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小学数学学习为何会“两极分化”
2021-11-13付宏恩
文_付宏恩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素质教育对缩小教学差距要求的落实,农村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受学生能力与教学方法的限制,在具体科目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问题。“两极分化”作为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教育者关于其出现原因及对策的讨论。小学农村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
“两极分化”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能力差异大、学习成绩不均衡的一种教学现象,具体表现在班集体中部分学生吸收掌握知识的速度快、学习成绩较好,而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难以跟上教师进度、成绩较落后。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两极分化”现象阻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学习的进步,要求教师从解决“两极分化”冲突入手,借助科学的教学计划与合理的教学手段缩小班级学习差异。
“两极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一,社会原因的深刻影响。社会原因指的是由长久以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别而造成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差距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设施不健全、师资力量差异较大的问题,较难借助多媒体设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满足农村小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拓展需求。
第二,家庭教育存在差异。家庭教育的差异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成因。农村部分学生家长在外打工,将学生留给家中缺乏教育经验的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不够。与其他有家庭成员辅导或监督的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仅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也缺乏在家庭中完成作业、深入学习的环境,容易导致课后学习效果欠佳,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第三,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尽管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已经关注到教学方法创新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不排除个别教师延续“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方式,挤占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有较大的依赖性。个别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两极分化”问题。
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有效举措
第一,学校方面,关注师资力量的引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农村小学管理者应努力为学校争取高质量教师,充分利用政府或社会提供的资金改善当前农村课堂的教学条件。例如,农村小学可以面向社会招聘满足教学条件的数学教师,为数学教师提供好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吸引优秀人才来农村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可以合理利用可支配的教育资金,根据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配备多媒体设备、数学学习资料、数学课外辅导题等教学素材,在硬件设备与课堂要素方面减轻农村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程度。
第二,家庭方面,关注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针对当前部分家庭缺乏辅导人员与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情况,外出务工的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借助手机等电子设备远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或者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保证学生在家庭中完成相关数学作业,并鼓励学生把不会的数学题勾画出来,在上课前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
第三,教师方面,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开展层次化教学。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的问题,教师需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差距出发,划分合理的教学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在教授解方程部分的内容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内容较多,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其一,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具体方法,注意移项时的符号变化,进行精准的等式运算,得出x
的真实数值;其二,能够明白“问什么,设什么”的道理,根据题目要求与数量关系独立列出方程式,解决一些应用题;其三,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应用方法后进行课外方程题目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缩小班级学生的学习差距。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校的数学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出现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形成学校、家庭与教师三方面合力,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