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
2021-11-13赖慧芳
赖慧芳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黄陂中心小学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一些消极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而问题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设置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双重提升。
一、合理设置问题
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完成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科学缜密的教学方案。合理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完成教案设计,合理把控课堂有限的时间。在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课文内容设置合理的习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顺利地完成这节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可以用“大家知道花岗岩是怎么形成的吗?”这一问题完成课前导入,并顺势帮助学生解释黄山岩石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比喻。通过环环紧扣的问题设置,学生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做到层层递进,要主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更加灵活地完成重难点教学,充分发挥问题式教学的优势。
二、指导探究问题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新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不断推动学生学习技巧的提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1]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课程《落花生》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就要带领学生一同探讨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完成基本的朗读、新字词、行文结构的讲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再次学习文章中的不同段落,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在这之后,教师也要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新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去,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地心态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倡导问题拓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和总结的好习惯。[2]通过倡导学生主动完成问题的拓展学习来推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课堂的持续发展。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以问题为依托完成知识的学习,还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误区,加深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在这节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你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特点和庆祝形式?”帮助学生对比分析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区别。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节课程中涉及到的写作手法完成写作训练,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来怎样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充分扮演好课堂指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师生的双向互动和努力下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在这节课程学习之后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考,实现从课堂到课外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爱上语文课程的学习。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式教学法的价值,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重难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完成问题的拓展延伸,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综合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