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13姚昕远

时代商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对策

姚昕远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核算和监督任务不断增加,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顺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在实现企业高效健康发展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加以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达到标准,企业的领导层也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章程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二)未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

现在大部分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内部控制并不完善,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多以财务部门牵头负责为主。即使部分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在企业的各项岗位中,会出现相互不牵制、不制衡的现象。由于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内控部门,所以一些制度只停留在理念阶段,不能落地实施。

(三)单位内控管理工作中考核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中虽然有企业日常运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但是对内部控制的完成情况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一些企业虽然有内控管理的相关文件,但是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地执行,或者对执行的情况并没有进行监督,执行后没有进行考核,或者考核流于形式,以至于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所影响。

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管理层不重视

在大部分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在领导层面也流于形式。由于领导层面对内部控制的忽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与监督机制。另外,有些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定位不够准确,达不到内部控制效果,对于内部控制工作往往是应付检查,企业出具的内控报告更是千篇一律。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

在现实情况中,各大企业中的内控制度其实并不完善,不够科学、合理和全面,不能形成管理反馈和闭环,这样往往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同时,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具体业务流程相脱节,一些制定制度的人员对业务层面的具体问题并不熟悉,只停留在表面,由于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基础,导致内控制度并不完善。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会出现一些新类型的业务,但是在新业务出现的同时,并没有及时更新内控制度,使得企业在内控工作中容易出现漏洞。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控监督机制是加强企业内控执行情况的有效办法,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可分为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政府及社会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靠企业自身在企业内部进行监督。但对于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过于庞大,很多监督机制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企业并没有单独设立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只是由财务部门牵头实行内控管理,同时大部分企业存在“重财务轻内控”的情况,导致内控工作很难做好。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不到位,只停留在提供材料、制定制度的阶段,对于制度的实施执行情况、是否达到目标、能否把控企业的潜在风险、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等情况并不了解,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四)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够,员工进取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关心,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关心企业的整体发展,只关心自己的业务如何、收入如何。日常工作生活中,企业团建活动也比较少,没有形成较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对于内控制度的制定虽然都比较积极,但是在执行时,往往处于搁浅状态,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三、企业改进内部控制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治理结构,提高内控管理意识

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提高企业内控环境,首先就要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内控的意识。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管控意识,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明确职责划分,提升对内控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且能够意识到,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理念对整个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的管理层更应该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各项内控制度,不能搞特殊化,只有企业的管理层以身作则,企业的员工才会效仿,提高自己的内部控制意识。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制定相应的治理体系,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考察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管理层的选拔,也应有严格的选拔及考核机制,多方面考核企业管理层的工作能力与职业道德,将内控管理的执行情况纳入管理层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要切实意识到企业自身所承担的内控责任,知道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自觉落实内控制度要求。

(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科学的企业内控管理不只是简单地规避风险,更要着眼于风险的科学管理,重视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风险。首先,应结合企业内外部情况,准确识别企业风险,认识到企业内控中会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并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还要设立风险管控团队,利用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管理层引起重视,使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其中,促进员工交流,全方位对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管控。最后,还要加强企业成本管控,成本管控应当成为企业的重点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及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对于各类风险管控,企业不应只追求片面发展,要科学合理,将各类风险管控相结合,不能忽略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客户资源、企业文化和品牌商誉等因素在企业发展和控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否则企业将失去发展的动力。要将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工作有效进行,明确岗位责任理念,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長效机制。

(三)建立内控考核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追求企业持续“得到控制”,确保企业持续而有序地运行,并按照既定目标持续高效地发展和增值。所以,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内控监督部门,加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做好考核评价管理。首先,企业应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并制定相关考评机制,合理设立考评指标,将考核与绩效相挂钩,鼓励员工结合企业发展,发现并创造价值。其次,除了制定内部监督制度,企业还应制定外部监督制度,引入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将监督落到实处,以便客观、科学规范地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避企业潜在风险,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健康稳步发展。再次,还要关注企业内控的执行情况,应当重视企业内控执行力度的大小。将企业内控的执行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监督考核指标,对各个岗位的执行情况都要明确责任分工,追究岗位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稳健发展。最后,还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根据企业的经营水平,深入分析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做好预判,不断更新防控手段,应对随时出现的新的危机,实现风险防控效益的最大化。

(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企业文化不仅有企业制度的制定及道德法规的约束,还要将企业文化切实的融入每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工作从建设、执行以及监督评价,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执行,如果一味强推,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只有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要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团建活动,在活动中传递内控工作的意识。让每名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的内控工作中,让企业的每名员工了解到,内控执行的好坏与企业的发展及员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促进企业员工内控意识的提高。同时企业的管理层也应重视并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文化,将企业的诚信度、道德标准和对岗位的技能与知识要求传递给员工,使企业文化更有生命力,从而使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都能融入内部控制,使企业稳健发展。企業除了定期开展团队建设之外,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加深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熟悉和掌握内控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职业习惯,从而发挥良好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标志着企业管理走向成熟、稳定发展。为了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企业更应当做好内控工作,提高企业内控意识,加强风险评估,完善考核机制,重视企业文化,针对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改正,建立一个完善企业内控体系,更好地助力企业走向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郭蕊.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师,2012(10):253-254.

[2]汪明月.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1):126-127.

[3]徐丹.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08):262.

[4]万彩云.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商讯,2020(21):48+50.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