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觉性学习 提升学习品质
2021-11-13潘建明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转型与教学创新的真正奥秘在于唤醒学生高效的“自觉性学习”,这样才能打通教为学服务的渠道。具体体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最近发展区去“寻找有效的中间地带”、不断更新“认知经验系统”、采用“立体建构功能”等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智慧尤其是其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被激发出来,并最终形成一种学习、思辨与创造融合的自觉性学习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觉性学习;有效发生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61-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终生成长”成为时代命题,其主阵地是课堂。然而,当前有的中学生仍处于被动的状态,产生了新的两类“学困生”:其一是虚假学习者。这类学生总是安安静静地“听讲”和“写作业”,但他们的心早就飞到了课堂之外,留给教师的是一个“认真听讲”的假象,其根本原因是教学没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没有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心向”。其二是浅表学习者。这一类学生好像掌握了很多知识,让他们做与例题同类型的练习时,都能很快地做出来,但把例题换个问法或进行相关变式,他们就束手无策了,其学习过程完全是“复制”,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更不要说知识的迁移了,其根本的原因是教学没有吸引学生“有效参与”,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研判学习材料、学情特征、学习规律、学习组织、学教关系、学习评价等的研究,是要让课堂教学的学教规划、空间结构、时间秩序及活动流程都发生根本的变化。
一、自觉性学习中若干问题的界定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科教学必须聚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必须打通课程改革的渠道,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建构力、创新力、批判力、协作力、自组织力和信息素养等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的培育,特别要关注头脑与认知科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非结构化的深层中发展高阶思维,能结构化地建构知识,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应用,做真实问题的创意解决者。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我们提出了“自觉性学习”的理念,其界定如下:(1)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自主自愿地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即在责权意识引发下,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与利益心理的对立统一体。(2)自觉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具有学习自觉性的基础上,能够主动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开拓性和自组织学习能力,特别关注自知之明、自治之能、自省之意和自强之力。
自觉性学习发生的机理:(1)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识记、理解、应用)走向深度学习(分析、评价、创建),还必须有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的加入。(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新性和自组织等能力的培养。(3)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向能力型、智力型、开放型转化,去创建新型的有效学习策略和方式。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致力于改变常态的教学形态。利用促进学生自觉性学习的有效发生来改革常态课堂,使其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策略、教学品质等得到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致力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创新。真正实现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用以真学定真教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与创新。(3)致力于提升学生学习和思维品质。切实促进学生加强学习的能动性、创新性、拓展性和自组织等现代学习策略运用水平的提升,并在知(知识技能)、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情(情感态度、毅力、动力等)等优效学习因素的发展上明显提高,增强学生自组织学习的能力,提升其学习能动性,促进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促进自觉性学习“真实发生”的机制
实践证明,高效的课堂一定是“让自觉性学习真实而有效地发生”的课堂,应该会出现“教师以教引学,学生情趣盎然;让学生进行有效参与,实现自主自觉建构,促进有效生成”的喜人局面。促进自觉性学习“真实发生”的机制:(1)落脚点——基于证据,真情真实。在教学中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情境作为切入口,将基于证据的真问题作为切入源,让学生在接受新知前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2)着眼点——深度参与,有效思辨。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有效参与,充分利用良性差异互动,积极合作交流、有效思辨。教师起到导思、导学、导行、导悟和导向的作用。(3)生成点——揭示本质,自觉建构。要适性而教,充分推进真实的学习有效地发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发现者和掌握者。(4) 着力点——灵活多变,掌握规律。要让学生获得整体的、灵活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举一反三,在静止中看到变化,在变化中发现规律。
语文种子教师王一诺老师在教学七年级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时,课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然后戴上眼罩摸索着找到自己的座位,体验盲人迷茫、无助的感觉,这让全体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然后王老师为这篇自读课文设计了三个递进的版块,每个版块都围绕自读活动开展,活动的安排动静结合,既符合初中阶段起始年级学生的学情,又使得整堂课的推进流畅自然、由浅入深。作者创作这篇自读课文用的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復杂,想要把这节课上活上好很不容易。这节公开课成功的奥秘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自觉地对照思维活动,让自觉性学习“真实地发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独学、对学、群学、展学和创学,获得持久的智慧生长动力。
这个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促进自觉性学习“真实发生”的关键,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以教引学,以学促教”,进行针对差异的变“教”为“导”、变“听”为“学”,促进发展性主体学生进行自觉体悟。教师通过适当的帮扶引领和有效的学教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科学有效地思考,促进学生自觉性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促进自觉性学习“有效发生”的途径
事实证明,学生有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习动机,产生了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发展期望,才有可能有学习自信,才会使学习在知识技能掌握、策略、智慧和意义等方面实现增值。促进自觉性学习“有效发生”的途径:(1)有效问题是自觉性学习的起点。在学生的自觉性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有效问题串的设问和有效的追问,通过合理的设问和追问才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2)方法科学是自觉性学习的重点。自觉性学习除了关注原有的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方法外,还要关注现代学习方式(如混合式学习、互助反思性学习、深度学习、自组织学习、智慧学习等)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关注相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3)发展思维是自觉性学习的支点。在自觉性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远迁移等优秀思维品质。(4)元认知是自觉性学习发生的远点。自觉性学习善于注重对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的培养,特别关注对元认知和元认知控制等能力的发展。
数学种子教师汤久妹老师在教学七年级公开课《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时,重视顺应学生认知思维过程的展开逻辑,在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中,以生活中足球比赛的净胜球和数轴上点的移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活动中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尝试、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讲授、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思维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展学和创学,获得较强的成就感,这节课受到听课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自觉性学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能为基础,通过有效问题的引领,在有效的学教互动中,结合学习活动实践,深度思考、合作交流、大胆探索,思辨性地接受新知,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少教多学,教促不教。教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和有效地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组织学习力、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从“他教”有效地走向“自教”。如何实现少教多学?也只有让自觉性学习真实而有效地发生。让自觉性学习真实而有效地发生,就是要通过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实现学生“本质力量”的释放,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只有真正让自觉性学习有效地发生,才能打通课程改革的关键渠道,才有教育的未来。
[ 参 考 文 献 ]
[1] 潘建明.解读自觉数学课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 潘建明.因材循導 自觉体悟 平等对话:我的“自觉数学”教育思想[J].初中生世界,2014(12):17-19.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