则无人问津。同时,在之后的排练表演过程中,由于学生在性格、能力和表演基础上存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愈发彰显,造成整体表演效果的欠缺。比如,在排练过程中,那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往往可以很快地进入角色,表演也比较自然顺畅。而那些性格比较内敛的学生,他们往往羞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感到放不开和不好意思,进入表演情节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整个表演滞后,影响了整体的戏剧效果。
(四)排练课的纪律不能保证
课本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作为参与主体的教学活动。在课本剧教学课堂上,学生拥有较为自由和宽松的活动空间,问题也随之而来。课本剧教学要求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互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情绪比较高涨,讨论气氛过于热烈;有的学生借着讨论、排练剧本的时间聊天嬉戏;有的学生则走神,心思完全没有在课堂讨论上。由于课本剧教学的特殊性,使得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排练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利用教师权威进行压制,会对学生的表演热情造成打击;如果教师不加以管理,就会造成排练课秩序的失控,降低课本剧编演的教学效率。
(五)学生对课本剧评价理解不到位
课本剧评价是对整个课本剧教学实施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但是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仅仅关心自己是否得到更高的评分,以及哪位同学获得了奖项,而忽略了教师对剧本编写和表演过程的点评和总结。过多地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在哪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三、音乐课本剧编演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思考
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使学生形成对教材的初步认识和感知,是提升课本剧编演教学效率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音乐教学经验,认为强化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层面。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解读,这也是开展课本剧编演教学的基础。教师在开展课本剧教学活动前,应该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探究教材细节,并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积极探讨。教师只有深入到教材中去,才能在学生对教材理解不充分或者存在理解上的分歧时,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对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索,进而指导学生从剧本的朗读、分析升华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对于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学生对歌词的把握可能不甚清楚。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结构图的方式对教材情节进行梳理和描绘,这样方便学生记忆,对之后剧本的编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学生层面。指的是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区别于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课本剧教学需要学生对教材建立多元化的认识结构,通过自己对教材的体会,紧密围绕教材主旨进行创作。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是培养自身感性认识和理性体会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强化对教材的探究和理解,才能充分理解教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深刻体会故事情节,为之后剧本的创作奠定基础。
第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分别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各自产生了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课本剧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对教材的理解也会不同,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要弥补这样的空缺,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让学生获得启发,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增长。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课本剧编演既不能完全照搬原文,也不适合对教材进行太大的变动,更不能出现脱离原文、娱乐化编排的现象。学生对课本剧进行创作,既包含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囊括了学生对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综合运用。因此,在开展课本剧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一是对教材主旨进行指导。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的主旨,改编的剧本不能脱离教材主旨,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推进,都必须紧紧围绕教材主旨进行。二是对故事情节进行指导。故事情节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元素,如果说教材主旨是大脑,那么故事情节就是躯干。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合理化的想象,将教材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进而成为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三是对语言进行指导。好的语言设计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语言设计的指导必须符合教材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既要突出人物性格,又要尽量做到口语化,简单明了。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是提高音乐课本剧编演教学效率的重要推手。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必须以课本剧教学为基础,开展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整体的音乐教学水平。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主体的评价。学生是开展课本剧教学的主体,他们对编演的真实情况有着最为直接的体会,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对课本剧编演的真实感受,给予正确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开展有差别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各有不同,因此在开展评价时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该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进步的空间,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