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奇旅》:皮克斯理念的精准表达

2021-11-13徐晓风

电影文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乔伊皮克斯火花

徐晓风 孙 旸

(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迪士尼皮克斯年终岁末为我们献上了一部‘成人比孩子还应该看的动画片’”。2020年无疑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挑战,原本竞争压力就不小的人类社会在这一年显得格外苍白化。2020年12月25日,动漫电影《心灵奇旅》如期上映,一如既往地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深刻的主题思想以及积极的正能量彰显出皮克斯动漫作品的内涵理念。

一、皮克斯动漫创作理念阐述

皮克斯动漫创作理念在叙事的多个层面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是对美好事物的呈现和二次解读。如影片《头脑特工队》重点关注的是儿童心灵世界的塑造,充满了童真与趣味。再者《寻梦环游记》中的少年米格引导观众重新定义了梦想和生命的归宿。皮克斯动漫公司也曾通过《机器人总动员》唤醒了人们内心对爱的追求,反思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儿童、青少年、动物、机器人均成为皮克斯的叙事载体,承载着引导观众对种种困境反思与自我开解的任务。《心灵奇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影片不再单一聚焦逐梦、童真等话题,而是将目光看向鲜有动画电影关注的成年人群体。作为都市生活的主力军,童年、成长等充满幻想色彩的词汇已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理想、生活、奋斗是该人群的代名词,影片开始就将观众拉入满是人群的街道,在那个熟悉的都市环境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渺小的影子,而后礼赞平凡的故事也就此展开。皮克斯在此影片中的嬗变体现在它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于“成功”的刻板印象,教会那些失意或落寞的年轻人如何感悟生活,感恩世界。

(一)“拟人”的角色形象及丰富的视听语言

拟人化原本指的是文学领域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其逻辑运用至动画电影中,则是对除人以外的一切物体进行人类情绪及行为的模拟,以此更加贴切影片题材和叙事氛围,辅助影片角色塑造。“将非生命体拟人化向来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如《机器人总动员》中对清扫机器人瓦力以及其他机器人(非生命体)的拟人化表达,它们具备人物的情感与感知能力,虽然没有语言但能感应对方的情绪。在皮克斯的理念下,台灯、玩具、动物、食物等生活常见器物都被赋予过生命,并延伸为对亲情、爱情、成长等问题的思考。影片《心灵奇旅》也不例外,它将男主人公乔伊的灵魂及其他魂魄加以具象化处理,获得了生动活泼的灵体形象。

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作品均具有丰富的视听语言,几乎涵盖了人类通感的所有方面,给观众呈现出远超于银幕的身心感受。《心灵奇旅》同样继承了皮克斯这一理念,视觉层面有着灵体、灵魂工作者、场景细节等创意享受,听觉上运用爵士乐渲染生命的力量,味觉上通过灵魂“22”品尝到比萨的快乐传递到观众的意识之中,触觉同样也是带领观众跟随回到现世后的乔伊和灵魂“22”去体会细微的美好,利用通感辅助剧情成就影片的艺术高度。

(二)叙事模式与切入角度

1.叙事模式分析

皮克斯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有着高度相似的叙事模式和逻辑套路。不同于其他动画电影的主角单一性特点,皮克斯所费心雕琢的角色更多的是母体人物以外的另一个世界,同时并不脱离真实社会。如《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世界以及它们的主人艾迪的现实世界。《头脑特工队》的五种情绪来源于女孩莱莉的脑中世界,其思维来源却是现实世界的一切。《怪兽电力公司》中脑洞大开的怪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儿童梦境联系等,这种叙事模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引导观众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联想,增强叙事主体的渲染力度。《心灵奇旅》也不例外,乔伊在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其灵魂与肉体剥离,前往了人类世界以外的宇宙“生之来处”。自古以来人们对灵魂往生场所的常规印象即是阴冷幽暗,毫无生机,《心灵奇旅》便打破这一设定,在生命尽头等待的,是一个趣味性十足、光线饱和温暖、毫无痛苦的宇宙,在这里感受不到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新生、希望、梦想的强调。而乔伊也正是在这个世界里结识灵魂“22”,通过二者的现世奇遇完成影片的主题叙事。值得一提的是“角色之所以会深入人心是因为和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而产生共鸣需要让角色贴近生活”,皮克斯动画电影正是通过角色(幻想世界)和母体(现实世界)的互文性进而实现观众与影片的共鸣。

2.切入角度的重组创新

皮克斯公司对动画电影主题的切入角度往往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解读视角,其惯用的叙事套路在于反复强调的梦想话题,固定这一话题的支撑物有亲情、爱情、友情等真挚情感,实现梦想的角色又通过不同年龄、身份的人来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优质叙事主人公。因此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往往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点燃不同年龄阶段观众内心对生活的热情,加之过硬的动画制作技术奠定了皮克斯动画电影的商业基础。如《玩具总动员》的玩具们不仅是男孩的玩物,更是他健康成长、心智发育的守护者。《飞屋环游记》中五彩斑斓的热气球不再是缤纷童年的象征,而是78岁老者圆梦之旅的助力。每个人都拥有却常常被忽视的情绪,在《头脑特工队》中得以具象化体现,以守护童真为主题唤醒成年人对美好记忆的回味。

影片《心灵奇旅》在叙事结构上继承了皮克斯一贯的创作理念,乔伊是一名爵士乐中学老师,一直怀揣梦想却未能实现(角色的逐梦未果形象塑造)。“死之归宿”和“生之来处”实际表述的是人类肉身死后的世界,同样也是新生儿灵魂诞生的摇篮(母体世界外的第二幻想宇宙)。然而不同于以往长片动画电影的是《心灵奇旅》的叙事顺序,在叙事伊始就运用了反套路剧情设计手法,乔伊在获得最好的爵士乐队同台演出的邀请后,理应“圆梦”剧情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乔伊濒临死亡灵魂出窍。这种反转方式给剧情带来不同于寻常的逻辑感受,并由此铺垫出影片的第一层反思:生死与梦想。影片通过乔伊灵魂的后续经历来反观乔伊肉身的快乐缺失,以乔伊的灵魂和灵魂“22”的自我救赎诠释影片的叙事核心引导出第二层反思:生活的真谛。随后再利用人死不能复生的常规逻辑营造遗憾气氛,最终又通过乔伊成功教导顽固灵魂“22”回归地球的立功表现重返人间的情节设定,以及结尾开放式结局渲染第三层反思:生命的意义。

二、《心灵奇旅》的主题阐释及开放性思考

(一)灵体的造型设计

影片中的灵魂并非以传统意义上虚无缥缈的形象出现,其质地更像是一种硅胶材料,柔软的形象更好地辅助了影片叙事中灵魂没有痛感的设定,形象及特征延续了灵魂所有者生前的外貌特点,甚至还有一些人物特征符号(如乔伊生前戴的礼帽和眼镜)延续在灵体形象上,使角色更具标志性。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灵魂导师规则设定,一些政治、专业领域已故的佼佼者被提及,无论是发型、身材还是配饰设计,均高度还原了其生前人物形象,进一步完善了影片叙事中灵体存在来源的合理性以及形象设计的趣味性。

此外,灵魂世界的工作者杰瑞和戴瑞形象设计也颇为有趣,与人物和灵体三维形象不同的是杰瑞和戴瑞由简单的二维线条组成,情节设定上他们是管理灵魂和维护灵魂投胎至地球的高维工作者,但是如此抽象的角色如何恰当地体现?导演采用了一个高明的做法,那就是“抽象”概念的借鉴。说起美学意义上的抽象,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毕加索,其绘画作品的抽象性已经是一个具有普遍认知度的事实,杰瑞和戴瑞的形象设计充分借鉴了毕加索人物绘画的形式,线条简单,曲线偏多,以勾勒的形式概括目标形象的主要特点。造型巧妙,视觉效果丰富,为影片增色不少。

(二)主题叙事的立意高度

1.“火花”设定的解读

《心灵奇旅》中对于“火花”的规则设定具有较多内涵。理论上灵体需要通过收集代表各个实用技能的“火花”来获得去往地球的通行证,简单来说火花的定义是灵魂投胎的必要因素、生而为人的必要条件。在剧情中,能够获得火花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上是通过掌握某项技能激发自己的灵感,能够立足于地球并顺利生活,乔伊能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火花正是生前所擅长的技能“弹钢琴”。由此影片引导观众给“火花”定义为:天赋或技能。

随着剧情发展,在回归地球后,灵魂“22”错误进入到了乔伊的身体,感受到了比萨饼的美味、棒棒糖的甜美、走廊的风、下水道的热气、枫树的种子等人世间才能感受到的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美好,彻底点燃了“22”内心早已干枯甚至偏执到黑暗的烛光,于是获取了她的最后一枚“火花”。不难发现“22”并未掌握传统意义上的“技能”,此时她所意识到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本质的“爱”的启蒙。由此影片中“火花”定义的深层含义昭然若揭,所有的天赋和特长并非生活的必要条件,掌握一项技能实质上是探索兴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获得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这才是“火花”的真谛,同时也是皮克斯动画电影的理念之一——叙事哲学观的体现。

2.揭露职场的“异化”

影片中的乔伊在经历了生死,与灵魂“22”感悟了生活后,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似乎显得并不刻骨铭心。当他问及爵士乐队主唱下一步的计划时,得到的回答即是相同演奏内容的重复表现。至此导演借主唱讲述了鱼和海洋的故事,人们如同鱼一样追寻大海(生活目标),却忽略了自身早已处在大海之中(寻找过程)。这一番感悟生活的大道理实际上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社会问题,那就是社会残酷竞争下的职场对人的异化。现实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过于狭隘,忙碌的工作和丰厚的报酬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终点,甚至是乔伊梦想顶端的爵士乐团,面临的也是对艺术的机械化重复。影片批判了这一模式化的工作异象,呼吁人们重视生活,珍惜身边的人,这未尝不是一种成功。此种委婉的社会现状揭露手段是皮克斯动画电影理念常用的策略,不露声色却能够引起观众思考,反向烘托主题渲染。

(三)开放性结局思考

皮克斯影片的哲学高度不仅体现在主题立意上,还存在于其开放性的团圆结局。开放性结局不代表影片结局的缺失,而是采用一种留白的方式等待观众填充,叙事早已将其填充内容的思考方向铺垫完毕,美好结局的不同方向取决于观众的人生阅历,这是皮克斯动画电影的经典理念之一。例如影片《寻梦环游记》的结局对死亡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灵魂离开肉体只是医学层面的死亡,只有当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他,再没有他的痕迹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主角埃克托以一种照片的形式存在,按照影片的逻辑他的生死定义并不明确,由此引发观众对于影片结局的开放性思考,生死的结局并不那么重要了。

《心灵奇旅》中乔伊最终帮助“22”号找到火花,完成了其导师任务,杰瑞告知他拥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乔伊欣然接受了这样的结局。乔伊在回到人世间后,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解读,他明白了音乐并不是梦想的目的地,他所追求的是通过音乐能够获得灵魂的自由,抒发内心的快乐,而获取快乐的途径恰恰不止音乐这一种,因此母亲、爱人、爱好、生活等元素成为乔伊生活中频繁出现的画面,至于是否执着于音乐梦想,有待观众去思考,但那已非生命的终极目标。

动画电影《心灵奇旅》精准表达了皮克斯动画电影一贯的理念,从人物造型、叙事角度、叙事逻辑、立意高度等方面展开,具备动画电影的趣味性、主题叙事的逻辑连贯性,同时也拥有“不仅针对儿童”的题材高度,以此带给2020年经历磨难的成年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正如《心灵奇旅》一样,皮克斯动画电影给观众的感动并不大彻大悟、刻骨铭心,却始终沁人心脾,温暖如初。

猜你喜欢

乔伊皮克斯火花
持久的火花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乔伊想当建筑师
拿开以后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你是那个杀猪的
我们只有120只了!
用品牌力量打动受众
再见了,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