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思路与措施
2021-11-13符晓平
符晓平
浙江省台州市樊川书院教育集团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关键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当前致力于推行节约粮食理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劳动教育亦能够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学会节约,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融入更多劳动教育内容可谓势在必行。
一、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思路
1.始终围绕少先队劳动教育目标展开。少先队组织在劳动教育方面不应过于随意,而是需要围绕教学大纲,有规划,有层次,有体系的制定。一方面具备短期目标,另一方面同样设置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由一系列短期目标组成,此举能够确保实践效果层层推进,达到少先队劳动教育目标。
2.明确劳动教育具体内容。少先队辅导员应当认识到劳动教育具备多元性,实践过程必须做到内容为王,内容必须契合少先队员身心特征,考虑到其年龄与层次,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呈现螺旋上升趋势,确保少先队员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3.掌握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心理。劳动教育与智育不同,其更考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就需要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教育,从而保障学习效果最大化。
4.挖掘现有资源开展活动。劳动教育需要依托一定资环展开,辅导员教师应当学会利用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其中可以是土地资源,教具资源,亦可是部分具备特长的教师具备的人才资源,其能够确保劳动教育更具实效性。
二、少先队劳动教育具体措施
1.创造条件,推进劳动教育。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同时亦是一名班主任,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清晰认识到劳动教育之所以效果不佳,原因在于相较于智育,劳动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倘若不具备相应场地,那么劳动教育将会沦为值日卫生的再现。因此学校亦是应当重视劳动教育,专门拨款用于劳育场地的开拓与设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设置了班级护绿区,教室养殖区,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学校特意开辟了一片土地用于种植,深受学生喜爱,同样亦保障了劳动教育形式的丰富性。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辟种植区,学生共同参与种植蔬菜等,真正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感悟劳动。如若不具备相应条件,那么与城市农场达成协议,承包一块土地,作为户外拓展项目的场地。除此之外,亦可与当地果农,菜农,附近村委会,采摘娱乐项目企业等等进行协商沟通,支付其一定费用,借用其场地进行劳动体验,这些都能够为劳育教育奠定重要基础。当然,除了种植之外,一些其他形式的劳动同样值得推崇,例如打扫卫生,捡垃圾,回收废品,分发环保宣传单页等等,学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但是需要谨记一点,一切都应保障落实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2.转换主题,凸显劳动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主题式”劳动教育虽然颇具价值,然而毕竟牵涉资源较多,倘若过度重视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创造条件,很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等问题。基于此,尝试基于原有活动基础之上,补充劳动教育思想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体验活动灌输劳动思维。学校往往会举行一系列体验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前往不同场所体验不同职业,以前体验活动更多聚焦于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现如今同样可以引导学生不同职业工作人员工作的辛苦,认识到他们的付出换来更多人的幸福,这便是劳动的价值。再者,绝大多数辅导员往往会组织学生进行慈善活动或者爱心活动,清理垃圾,前往福利院打扫卫生等等,这些自然是爱心教育,奉献教育的良好途径,然而同样可以在此过程中渗透劳动思维,认识到劳动者的不易与光荣。这一类措施不需要提供相应的场所与载体,而是推陈出新,具备更显著的性价比。(2)从劳动者身上汲取写作素材。不仅体验活动能够渗透劳动教育思维,日常智育过程中通常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笔者作为辅导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相较于将劳动教育思维融入课本教材之中,设置“劳动者最光荣”主题写作与主题演讲等往往效果更为显著。写作过程中,同样亦是观察过程,了解过程,反思过程,队员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能够更具主动性的参与劳动教育,可谓相得益彰。
3.家校联合,落实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归根结底在于劳动,学校能够提供的劳动机会较少,真正的劳动应当渗透至生活方方面面。辅导员老师不应仅仅关注于学校范围,同样应当与家长积极沟通,保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落实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思想。我校亦是要求少先队员在家多做家务,将课堂所学应用至教学实践之中。
现如今劳动教育受重视程度愈发提出,亦是少先队建设的趋势之一,无论是班级管理者还是大队辅导员,都应当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践行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相信未来少先队员们必定能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