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课去

2021-11-13吴嘉振

检察风云 2021年17期
关键词:艺术系空间设计艺术设计

吴嘉振

佚名《上课去》自行车,20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共艺术率先在美国起步。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藩篱,也有力促进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引入人文精神。除了要满足功能层面的基本需求以外,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在人文和精神层面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为人制造场所”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它和公共艺术具有天然的共通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需要,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于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2007年环境艺术系与建筑系合并成立建筑艺术学院。基于对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公共艺术课程除了在环境艺术系得到延续以外,还被纳入之后设立的景观设计系的课程体系中。在环境设计学科体系中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其目的非常明确:它并非要培养专门的公共艺术创作人才,而是通过课程训练着重于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人文意识、场地意识、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为人制造场所”的设计理念、意识和能力。概括起来,该课程具有在场性、整体性、人文性、互动性和实操性这五个特点。

在作品《上课去》中,有课的时候教学楼前总是停满了学生们各式的自行车。不曾想有一日它们仿佛再也不甘寂寞,争相涌上了通往教学楼的台阶和通道,像是要追随各自的主人一起进入教室上課。作品中的自行车都是历届毕业生遗弃在校园中的,平日里它们被堆集在校园的角落,随着数量的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校园景观公害。除了能够体现实操性之外,就地取材及环保意识也是该作品的亮点。

(本文节选自《校园公共艺术:环境设计学科公共艺术教学研究》)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艺术系空间设计艺术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艺术系学生作品选登
闽江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