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助力中职数学高考辅导教学
2021-11-13周兴德
周兴德
[摘 要]职教高考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中职数学高考辅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实际,利用微课这一现代教育资源,充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效落实强化、引导与校正性反馈,重视基础知识的串联和解题方法的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高考辅导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83-02
毋庸置疑,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存有升学的愿望,但由于自身基础差,加上一、二年级时对是否升学摇摆不定,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一些学生在三年级时才下定决心进入高职升学复习班,这给这个阶段的数学辅导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教师几乎无法按照常规节奏进行教学,每节课都要细讲、详讲很多一、二年级的知识点。如此大的知识量,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因此学习效果并不好,但是教师又不能不讲。受到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好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会花很多的精力在教学设计上,选择的题目既全面,又有梯度,致力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已经慢慢融入常规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效率和便利。作为中职数学高考辅导教师,笔者充分利用微课等现代教育资源助力高考辅导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微课查漏补缺
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对是否升学的态度模糊;一些学校基于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增加了专业课程内容,减少了文化课程内容;部分学生会用数学学科学习时间进行专项技能强化训练。以上这些都影响中职学生系统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因此,在三年级的数学高考辅导教学中,教师迫切需要进行补救,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中国职教MOOC新增的“数学(升学模块)”基本涵盖了中职数学高考的所有内容,其打破了课本原有的章节界限,依据知识结构重新调整,使知识的呈现更具有系统性。每章由一位数学名师授课。这些名师的授课风格迥异,可谓各有千秋。“数学(升学模块)”将每一章又分为若干小节,每节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均围绕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每讲基本上都会先复习主要知识点,再围绕典型例题进行知识应用讲解。
知识点复习与考点分析,可以让学生“仓中有粮心不慌”;易错题和典型考题分析,可以让学生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温故而知新;解题方法与技巧的娓娓道来,可以让学生如虎添翼。课课有点评,讲讲有测試,能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的学习动态;历年真题剖析与单元测试,能让学生提前与高考对话。职教名师怎样组织高考辅导教学,怎样进行知识编排,怎样讲解具体的知识点等,都是值得探究的重点。微课虽小但五脏俱全,知识复习—题目讲解—跟踪练习—总结提炼,每节课既完整又规范。
从《三角函数》的讲解开始,笔者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开始上课时,笔者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我请了一位既年轻又漂亮的彭老师来给你们上课,你们期待吗?”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笔者打开第一节《导论》,轻快的音乐响起,彭菊老师用优美的声音给学生讲解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高考主要考点、复习建议等内容,还展示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观看微课期间,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微课播放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说:“听过彭老师的课,相信大家已经对三角函数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有效考虑彭老师的复习建议,以牢固地掌握本章知识。下面我们就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开始本章的复习。”
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查漏补缺,系统掌握中职校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够紧扣考纲,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应用微课落实强化、引导与校正性反馈
使学生具备参加中职数学高考的能力,对高考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辅导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大量公式,要通过一定量的解题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可借助微课,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落实校正性反馈。
如三角函数是中职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摄影构图等中均能见到它的身影。估算建筑的高度;测量隧道的长度;考量在海上航行时如何能够成功避开龙卷风,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等,都离不开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涉及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试题的难度居中。《三角函数》这一章中的所有知识都可以作为考点,但主要的考点为以下四个。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本考点在考试中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
2.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本考点在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均有出现。
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考点在考试中多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4.解三角形,本考点在考试中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三角函数》这一章最主要的特点是涉及的公式多、题型全面、解题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一是要理解、熟记公式。《三角函数》这一章中的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是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公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而基于这些联系,理解、熟记它们就变得简单、容易多了。二是要善思、勤练。要在熟记公式的基础上多加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学会举一反三,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灵活运用了。三是要积极面对、勤学好问。遇到不会的问题要问同学、问老师,要想方设法解决学习难点,不留知识死角。
笔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由于网上的微课与笔者的教学安排并不完全契合,内容也有所出入,笔者便会在课前完整地看一遍相关的微课,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有取舍地选用。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重点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深入理解知识,就做不到灵活运用。所以,在课堂授课时,笔者会先讲解知识点,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再借助微课加以巩固,最后进行题组训练。笔者会将一些不错的内容为讲解例题的微课引入课堂,让学生先自己解答,再听其中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有疑惑的地方,笔者会进行补充讲解或予以强调。
比如,已知[tan α=-3],求[5sin α+cos α2cos α-sin α]的值。
学生自己求解时大多会用代入法,首先求出[sin α]和[cos α]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的计算量非常大,实际不太可取。笔者借助微课展示了第二种方法——换元法,即用含有[cos α]的式子去表示[sin α],再代入代数式,分子分母约分后,便可直接得出结果。学生在观看微课后能及时消化理解这种方法。笔者还借助微课展示了第三种方法——配凑法,即将代数式尽量配凑出[tan α]。部分学生不太清楚解题原理,不明白什么时候该用配凑法。因此,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这一代数式的特点:一是既有分子又有分母,二是分子和分母都是齐次式(即各个单项式的次数都是相同的)。然后说明,利用商数关系式[tan α=sin αcos α],便可以将这一代数式化为只含有[tan α]的式子,之后直接代入[tan α]的值求解即可。最后出兩道类似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微课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进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用微课落实课堂小结
一些教师会忽视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这是极不可取的。在小结环节中,教师既要总结归纳本课内容,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与运用,又要紧扣课标和考纲,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提炼,以便于学生掌握与运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其中,微课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数学(升学模块)”中的名师们对于知识点的梳理及方法的提炼都很到位,笔者认为这对于学生巩固知识很有帮助。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笔者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各位名师的身影。笔者常常对学生说:“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些名师轮番上阵,为学生答疑解惑,不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复习课变得生动起来。笔者还将相关微课的链接发给学生,告诉他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课余时间可以自己再学习,并要求他们通过其中的“测验与作业”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笔者会将一部分微课转换成小容量的视频文件,再让学生拷贝回去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学习。这种方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他们普遍认为微课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节省了教师的力气,使教师不用再忙着写板书,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讲效率,使学生不必听教师从头讲到尾,以致产生听觉疲劳。
微课的出现与发展悄然改变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时代背景下,笔者会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为自己的教学课堂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