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下的单元教学主题确定以鲁科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为例
2021-11-13周维领陈双丽
周维领?陈双丽
摘要: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心里特征等基本情况。只有基于学情的学习主题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确定才是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本文以“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学为例,以精准学情分析为基础,通过设计单元学习主题及教学目标,完成本单元教学。学习主题的选定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落实化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要突出学生学习为中心,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发展性。所以,只有基于学情进行的单元学习主题的确定,才能达到本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和落实本单元的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情分析;单元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
一、学情和学情分析
学情简言之即学生基本情况,,即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困难等特征的基本情況。这样我们才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精准高效的备课。学情分析,即是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困难等特征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对掌握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中依据学情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后教学评价中掌握学生真实收获。因此,我们讲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情,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备课,精准施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育人的目标。
二、大单元教学及单元学习主题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下发之前,许多老师认为本学科教学课时不够用。如果我们能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在教学内容上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增、删、补。因此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教材,将知识合成模块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这样进行的“大单元教学”,才能真正加大了课堂的容量,使教材的示范作用,例子作用更加突出。我们将三年教材打通使用,这样可能会节省很多时间。“大单元教学”首先要完成对所教授对象学生的学情分析,然后对教材的“个性化整合”,将教学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核心知识、核心原理进行梳理。而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则是通过教材整合后是对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学科为单位,详细分析每个教师的性格特点、教学能力、长项与短项,本着“大服从,小结合”的原则,确立单元教学主题。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对教学所需要的相关视频、图片,素材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使用。在教学中选择和创造使用真实情景素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探究、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自主学习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才能确定单元教学主题和单元学习主题。主题确定后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宗旨,才能落实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实行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与研究,对某一专题深入具体的研究,同时,知识分块,任务分段,更有利于教学和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现了课程改革从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三、基于学情分析下《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单元教学主题目标的确定
鲁科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二学期所学的内容。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一的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同时会伴随出现一些反应现象。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从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能定性和定量表示一个 化学反应的快慢,并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在14-15周岁,他们有自己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对新鲜的事物和知识比较感兴趣,总想刨根问底和表述自己见解,这样有利于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合作探究,模型构建等素养形成。从学生已经具备知识水平上看,他们在学习中已经具备对化学反应快慢,有一定的印象及感性认识。如对一些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如气泡冒出、颜色变化、产生沉淀、固体减少、温度变化的快慢等。通过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质的性质不同,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知道金属的活动性、活泼金属能够跟酸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不能跟酸反应。他们意识到化学反应中有的比较快,有的比较慢,但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本质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学生能力水平上看,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实验方案如何设计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及对单一变量如何控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们确定了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主题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通过简单的计算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通过情景-问题-活动-知识-素养这条主线,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学生实验让他们定性的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够从实验现象来定性的判断化学反应快慢,并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合作研讨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实验验证让掌握化学平衡的特点以及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模式已经不断被教师们使用和不断优化,因此单元教学主题的选择和主题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符合本地、本校的学情。只有基于学情分析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 房喻 徐端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系普通高中化学学科安徽省教研基地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2019立项课题,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1年立项课题《基于课标的深度学习单元学习主题及目标确定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X2020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