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和贫困生资助的契合性研究
2021-11-13齐瑰芬
齐瑰芬
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育人活动的开展,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重点将育人理念落实到工作中,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的新方法,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二者具有很高的契合性,通过研究这二者的契合性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思想上具有共同性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育人的理念下提出来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发展的实质与要求上来讲,在整个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虽然表现出来的主要形式为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又不能与简单的劳动技能相提并论,教学中劳动之所以与劳动教育联合在一起,体现了劳动教育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培养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根据思想是立德树人,在新的时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既是一种提升高校贫困生生活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校贫困生体力发展与智力发展的重要范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手段,其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以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在现代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已经逐渐完善了资助育人工作,着力向原来的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由此可见,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思想都是立德树人,培养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上具有共同性。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具有相似的实践方法
现阶段,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都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形式,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育人载体,让贫困生在切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不断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育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劳动教育开展的途径主要有基层实践、企业实践及学校实践这三大类,通过参与到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参加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能够为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贫困生生活与学习中,帮助贫困生更好的走入社会,适应社会。一般而言,资助育人的活动形式有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实现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对党的历史和国情民情了解有待加深,影响到他们的政治辨别力与价值判断力,是落实高中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能忽视的现实情况,通过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让贫困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国情、民情,应通过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进行教育育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理性认识世情、国情、民情。通过二者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来看,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工作都是以实践的形式为载体的,二者在实践方法上面是具有契合性的。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具有统一的实践方向
高校是教育育人的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育人二者的实践方向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因此,二者的实践方向具有统一性的。国家领导在全国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重点将资助工作的目标放在育人上面。大学生参与这些劳动实践,在与他人合作劳动中,学会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及劳动成果,有助于提升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增益他人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充分认识劳动及集体的力量,当国家面临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奉献智慧与力量,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感。
四、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目标相同
高校劳动教育工作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下,达到教育育人的目标。高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与担当,重在培养对他人、国家、民族及自然的责任感。新时代高校贫困生应该更加注重对个人价值、个人实现的追求,但对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开展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对于增强高中生责任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二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发挥出高校育人的作用,首先,促进高校受助学生的良好精神品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是培养高校受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民族精神。
五、结语
高校劳动教育与贫困生资助二者是共同促进的关系,具有契合性,在我国高校人才培育工作中二者的思想方法具有共同性性、实践方向具有统一性、实践方法具有相似性、实践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深入落实好这两项工作关注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