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 种生防菌及其复配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2021-11-13王光梅杨丽花罗王勇字韶兴王正源周丽华户艳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田间试验盆栽防治效果

王光梅,杨丽花,罗王勇,字韶兴,王正源,周丽华,户艳霞

(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2. 大理州烟草公司漾濞县分公司,云南 漾濞 672500;3. 大理州烟草公司永平县分公司,云南 永平 672100;4. 大理州烟草公司弥渡县分公司,云南 弥渡 675600;5.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并具有累积效应,可侵染烟株各生长阶段,已成为烟草生产上最顽固的病害之一[1]。该病是Van Breda de Haan 于1896年在印度尼西亚首次发现并定名[2],其发生范围广,危害重且防治难度较大。在烟草还苗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茎基部和根部均会遭受该病菌的侵染。感染初期,茎基部会出现黑色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逐渐向上延伸扩展到髓部,导致烟株自下而上变黄,严重时全株叶片还会突然凋萎,茎基部和根部坏死。综合来讲,感染了烟草黑胫病的烟草植株会出现“黑胫”“穿大褂”“黑膏药”“碟片状”和“腰漏”等症状[3]。而且烟草黑胫病除了单独发生之外往往还会与烟草青枯病以及根黑腐病一起复合侵染,使烟叶的质量和产量下降,发生严重时造成的损失达到75%及以上,有的甚至可能导致绝收[4],严重影响了种烟农户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烟草黑胫病在云南省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了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物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5];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得以化学农药和培育抗病品种为基础的防治措施存在诸多弊端;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积累,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病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同时伴随着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烟叶品质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响应“绿色生产,绿色防控”的号召,保证稳产、稳收,生物防治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烟草黑胫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6]。

易龙等[7]研究表明,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攻击病原菌(产生抗菌物质破坏病原菌细胞结构),或者竞争作用(和病原菌争夺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以及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让土壤中黑胫病病原物的数量减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有益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定殖产生抗生物质,降低病原菌的种群密度,防止病原菌的入侵,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李苗苗等[8]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为51.4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会产生一种抗菌蛋白类物质[9],该蛋白质有良好的溶菌作用、竞争作用和较高的抗逆性,用灌根处理的方法可让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有所改善,从而起到抑制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生长的效果[10]。此外,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丝还可在烟草根系中定殖使病原菌不能侵染或侵染的机会减少。王革等[2]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发现,其筛选的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6%和67.0%。木霉菌(Trichodermaspp.)可以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次级代谢产物和细胞壁降解酶)[11],通过竞争、重寄生、抗生、诱导抗性、协同拮抗等作用机制来抑制病原菌的入侵[12]。因此,笔者拟开展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复配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研究,以期为烟草黑胫病防治提供更好的生防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田间试验于2020 年6 月—10 月在云南大理弥渡县红岩镇丁家营村展开,大田土壤类型为红壤,前作植物为大蒜。试验地阳光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全年平均气温12~24℃,年降水量810 ~ 850 mm,平均海拔为1 800 m,比较适合烟草的种植。温室盆栽试验在大理弥渡县红花大金元科技示范基地展开,供试土壤为红壤新土。

供试烟草品种为红花大金元。供试药剂:孢子数为2 亿个/g 的木霉菌可湿性粉剂(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芽孢数为1 000 亿个/g 的枯草芽孢杆菌(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照许学明[13]的方法,将烟草黑胫病病株用无菌水清洗后,进行表面消毒,然后解剖病健交界处的皮层或者髓部组织块,用0.1%升汞、70%酒精漂洗,再使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移入燕麦琼脂培养基中,随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数日即得供试病原菌。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田间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调查不同药剂处理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情况,评估发病等级后,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1.2.1 田间试验设置4 个药剂处理和1 个对照(表1),每个处理5 个重复,共25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种植10 株烤烟,小区间间隔1 株。

表1 不同处理的药剂及用量

利用灌根施药的方法进行3 次施药,每次按照用量对水,每株施药200 mL。第一次施药与烟苗移栽同步进行,随后2 次施药以10 d 为一个周期开展。

1.2.2 温室盆栽试验同田间试验一样,设置4 个药剂处理和1 个对照,每个处理5 个重复,共25 小区,250 株盆栽,以10 d 为一个周期进行施药(一共3 次)、病害调查、农艺性状测量。不同的是:每小区10 株烟苗按顺序排列,对每株烟的土壤进行黑胫病病原菌的接种。接种方法为:将培养好的烟草疫霉菌菌种(3瓶,约600 g)先用约2 kg 湿润细土稀释拌匀,再加5 kg 湿润细土继续拌匀,再加5 kg 湿润细土继续拌匀。每株烟苗施用200 mL 的菌土,将其与烟根附近的土拌匀。

1.3 观测项目与方法

烟苗移栽10 d 后测定烟株的农艺性状,并且采用蔡勇[14]的方法调查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情况,根据GB/T23222—2008[15]划分烟草黑胫病的病情等级。0级:全株无病;1 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3,或1/3 以下叶片轻度凋萎;3 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的1/3~1/2,或1/3~1/2 叶片凋萎;5 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但未全部围绕茎围,或超过1/3~1/2 叶片凋萎;7 级:茎部病斑全部围绕茎围,或2/3 以上叶片凋萎;9 级:病株全部叶片凋萎或枯死。

发病率、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对烟草黑胫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8 月4 日调查的田间黑胫病发病率情况可知,CK(清水组)的发病率最高,为5.0%;T1~T4 处理暂时都没有黑胫病的发生。8 月14 日调查结果中,各处理的发病率都比8 月4 日的发病率有所升高。8 月24 日的田间病情调查情况显示,4 种药剂处理的发病率均比上一次的调查结果高;其中,T4处理的发病率最低,仅为7.5%;其次为T2 处理,发病率为12.5%;然后是T1 处理,发病率是15.0%; T3处理的发病率为20.0%,仅次于CK(27.5%)。从8 月24的防效结果可看出,防治效果最好的是T4处理(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为72.7%,其次是T2 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其防效为62.5%,第三是T1 处理(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1.3%,第四是T3 处理(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57.9%。从表1 还可看出,4 个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P<0.01),但各药剂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4 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田间防效显著,且各药剂的防效无明显差异。

表2 田间试验中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2.2 盆栽试验结果

由表3 可知,8 月4 日的盆栽中CK 的黑胫病发病率最高,为27.5%;T1、T2、T3、T4 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胫病发生。8 月14 日调查结果中,CK 和其他药剂处理的发病率都有所升高。由8 月24 日调查中可知,发病率最低的为T4 处理,为27.5%;其次为T1、T2 处理,均为30.0%;再次为T3 处理,为35.0%,发病率最高的是CK,为47.5%。从8 月24日中的防效来看,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T4 >T2 >T1 >T3。从表2 还可看出,4 个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P<0.01),但各药剂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4 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盆栽试验防效显著,且各药剂的防效无明显差异。

表3 盆栽试验中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的数据来看,化学药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试验防效达72.7%,这与杨庆焱[16]使用72%甲霜·锰锌1 000 倍液获得的防效值(74.14%)差异不大;生物制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其防效稍低于化学药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但差异不显著。然而陈志敏等[17]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木霉菌TG050609 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略优于58%甲霜灵锰锌WP,这与笔者的试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所施药剂浓度和供试烟草品种不同造成的。由此可知,为了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烟叶的安全性,筛选出低毒、低残留、低价位的生防菌剂[16],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来防治烟草黑胫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对比来看,盆栽试验比田间试验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高,可能是因为盆栽试验中接种的黑胫病病原菌活力强,再加上大棚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所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偏高。

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生物制剂中,芽孢数为1 000 亿个/g的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稍优于孢子数为2 亿个/g的木霉菌可湿性粉剂。虽然化学药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而且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但是农药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人、畜中毒,造成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并且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病害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8]。在今后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中,应该进一步加强黑胫病病菌生防菌株的筛选,并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生防菌株[19],提高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降低对人畜及环境的伤害。

猜你喜欢

田间试验盆栽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水果盆栽种起来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溧水县永阳镇小麦“3414”田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