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里江复流记

2021-11-13袁杰伟

林业与生态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冷水江市造林工程

袁杰伟

林密水深:溪敢以“江”称

在冷水江市锡矿山办事处七里江居委会采访时,我首先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地名。在冷水江、新化,也就只有资江够资格称“江”。以我有限的乡土地理知识,我也知道,资江的支流,都被称为“溪”。

那么,还有什么河流敢称“江”呢?这“江”是不是别的含义?我就此请教七里江居委会现任支部书记杨迪华,老杨说,七里江就是条“江”的名称。

这一下,我真的感到惊讶了!

据老杨介绍,七里江,发源于冷水江市锡矿山办事处的艳山红村和七星村的交界处,流经联盟村、双木村,在杨家村(属冷水江市中连乡,此段又别称中连溪或连溪河)注入资江,全长约七里,故名七里江。

七里江区域属锡矿山最早的开采区之一。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明朝末年就已被开采,当时误以为锡,就以锡名山。后因故停止开采近300年。直到光绪中叶再度开发时,锑业者在七里江之上首三丘田等处,发现大量废弃的锑炉渣。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每年的锑矿采出量占到全球的80%,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冷水江的锡矿山,在这个面积仅116平方千米的丘陵山地里,蕴含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锑储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锑都。

锡矿山百余年的开采,造成资源逐步枯竭的同时,也造成了周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昔日的青山变得满目疮痍。

一条区区七里的小溪河被当地人号之为“江”,并呼之称俗,且成为一个村之地名,这其中有何奥秘?

我再次请教老杨,老杨道:“由于锡矿山地区山高林密,植被丰富,所以江水丰富,流速很急,波浪也很大。人们就把这条溪河称为江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环境。锡矿山上不但原来的森林保护得很好,还新栽了数不清的果树。与七里江相邻的七星居委会支书曾文平说,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还经常有老虎、豹子和野猪等猛兽出没。他小时候的印象中,七星村是一山一山的野生果树,他常爬到树上摘杨梅、李子、桃子,爬上树后,可以从一棵树的树枝上跳到另一棵树上。由于绿植厚密、水土丰美,那时的七里江浪涛汹涌,颇为壮观。也是附近几个村的农业灌溉之源。

滥采乱伐:七里江干涸

2个支书关于七里江的介绍,吊起了我去看看七里江的强烈的好奇心。

“走,带我去看看。”我对老杨说。

老杨顺手一指,说:“就在那边”。

原来,七里江隔我们正在行走的田埂路只有数十米远。

我更讶然!站在这数十米远的地方,压根就看不到什么“江”,只隐隐约约看到一条小“沟”,沟的两岸,已然干枯的冬茅,就像少女的头发那样又浓又密,把头沟遮掩得只剩一条“缝”了。这也能称为“江”?

我忍不住好奇,走到了“江”边观看。嚯!还真不可小觑:江中大约有一尺深左右的水,然而,由于落差大,一阵阵浪涛在一处处岩石上滚过,左奔右突,在深深的江底发出咆哮般的吼声,水虽然不深,还真的颇有江的气势。

老杨告诉我,七里江是2016年才复流的。曾经断流了近20年。

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刮起一股“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七里江村所属的山上,森林被一砍而光,锡矿山上,各种无证开采的小锑矿一哄而上,山上千疮百孔,地下满目苍痍。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回忆,那时,七星社区和七里江社区一带,沿路数百家洗矿“厂”,在路边搭一个棚子,砌一个水池,甚至弄一只农家用来扮谷穗的四方大桶(当地叫“戽桶”,正四方形,边长大概一米五,高约一米),就开始洗矿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土地,大量的矿渣到处堆放,公路年久失修,装矿石的大货车来来往往,在破烂的公路上东偏西倒。空中污尘满天,地上寸草不生,所有的井都没有水了,钻进去几十米都见不到水。七里江也变得滴水皆无,深深的江道成为了蛇、老鼠和癞蛤蟆等的出没之所。不但江里没水,不少井也干枯了,饮水极为困难。这里完全成了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赚了钱的农民外迁到别处居住,没赚钱的农民也想办法搬走。

复绿工程:七里江复流

从2010年起,当地政府4年内先后6批关闭涉锑企业200余家,

自2011年开始,锡矿山地区大力实施防污抗污林生态造林工程,成功植下了首批68公顷构树、臭椿、翅荚木、大叶女贞、楸树等抗污树种。

2012年,当地政府启动“矿山复绿”工程,大力倡导和支持当地村民植树造林,锡矿山开始了大范围种植。从粗放式掠取到环保优先,这是冷水江人对“世界锑都”生命的延续。

为找到适合锡矿山土壤特点的防污抗污树种,冷水江市林业局与湖南省林科院专门就此进行项目合作,最终筛选出构树、臭椿、翅荚木、大叶女贞、楸树等适宜在重金属环境中生长的树种,为锡矿山地区的植被恢复打下了关键的技术基础。每年春天,浩浩荡荡的植绿大军就会开进锡矿山,栽树种草。

2012年,冷水江又实施了“锡矿山区域重金属污染地区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示范项目”,选取了0.91公顷遭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地作为示范点,种植了1000余颗海桐树,2014年已全部成活,且长势很好。

2015年开春,冷水江市在锡矿山地区实施了“万亩大造林”专项行动,建成防污抗污林。锡矿山锑矿区“矿山复绿”示范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覆土、植草、植树。寻常土地里能种的植物在此都无法生存,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成功制定了以马尼拉草为主,抗污染树木为辅的复绿方案。盖上层层防护膜阻隔山表残留的废渣,再覆上泥土供植被生长,植被生长又能起到固土的作用。

不知名的杂草长出来很快会干枯,而枯草最易引发山火。10多个家庭妇女就自发成立了一个志愿团队,轮流保护这些“宝贝”。早从10年前开始,就有村民自费植树,在先行者的影响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义务植树护林队伍。

2017年,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全力实施锡矿山生态修复和植绿复绿工程。依托长江防护林、省级生态廊道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造林,引种女贞、柏木、构树、红叶石楠等抗污树种,通过造林公司分标段营造林等方式,加快锡矿山地区生态植绿复绿进程。

锡矿山属全省典型的难造林地,作为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植绿复绿牵头单位,娄底市林业局始终把锡矿山植绿复绿作为重点进行攻关,作为焦点进行安排,作为亮点进行打造,全市造林项目向锡矿山靠拢,全局技术力量向锡矿山集中,市直单位联村建绿向锡矿山倾斜,全力推进锡矿山植绿复绿进程,2018年起已完成造林400公顷。2020年是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第3年,全年造林266.67公顷。

七星居委会曾经是污染最严重的核心生产区,而现在,这里的植物覆盖率达到了80%,生存率超过96%。在锡矿山长子岩地区,2米多高的碳汇草郁郁葱葱,长满整个山坡。就在“锑都明珠”下面不远,有一个面积达几十公顷的“锑都复绿工程”的样板工程,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养眼。凭栏远眺,可以望到资水东流。

在锡矿山闪星锑业锑冶炼厂内,处处盛开着茶花、格桑花、石竹花、牵牛花、百日菊、硫华菊、黑心菊、金鸡菊、蜀葵、鸢尾、紫薇、紫荆、杜鹃等;在社区内居民小区,到处有翠柏、七里香、楸树、格桑花、百日菊、蜀葵、鸢尾、牵牛花等,长得枝繁叶茂,使这个本来让人感觉生冷可怖的地方变成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百花园。

如今,在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锑冶炼厂内,昔日烟尘滚滚的现象不见了,工人不戴口罩可以上班。那些烟、尘,都经过了专门的装置边收集、边处理。而那些废水呢,有专门的污水池和处理系统,处理后大部分循环利用,确需排放的,经过环保处理,达标之后才排入河道。

正由于政府的“复绿工程”落到了实处,从2016年开始,七里江开始有了“细水长流”,水流量一年比一年加大,到如今已有一尺许深的水。七里江流程虽短,但从源头到注入资江,落差100多米,所以水流湍急、气势颇足,以小溪之大而堪当“江”流之名。七里江的江道之深足有丈许,可以预期,随着锡矿山复绿工程的全面铺开和深化,随着这里的小苗小木长成参天大树,小花小草长得漫山遍野,七里江的江流一定会更加壮观、欢快、奔腾不息。(“青山碧水新湖南”征文选登)

猜你喜欢

冷水江市造林工程
复课进行中
冷水江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泳”往直前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子午工程
冷水江市回收废旧炉衬耐材打造循环产业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