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021-11-13麻惠
麻 惠
松桃苗族自治县太平营街道老寨完小
一、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引导的意义
1.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语文学习的过程属于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与吸收知识,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阅读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吸收、体会、转化,而阅读书籍中蕴含的文学价值、文学内涵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和知识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加强对语句和文字的理解、转化能力,并将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写作和表达中,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2.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强调学生思维的开拓,而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将课堂教学与自主阅读相结合,能为学生开启全新的大门。如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能对课本外的世界加以了解,产生情感共鸣,开启想象空间,获得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及学习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大部分学生都非常依赖教师在课堂上面的讲述,而且对阅读也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阅读能力比较低下。
2.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较差。因为教师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开始就提出了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对这种问题提不起兴趣,而且问题较难,学生也回答不出来,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语文阅读的信心,不愿意和老师之间进行互动,要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到阅读当中。
3.学生没有提前进行课文的预习。语文教材课文是比较长的,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语文阅读的课前预习,对文章的整体还没有把握那么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就会产生懈怠的状况。
三、六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开展情感教学。于情感而言,其可以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逐步深入。部分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创建实践活动、生活情境等,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教师从学生的情感方面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侧重自身的感受以及自身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为促进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情感激励的作用,利用其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使情感激励贯穿于整个自主阅读教学当中,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迸发,使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
2.改变教育观念,进行非功利化的阅读教学。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弱,选择课外读物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给学生推荐更具有阅读价值的读物,提升课外阅读的效果。另外,现阶段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度关注,导致教师和家长推荐的课外读物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课外阅读失去了趣味性,使得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减弱。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外阅读效果,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改变教育观念,进行非功利化的阅读教学,除了重视课外阅读的知识性,还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因此,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征,为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历史故事《东山再起》《望梅止渴》;英雄情结故事《明代爱国英雄于谦》《小屈原送粮米仓口》;儿童文学《骆驼王子》《狼王梦》,等等。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外读物的知识性,将课外阅读当成课堂教学的拓展,加强语文教学的统一性,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3.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1)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籍。课外书籍的阅读是小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提升自身修养的主要途径,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类别繁多,因此学生在书籍内容选择方面更是多方面的,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其情感还带有倾向性特点,自制力差等现象。(2)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虽然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是建立在良好的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上。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引导者,他们所担负的责任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摸索出合理的方式,找到完美的切入点,实现自主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自主学习更能深刻的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对小学语文有更全面的了解。真正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课堂,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在为学生的学习路途点燃一盏明灯,推动教育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