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中之至理奇趣

2021-11-13褚凯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赋体赤壁赋新奇

褚凯

苏轼《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名作。此文不仅从体裁上表现出有别于汉魏赋体的“变”体,还从佛家视角关注生命变化与永恒的哲学命题。此外,苏轼在文中善用释典的写作技巧,体现出“新奇”的特点,更显现出苏轼文学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

苏轼的《前赤壁赋》不仅仅因为文中动与静结合的写景之妙,更因为苏轼文笔对天地万物沧桑骤变与永恒哲理的议论,使得这篇文章名垂千古。历代文人墨客对此文皆有过特别的评赏,细细读来更让人觉得文章之妙。如钟惺有云:“《赤壁》二赋,皆赋之变也。此又变中之至理奇趣,故此可以该彼。”其认为前后《赤壁赋》皆是汉赋之“变”体。这里所谈《前赤壁赋》从体裁上来说是有别于汉魏赋体的“变”体,而就内容来看,即所谓“至理奇趣”,所以称“新奇”。

读到此文,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它的体裁方面的特点。《前赤壁赋》是赋,但有别于屈赋和汉大赋。屈赋在句里用“兮”字,但此赋只在歌里使用“兮”字,也不同于汉大赋夸张地描写山川景物等,更不同于讲究韵律的律赋。关于赋体的特点,古代文论家论述颇多。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这主要是从内容上来看的。魏晋六朝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有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说明赋是铺叙,通过铺叙辞藻来创作文辞,体察物象,抒发作者的情志,这主要从创作手法上来论及的。苏轼写这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的作家写赋那样大量堆砌文辞,而是使用了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带有韵脚的散文,既饱含诗意,又文采斐然。在北宋初期,这样的文体还是一种新的体裁,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的取得胜利的一种新的体裁,即文赋。然而在当时,这种新的赋体很难驾驭,自宋初的欧阳修、苏轼之后,便很少有人能创作了。所以,苏轼《前赤壁赋》的新奇不只体现在体裁的创新上,更体现在对此种新文体的驾驭方面。

苏轼的思想体系是将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综合在儒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赋文笔之间对天地万物沧桑骤变与永恒哲理的议论,最易让人感受到它的“至理奇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以月和水的变与不变来反问友人,认为水即使流走了,但它却没有变化;月亮即使有满月和缺月的变化,最终也没有消减或增长。《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说“未尝往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中也未有云“卒莫消长也”。由物及“我”,这里涉及生命变化与永恒的哲学命题。关于此问题的探讨,《庄子》中就早有涉及。《大宗师》有云:“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认为人的生死,如同昼夜交替一样,是“天”(自然规律)的范畴。庄子的生死观首先承认物是变化的,只有顺从“天”(自然规律),生死即是“夜旦之常”,就不会产生对生的贪恋和对死的忧惧,才能达到人真正的自由的“逍遥”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认为“我”不得不随自然规律变化,只有顺应变化才能使“我”永恒存在。与庄子观点大相径庭的是晋代僧肇,他在《物不迁论》则说: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也,所见未尝同。

僧肇认为在俗人看来,现在所谓变化了的事物,是因为旧有事物没有保存至今,所以说是“动”不是“静”。而僧肇进一步认为旧有的事物没保留到今天,站在“昔”的时间立场上看,事物正因为坚持本性未变,所以它才属于“昔物”,而未成为“今物”,所以它是“静”的,而不是“动”,正如他所说:“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僧肇以“物不迁”为命题,论证事物“不迁”的真理,而变迁的观点只是世俗者所持有的。苏轼当然并非俗人,他看到了水的流去,是静的而不动,因为水不流去的话,流来的水就是流去的水,等于水不去;月有盈虚,也是静而不动的,因为不管月亮是“盈”还是“虚”,始终是一个月亮。苏轼接着又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认为从“变者”角度去观察,天地在“一瞬”之间就产生变化;而从“不变者”角度观察,天地之间就存在无穷无尽的永恒了。这是释家的观点,如钟惺所言,“变中之至理奇趣”,构成了此赋“新奇”的重要表现。

苏轼的《前赤壁赋》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此时的他正从儒家正视人生、积极入世之精神中渐渐脱离出来。当仕途的坎坷难行之时,当人生心灰意冷之后,他的佛禅思想从青年開始至晚年便习染渐深,慢慢发酵,逐渐地在诗文中表达出一种归隐、出世、遁世的思想,正因如此,苏轼的诗文才显现出别于其他文人的以禅入诗的风格。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苏轼擅长采用佛禅义理引入诗文,据《唐宋文醇》云:

(苏轼)手书帖:“吾与子之所共食。”后人易“食”为“适”。释典谓六识以六人为养,其养也,胥谓之食。目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口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意以法为食。清风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故曰“共食”。易以“共适”,则意味索然。当时有问轼“食”字之义,轼曰:“如食邑之‘食,犹共享也。”

“共食”本为佛禅术语,后人不知其内涵的精深,竟以“适”代“食”,就显得意味索然了。这里不谈“适”易“食”的意味问题,单就苏轼此赋善用释典的文学创作技巧,也属于“至理奇趣”的另一表现。

苏轼的《前赤壁赋》从体制上脱离了传统赋的规格,不遵循老套路,并以佛家视角关注生命变化与永恒的哲学命题,论述独到,另从他在文中善用释典的文学创作技巧,都表现出“新奇”的特点,也体现出苏轼文学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前赤壁赋》的。这也给后世文学创作以积极启示:首先,文学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文化脉络以及作者当时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的内在修为在文学创作全过程中处处渗透、支撑,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变”抑或是“不变”,均可能是点睛之笔。文学作品承载着思想和责任,要求创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和思想修为,形成生存、生活、生命等具有层次的思考空间,在每一个细节中用心去感受人生进程中的大智慧。我们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充分感受其深厚的思想修为,即便不细品文章内容,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意蕴仍给读者强烈冲击,这便是文学创作者应当向往和追求的境界。其次,再观“新奇”,显然不是苏轼的即兴之作抑或随意之举,即便纵观后世文学大家在作品细节上偶有呈现的“新奇”,均是自然恰当的“妙笔”。文学作品应当追求创新,但不能以此作为全部动力和冲劲,天马行空地肆意挥洒,或是盲目效仿均无意义。这种创新应当在创作者成熟、深厚的思想脉络上逐渐发展,在一定环境和时机下自然产生一种思想果实,经得起品味和推敲。苏轼《前赤壁赋》之“新奇”自是明证之一。

猜你喜欢

赋体赤壁赋新奇
《文心雕龙·诠赋》“虽合赋体,明而未融”辨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新奇的包
新奇体验
苏东坡《前赤壁赋》
新奇博物馆
“述客主以首引”成因新探
词章与经义
论赋韵批评与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