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民间的7501瓷

2021-11-13刘超

检察风云 2021年17期
关键词:巡展景德镇瓷器

刘超

流向民间

1980年春节前夕,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党委会经过研究和讨论,决定把剩下的7501瓷除留下少数放在所里的陈列馆外,其余部分作为春节福利分给职工,留作纪念。当时全所正式职工约300人,每个职工按抽签方式各得一份,每份约10件左右,其中有的还是白胎瓷器。从此开始,神秘的7501瓷从封存状态流向民间。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趋改善,民间兴起了一股收藏热。这时,有人瞄上了7501瓷,他们来到景德镇,穿街走巷,上门收购。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一位名叫王力的退休职工回忆,大约在198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一名自称来自新加坡的商人,在研究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自己家里。王力说:“新加坡人也很崇敬毛主席,想买一些主席用瓷用作纪念。”他当时开出的收购价是一个茶杯10元钱、一个饭碗15元钱,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高价了。因为,这个价位是那时同类商品市场价格的10多倍。那个精明的新加坡商人收了一批7501瓷后,悄悄地离开了景德镇。此后,7501瓷的收购价一路上涨,一度涨到每件1万至2万元。转眼到了1992年,这批散落民间的7501瓷珍品终于引起了更多的收藏家的关注。

7501瓷的收藏者

在众多的7501瓷收藏者中,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叫马晓峰。早在1983年,在江西省标准局质监处工作的马晓峰就开始收藏7501瓷了。当时,他分管景德镇市的陶瓷质量监督和评选国优、部优、省优等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知道7501瓷的珍稀和其中蕴含的商机。于是,他开始在陶研所职工中收购他们手中的7501瓷,而陶研所的职工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毛瓷”的潜在价值,纷纷以10元至200元不等的价格把家中的7501瓷卖给了他。

到了1991年,马晓峰手里已经拥有了130多件7501瓷。1992年8月,马晓峰将12件7501瓷拿到新加坡文物馆女皇厅进行展览。这是7501瓷首次在海外展出,也是首次在公众场合展出,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关注,并引起了7501瓷的第一次收藏热。当时,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凡是展出的物品必须明码标价。于是,马晓峰为每件7501瓷标价1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在并没有考虑出售的马晓峰看来,这样的价位足以挡得住任何买家。

501瓷釉下红梅酒杯

然而,一位做石油生意的朱先生却慧眼识珍品,就按照他的标价,也依照“新加坡的法律”,出了12万新加坡元(合计人民币72万元),顺利地买走了马晓峰手中的12件7501瓷。这一次的购买行为大大刺激了马晓峰,他没想到自己仅花了一二百元买来的7501瓷,竟然可以卖到6万元一件。于是,他带着72万元人民币再次来到了瓷都景德镇,并安营扎寨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他委托曾经担任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仓库主管、握有当年7501瓷分发清单的黄万凯先生,展开收购行动。这次收购的价格从过去200元一件,涨到了2000元一件,有些大件毛瓷的收购价很快达到了1万元。很快72万元钱花光了,马晓峰也获得了丰收,带回了300多件7501瓷。1997年,马晓峰带着他的7501瓷在全国各地到处巡展,一时间,马晓峰的7501瓷名声在外,他也为此获得不少赞誉。但是,长时间的巡展让他感到疲惫,此时,马晓峰有了把7501瓷转让他人的意向。

他說:“这么大批的瓷器,安全已经是很麻烦的事情,在运输过程中也时有破损,而且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它们保险,所以我想出让这批国宝瓷器。但是,出让这些瓷器除了价格之外,我还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这批7501瓷必须留在国内;第二个是它们可以公开进行展示。”

在决定转让手中的7501瓷前,为了保证这批7501瓷的真实性,马晓峰于2000年9月9日,以“7501毛泽东主席专用瓷鉴定委员会”的名义,邀请了当年参与制作7501瓷的人员,对他手中的藏品进行了鉴定:兹证明马晓峰先生收藏的高白釉釉下翠竹红梅系列瓷器,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一九七五年为毛泽东主席特制的瓷器中的一部分。在鉴定书上签字的有当年7501瓷的制作人员:器型设计人员汪桂英;花面设计人员刘平;绘制人员王锡良、戴荣华、舒慧娟、张炳祥;利坯人员洪国忠;烧窑人员余叨财;“毛瓷”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平。

马晓峰准备转让7501瓷的信息发出后,酷爱收藏的上海企业家张曙阳先生在景德镇与马晓峰会面。看了一晚上的资料之后,第二天,张曙阳只用一个小时,就与马晓峰达成了转让协议。在洽谈转让过程中,张曙阳先生提出:你把约570件7501瓷中仿冒的、残次的品种挑出来,但我当初答应你的付款额不会因此而减少。张曙阳先生如此仗义的交易行为让马晓峰肃然起敬。

最后,双方于2002年3月4日签署了转让协议,张曙阳先生花了3600万元买下了马晓峰手里的565件7501瓷。2002年3月22日,张曙阳委托上海市公证处对已经属于自己的藏品的565件7501瓷进行了公证,随后上海市公证处出具了〔2002〕沪证经字第1766号公证书。

当年的7月8日,日本主要报纸《朝日新闻》在头版报道了7501瓷的情况,引起了日本人的极大兴趣。此后,朝日新闻社便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邀请7501瓷赴日展览的策划和洽谈活动。中国国家文物局经过三个月的严格审核后,同意张曙阳带着7501瓷赴日本展览。这是中国民间藏家的藏品,首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出国进行展览,而且,作为首次出国展,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和示范带头作用,在收藏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4年仿制的文房套组
仿制的水点桃花印泥盒
2004年仿制的水点桃花文房用品

2006年10月,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朝日新闻社等四家机构联名举办的“景德镇千年展”在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盛大开幕,上海著名7501瓷收藏家张曙阳和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当年7501瓷项目负责人杨火印等专家应邀赴日参加了开幕式。随后,这批7501瓷在日本的茨城县陶艺美术馆、山口县立荻美术馆、东京都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等地巡展了一年。此展受到了日本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7501瓷被他们誉为“千年景德镇的结晶”。在为期一年的巡展中,日本的主办单位还邀请了近百位中日知名陶瓷专家和艺术界人士,策划了有关7501瓷的学术研讨会。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巡展景德镇瓷器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问一声,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2020年中考优秀作文巡展
初心不改•使命传承
——新中国审计70年巡展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2019年中考满分作文巡展
借喻·顾黎明艺术三十年巡展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