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义张苕粑

2021-11-13

民间故事选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红苕银圆担子

自流井因有能自动喷出盐水的井而得名,也因盛产井盐而富甲一方。

民国三十年间,四川各地许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贫苦百姓,纷纷涌入“富庶甲于蜀中”的自流井来讨生活。这些人中有本钱的做点小买卖,更多的只能到盐场做工,靠下苦力来养活一家老小。

这天一大早,张大富又来到最繁华的路边井一带转悠。举目望去,街道两边密密麻麻的铁匠铺、药材铺、面馆、豆花饭等铺面皆是生意兴隆,招揽顾客的吆喝声此起彼落。张大富鼓起勇气到各店门口打听,问老板请不请帮工。奈何半天下来,除了碰一鼻子灰外,一无所获。

又累又饿的张大富,想着父亲还眼巴巴盼着自己带点食物回去,然而此刻已是身无分文,忍不住鼻子一酸,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绝境处啊。

正在此时,张大富忽然看到前面有个背着背篼、脚步蹒跚的老婆婆,一边走一边从怀里掏什么东西,不经意间,把一个布袋掉在地上都没有发觉。

张大富伸手捡起布袋,掂出里面是两块银圆,不由大喜过望,但是目睹老婆婆伛偻着的背影和苍苍白发,天性忠厚的他实在不忍心将这袋也许是老婆婆全部家当的银圆占为己有。当下赶紧疾跑几步,拦在老婆婆前面,把布袋递给她说:“婆婆,你的钱袋掉了。”

老婆婆将布袋紧紧攥在手里,对着张大富千恩万谢,说这是自己的棺材本,如果掉了那可真是没有活路了。张大富看老婆婆背篼沉重,便接过来,说送她回家。

张大富跟着老婆婆走了不远,来到一座破旧的老宅子前。一看就是以前的大户人家,可惜雕梁画栋都已腐朽不堪,显然已经落败多年。

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有座慕俄格古城,“慕俄格”取名彝语“天脚下的王城”。“天脚下”是说她的神秘,“王城”说的是她的美好。由云南建投集团开发的慕俄格酒店就是镶嵌在古城中心那颗明珠。两年来,慕俄格酒店在方城深耕属地文化,传递民族风情,让游客深切感受到了古城的历史风韵。

进到屋里,老婆婆招呼张大富随便坐,然后去厨房忙活起来,不大一会儿工夫,拿出几个香喷喷的红苕粑,让张大富将就填饱肚子。

张大富拿起一个苕粑,张嘴就咬,只觉得香甜可口,无比美味,一口气就吃完两个。当他拿起第三个苕粑的时候,吞吞口水却又放下了,请求道:“婆婆,你做的红苕粑太好吃了,我想带个回去给我爹尝一下,可以吗?”

老婆婆点点头,眼眶蓦然湿润:“好孩子,难为你有这个孝心。我养了个儿子,只知道喝酒赌钱,把家业败光了,把他爹活活气死了,还被追债的人逼着远走他乡,如今剩下我一人孤苦无依。对了,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张大富就把自己的来历和目前的困境和盘托出。

老婆婆深表同情地叹口气道:“大富,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张大富无奈地摇摇头。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老婆婆盯着桌上的红苕粑,意有所指地问道。

张大富顺着老婆婆的眼光看去,脑海中灵光一闪:“婆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苕粑,我想一定所有人都爱吃。你可不可以教我做,我想炸红苕粑卖。”

老婆婆顿时喜笑颜开,连声道:“好好好,红苕健脾开胃,益气生津,经常服食可长寿少病。如今世道艰难,你若把红苕粑做好让百姓们都能吃上,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当下,老婆婆把张大富带到厨房,手把手亲自传授做红苕粑的方法:先把红薯洗净上锅蒸熟,取出放到微热,加入米粉一起揉匀,揉成一团团大小均匀的饼子。接着在锅内放油烧至七成熟,再把红薯饼子下锅炸,炸至金黄色,浮上油面即可出锅。

张大富因母亲死得早,平日里煮饭炒菜的家务活都是他做,也算精通厨艺,加上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油炸红苕粑的技巧。不经意间才发觉晌午已过,牵挂父亲还饿着肚子,连忙告辞。

老婆婆把张大富送到大门口,把刚才做好的红苕粑包好后递给他,又从布袋里拿出那两块银圆塞入他手里,殷殷叮嘱道:“大富,你记住,不管怎样艰难,只要心存善念,菩萨会保佑你的。这两块银圆我借给你做本钱,等你赚了钱,再还给我。”

张大富推辞不掉,只得接了过来,深深向老婆婆鞠躬道谢,方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张大富兴高采烈地回到破庙,同父亲说了今天的奇遇,一边把红苕粑拿给他吃。张德吃后也是赞不绝口,感觉病体一下子好了许多,叮嘱儿子不要担心自己,赶紧把生意做起来。

张大富来到集市上,买锅买灶买红苕,采办齐一应材料后,就挑着担子来到路边井热闹地段,专卖油炸红苕粑。

张大富炸出的红苕粑,外酥里嫩,香甜可口,一上市就受到了顾客们的热烈欢迎,不管是财主掌柜,还是盐工挑夫,都喜欢买来吃。

数月后,张大富靠卖苕粑存够了两块银圆,赶紧兴冲冲去找老婆婆还钱。想不到当他凭着记忆来到老婆婆居住的地方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所破旧的老宅子。

张大富焦急万分,忙向周围的乡亲们打听,问他们知不知道老婆婆的下落。

大伙儿都纷纷摇头,其中有个老大爷肯定地说,他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从来就没有见过这里有什么老宅子和老婆婆,只记得很久以前是座小小的观音庙,后来被一个恶霸放把火烧毁了。

张大富猛然想起老婆婆说过的那句话:只要心存善念,菩萨会保佑你的。恍然明白,原来老婆婆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下凡,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当即跪倒在地,冲着南方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从此后,张大富时刻牢记菩萨恩德,为了让百姓们都能吃上红苕粑,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穿行在灯杆坝、石塔上、路边井一带,四处叫卖。他的担子一头是一个炉子,上有盛着热油的铁锅;另一头是木柜,放着做好的红苕饼、油盐、佐料之类,如有顾客购买,就放入油锅现炸。

张大富卖的红苕粑不但味道鲜美,而且价钱便宜,对有些穷苦孩子甚至免费赠送一个。特别是当大伙儿听说红苕粑的做法是观音菩萨传授给张大富的,吃了能延年益寿的故事后,无不踊跃购买,并亲切地称他为张苕粑。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张苕粑的子孙接过担子,仍然穿行在自流井一带。这一道当地民间响当当的著名小吃,长盛不衰。

猜你喜欢

红苕银圆担子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百吃不厌的红苕
嘿哟嘿哟挑担子
一枚银圆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金贵的红苕
吃红苕的日子
一块假银圆
“红苕”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