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演绎高效语文课堂

2021-11-13黄燕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3期
关键词:措施方法有效教学策略意义

黄燕婷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的课堂就如同密闭的房间,古井无波。老师灌输式的教学让课堂显得十分苍白,教师与学生间缺乏高效的交流,学生与学生间欠缺有效的互动,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生命活力,逐渐乏味和单调。老师在讲台上教得费劲,学生在台下学得疲倦,然而教学效果却不明显。教师如何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精心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是目前最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义;措施方法;有效教学策略;评价;总结反思

一、问题的发现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还有不少是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单向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语文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课堂上老师包揽过多,束缚了学生张开创造的翅膀,师生仅凭一问一答,无意间剥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致使老师教学所花时间虽不少,却收效甚微。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高耗低效”的问题已经苦师生们久矣,面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改革,老师们的思想和眼光必需开始转变。因为机械、单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难以真正实现,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受到极大的束缚。如此发展,势必影响孩子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曾在听课中见到这样一些教学案例:

【案例1】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学生一起读题)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生:威尼斯的小艇。

师:讲小艇的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搭乘威尼斯的小艇,边游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吧?小艇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好吗?

生:好。

(学生平静地齐读课文)

【案例2】《狼牙山五壮士》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时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一)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请大家想想,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本该转移到安全地方,可为什么他们会向三面是悬崖的棋盘陀转移呢?

(二)提问:刚才同学们朗读得很认真,谁可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讨论:

1.我们都知道五壮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但他们为什么偏偏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反而不顾危险,把敌人引上绝路呢?

2.你们知道“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又指的是什么?战士们热血沸腾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以上案例,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反思,它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导入平淡,以教定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老师单靠一张嘴巴,难以激起学生的激情,也很难看到学生能在课堂中百花齐放、各抒己见。老师只是为上课而上课。在备课的时候,教师仅考虑自己教什么,怎样教,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以教定学,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却收效甚微。

(2)目标单一,单调乏味。

在案例中,这种教学方法只为完成教案而教,仅仅强调思维的训练、乏味的记忆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情感的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从不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显得苍白,学生也兴致全无,课堂也就单调枯燥。

(3)教学方式简单,不敢节外生枝。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常常是照单拿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就是一节课,盼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案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回答与教案不一致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及时打断学生的思路以及发言。整个教学过程,就像钟表一样上紧了发条,一味循规蹈矩,却容不得半点差池。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里,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教师的随机应变的智慧,课堂好似一杯白开水般淡而无味,也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4)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方式单调无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是单调和被动的,教师拿着教案负责教,学生拿着书本负责学,课堂上呈现出的教学关系就是:我来讲,你就听;我在问,你要答;我叫写,你就抄。课堂上很少看见师生或生生之间充满活力与智慧的交流,师学间,生生间经常处于一种无比紧张甚至对抗的状态。学生都有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具备思考以及合作的能力,但如果老师没有给孩子创设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5)问题繁多,不加探讨。

上课伊始,教师就迫不及待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紧锣密鼓地对学生进行一连串的提问,拉着学生接受一个又一个提问。但遗憾的是,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往往过于细碎细啰嗦、简单无味、缺乏深入思考的价值,当学生的答案与教案的预设相吻合,教师便满心欢喜地加以表扬肯定,孩子轻易满足,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探讨也会就此画上句号,课堂的教学只能算走马观花,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并没有得到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策略与效果评价

(一)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内涵

认真、准确地研读文本,是上好每一节阅读课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三个维度读者欣赏性的阅读,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1.集体备课,深入探讨。

为了设计好教案,老师备课前要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同本校教师集体备课,认真探讨每一节课的重难点。通過研读教材教师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更要知道怎么做。首先,通读整册教材,反复阅读课文,让教材上的每个字都能在自己的面前活起来,与自己对话。其次模仿名家备课,学习理解教材的方法,取长补短。最后利用好教师参考书,把详案写好,并像电影般记在脑海中,如琢如磨。确定好三维目标后,精准把握各部分的重点,突破重难点。

2.精心设计,反复修改。

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出发,结合课本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已掌握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分析,知道学生有什么,明白学生缺什么,形成教学策略,牢牢锁住中心句,多个环节切入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情境导入,课前激趣等等。

3.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等形式,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感悟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等,然后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无数反复实践证明,一堂精彩的课堂,离不开老师对文本的充分研读,老师对文本的独到见解是重中之重。只要老师能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文本,精心设计好课堂的每一环节,带领学生遨游在文本里,使学生语文课堂上自由飞翔,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练要点,以练促效

语文教学肩负重任,既有言语技能训练又含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核心,为他们在实践中能独立自主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牵线搭桥。

1.引导学生摘抄积累

学生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石。学生若想在写作时能得心应手,就是必须有大量词句的积累,这就是“厚积薄发。其实,语文课堂也是享受美的过程,美在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增强学生积累的意识,只有老师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在文中圈画或摘抄,弄清词义句意,熟读能诵,写作时才能随手拈来。

2.引导学生模仿练笔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掌握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启示我们课堂模仿练笔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要充分深掘教材,发现其内在潜能,给学生搭建发现、模仿以及创造的平台。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围绕这一单元的知识训练点,紧紧抓住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针对村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较差的事实,在默读课文时,先引导孩子们抓住描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再让学生重点抓神态动作仿写句子。最后出示课外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填入恰当的词语,感受人物鲜活的形象。这样,学生不仅高效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同时还适时拓展延伸到了课外的知识点,同时减轻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又节省了找本子,抄题的时间,让孩子迅速抓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案例说明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抓住知识点,找准精练点,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并运用于教学中,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往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测试过关的正确率。

(三)紧扣训练点,善于激发,注重想象

德国的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值得老师和学生细品的文章。在整节课中,老师紧扣训练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始终以带路人的身份,以学生为本,以四季美景为线贯穿课堂,让学生以读促悟,领略像“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般的美,美美地读,能最大限度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整节课精彩纷呈而又扎实高效。

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领畅游于课文的文字,积累优美的词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如导入课题时,牢牢紧扣中国地图,圈画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点燃学生求知的的热情。同時教学生字词时在四季的感悟中出示一些文中的AABB、ABAC式的词语,让学开理解和感悟,积累好词;在学习春天描写描写树木这一段落时,就让学生对比“抽出”一词与“长出”的微妙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优美;在理解“小溪淙淙的流着”时,老师适时配上贴切的画面和哗哗流水的声音,学生听了,马上就能明白溪水淙淙地流着的感觉了。在理解词义时再次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听一听小溪在唱什么呢?这时老师又及时出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课件,在课件中加上了流动的画面,配着百花绽放,小草蓬勃生长、小兔自由奔跑、青蛙荷叶上欢跳,小鹿悠闲漫步看溪中倒影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最后激发学生:看到这些美景,你能运用一些打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说一些句子吗?小鹿在低头欣赏什么?仅仅是自己的倒影吗?它还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还有哪些景物,它们会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干些什么呢?一系列的问题燃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学生的脑海中顿时出现想到小鹿漫步,百花争艳,春虫鸣叫等美景,在学生脑中呈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善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能突破视觉限制,以图、文、声等形式,多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技术,谁就 “活化”了教材,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效地运用了电教媒体,采用故事式、游戏式、猜谜式等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使整个课堂在快乐、活力中开展。

事实证明:精美的课件,教师的适时点拨,能深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既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力,又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拓展了课外知识,让学生的双基知识特别扎实,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

以上所写,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五、总结与反思

沥血呕心耕耘忙,来换桃李竞欢颜。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的,潜心钻研,多一双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眼睛,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搭乘着课改之舟,我们勇敢开拓,让我们在浩瀚的教海中扬帆,在科研中不断成长。“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写春秋”,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虽然我的教科研之路还欠成熟,但今后,我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来迎接新的挑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在教育科研的大道上。我坚信,教育科研之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4【最新修订版】

[2]王红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学周刊》2013第32期 【分类号】:G623.2

[3]成都市培华小学《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网址: www.cdphxx.com)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措施方法有效教学策略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开展激趣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探讨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