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问策略
2021-11-13赵志豪
文_赵志豪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道德与法治是包含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知识,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抽象性的一门综合学科,对初中生而言,往往不容易对该课程产生深刻的认知体验。这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以提问的形式强化情境与知识的关联,以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内化于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外化于行。
有的教师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课堂有提问,有回答,那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类似于“会不会”“能不能”“对不对”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集体齐声回答,看似是提问,有学生互动,课堂气氛也算活泼,但实际效果要打个问号。接下来,本人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问策略。
问题设置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设置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为了避免学生说出天马行空的回答,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提问时,务必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和朋友在一起时》这一单元时,某教师提问: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他能成为你的朋友?
学生A 回答:某某是我的朋友,因为他比较健谈。
学生B 回答:我家小狗就是我的朋友,因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学生C 回答:我家的猫就是我的朋友,因为猫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该教师试图通过让学生阐述选择朋友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人的生命中需要朋友。可因为该教师缺乏给问题设置框架的意识,又未正确引导学生回答,导致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轨道,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最终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该教师不妨用多媒体展示喜羊羊、孙悟空、哆啦A 梦、鸣人、白雪公主等动漫人物形象,提问学生:你希望谁成为你的朋友?为什么?
对比上述问题可以发现,让学生从动漫人物里挑选朋友,阐明原因,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使提问更有针对性,避免学生出现天马行空的回答,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喜羊羊的智慧、孙悟空的勇敢、哆啦A 梦无所不能的百宝袋等都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知体验,认识到生活需要朋友。
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可说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建构主义认为,人总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构建新知识。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容易被感染,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例如,在教学《亲情之爱》这一课时,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讲述了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亲用做苦力的钱买了字典送到学校和父亲在雨中背我前行。教师紧接着提问: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父亲的爱吗?本以为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必然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眼角的泪花,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表达,结果全班鸦雀无声。我想,这是必然的。如果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好,感受不到父亲做苦力送字典的辛苦,教师的提问只会让学生困惑:买本字典很难吗?甚至部分学生连苦力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感动?因为该情境不符合现代学生的生活,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情境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受,引发不了共鸣,就打不开学生的话匣子,最终结果只能是鸦雀无声。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情境时,务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新课程要求: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这要求教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置问题,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例如,在讲授《多彩的职业》这一课时,我借用视频《黄旭华—赫赫无名的核潜艇之父》,以职业选择为背景,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1)对于职业,黄旭华做出了什么选择?(2)忠孝难两全,黄旭华为什么这么选?(3)只有黄旭华这样的科学家才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吗?谈谈你的认识?这三个问题都以“是什么”作为逻辑起点,答案清楚、明朗,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视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国家利益至上,选择职业应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情感上初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时候,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误区:是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对国家做贡献呢?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我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指明正确方向。在三个问题情境中,我引导学生一步步分享、体验、感悟,通过黄旭华的经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教材更立体、深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情意行上都有收获。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也是有效课堂提问教学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让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成为有效的互动,让课堂的提问成为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有效桥梁,让学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