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我国独立纪录片的故事书写和人物塑造
2021-11-13张婧妍
张婧妍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人”一直是纪录片讨论的话题,如何在纪录片里看见“人”一直是我们不断探讨和追寻的。创作者对于“人”的关注,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关注,更是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时代变迁中的人的关注。此片有着清晰的故事脉络和精巧的人物塑造,关于成长的残酷与温暖同在。
从2017 年开始,导演许慧晶在棒球基地进行取材创作,印象中属于“小众”运动的棒球运动与一群生活困难的孩子们相关。在故事书写上,导演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故事本身的“梦想”和“热血”,更看到了追梦背后的“贫穷本身”。在人物塑造上,导演试图从一群孩子中寻找出这部影片的主要人物,最终采用了“马虎”和“小双”这两个性格上有所差异的小主人公串联故事线,影片将他们在棒球基地的日常生活和放假回家探亲的家庭生活串联起来,记录他们长达一年多的学习成长。《棒!少年》在关照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体育精神和励志元素。院线中涉及体育的独立纪录片其实并不多见,看似高燃的题材下观众本以为会有一段堪称“传奇”的体育界佳话,但片中的励志和能量并没有像剧情片一样落脚到最终的成功,而是通过一场奔赴美国的国际棒球友谊赛的失败让孩子们真正明白体育精神和集体的意义,整部纪录片笑点和泪点并存。
一、人物的选择:双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棒!少年》中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是这部影片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很显然爱心棒球基地里的孩子们并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家庭完整幸福的孩子,不幸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相似的情感体验。在这部影片里,成长的底色不再是单一的拼搏和热血,他们各自怀揣着成长的苦、家庭的苦、现实的苦……影片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一个个少年并不简单的世界。
主角之一的小双开篇就呈现出沉默内敛的性格,他蹲在父母的坟头听着大伯对于他远离贫困、改变命运的嘱咐,一言不发地跟在大伯身后。棒球基地的小双乖巧听话、独来独往,小伙伴说他“不阳光”。师爷替他辩解,“他那是有心事”。而另一个主角马虎从排队打饭开始就和小伙伴们闹矛盾,是个名副其实的“打架王”,天生好动的他每天在基地里招惹是非,在学校也调皮捣蛋,他就像是一只小刺猬,难以融入这个大集体中。鲜明的性格对比让马虎和小双形成了一种镜像互补的艺术张力,一个是动如脱兔的“江湖游侠”,一个是静如处子的“隐忍侠士”,在影片中,两个人物之间的镜像互补表现为一种二者之间的互相阐发、联想和补充。两个小主人公不同的成长轨迹看似两条不同的故事线,却因为一些关键性事件让二者交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导演通过这样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完整的故事,引导观众产生“所看多于所得”的思考,让影片在爱心公益之外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棒!少年》中出彩的视听语言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影片细化了人物的变化和发展,让我们离人物本身更近一步。摄像机面对马虎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特写和近景镜头,当他眼神凝视镜头时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疼和怜惜: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许与年龄不相符的不安和害怕,但却依旧倔强地保持着坚硬和凶狠。这是因为马虎把这样的眼神当作一种威信,他把暴力看作一种成长的保护壳。黑夜里害怕独自睡觉的马虎,被训斥之后眼神闪躲的马虎,和朋友打架过后不服输的马虎都被镜头及时捕捉,鸡飞狗跳的全景镜头是生活的表象,但独处时的迷茫和矛盾的特写让我们看到了马虎这个孩子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而当镜头捕捉到人群中沉默内敛的小双时,影片的节奏会不自觉地慢下来,慢到观众和他一起发呆,一起愣神,一起想家。童年被亲人不断抛弃的经历造成了小双与年龄不相符的悲观和脆弱,影片末尾处他回到了老家,死守着身患癌症的二伯,撒泼耍赖也不肯回基地,因为那是他最后的亲人,也是他心底最后一点温暖的牵挂。瘦小的小双站在山顶那棵参天大树下对二伯喊,“你不能抛下我不管”。这成为了无数观众的泪点。这句话似乎是这个孩子柔软的内心深处最迫切的一句呼喊。童年经历化为内心的伤痕,形成人物的反转和张力,在本片中,导演通过一些蒙太奇的手法不断完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注影像本身之外意象化的整体环境塑造,向文本之外的地方更深地蔓延,让我们最大程度地看到了故事中的“人”。
二、故事的表达:人物成长故事的交织
《棒!少年》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其既有纪录片真实性,又有不输剧情片的故事性。许慧晶导演很好地找到了生活和艺术之间关于表达“真实”的平衡点。影视化加工作为一种对生活的修饰更好地还原了身临现场时的氛围,让观众更好地体悟影片中导演真正想传达的情感。
小双和马虎就是棒球基地孩子们的缩影,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的交集,对成长的不安和对生活环境的抵触都让他们的性格看似有些古怪,初来乍到的他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棒球基地的训练时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成蝶的过程。许慧晶的镜头不再执着于传统意义上纪录片的长镜头手法,而是把重点放到了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上,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快速剪辑和音乐配合表现人物的情绪波动,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和视听表达之间的关系。来自西北的马虎脸上的两小块高原红显得他倔强又傲气,他的到来就像一颗跳跳糖扔进了原本安静的爱心棒球基地,让这里瞬间炸了锅。跟拍他的镜头总是晃动,甚至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张扬和急躁都来自于他对成长环境的不安,他的情绪是“原生态”的,所有对人对事的反应都不加修饰直给出来。在教练们的教导下,他逐渐明白做人做事的规矩,明白有了真本领才能获得队友的尊重和喜爱。随着马虎在棒球场上努力训练的身影越来越多,他耐心学习动作要领,不断地练习挥棒,甚至指导新来的小队员动作姿势,他渐渐放下了他身上随时准备反击生活的刺,开始学会接纳,内心的不安感被生活的温暖一点点吞噬,看到了未来可期的日子。
在马虎的强烈对比下,安静的小双似乎很难一下子闯进人们的视线。他总是喜欢抱着一本漫画书看,喜欢对着镜头腼腆地笑,在学校的时候乖乖地坐在角落,在基地听教练训话时默默地应和。他看上去温吞内敛。可是当你看到他打棒球时的样子才能发现这个小少年内心真正的力量。在影片中,棒球队里的小双年龄虽小,却是棒球队的主投手之一。从去中山冬训的时候开始,观众逐渐“看到”了小双。作为位置相当重要的投手,小双在棒球场上散发着那种拼搏的力量,我们惊讶于他内心涌出的坚韧和勇敢,这和日常生活中的他判若两人。许慧晶导演的镜头总是善于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人物的情感根基所在,运用极其富有诗意的影像,通过生活中的元素、艺术的形式等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去美国的那次棒球赛作为本片的一个高潮部分,抛弃了传统纪录片中规中矩的纪实性镜头,加入了活力欢快的音乐以及慢动作镜头,同景别剪辑等富有创意的视听手法。集体去看棒球赛的时候,小双望着规范标准的棒球场对着镜头发自内心地笑。大巴车上,他痴痴地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逐渐陷入沉思。“这个国家全是棒球场”的鲜明对比下,北京郊区待拆迁的棒球基地让他们的梦想显得格外奢侈。这些对于梦想和未来的憧憬和铺垫让小双带着一直没有从他胳膊上摘下来的绷带,忍着伤痛打完了美国友谊赛。可现实没有“神来之笔”的戏剧性,比赛失败后小双仰着脖子崩溃大哭。他对试图安慰他的马虎说:“你知道这次比赛机会多难得吗?咱们对得起关心咱们的人吗?”“机会只有一次。”他有着超乎年龄的理智冷静,也有着稚气未脱的天真,他有着沉默隐忍的常态,也有着无法掌控的崩溃,除了梦想之外,他还背负着太多的东西。
棒球基地的每个孩子各自有着他们成长的伤痛和对以往生活的反抗,但他们来到这里后都在训练和生活中逐渐学习和成长,完成了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蜕变。“人都是在长大的”,他们在这里好好长大了。
三、群像的构建:人是故事也是环境
纪录片的群像中,用“群像”可以更加客观地描绘真实空间,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集体。对于纪录片来说,除了生动的主人公故事线,丰富的群像塑造和客观的现实环境描摹也至关重要。好的纪录片不仅能让观众们看到人物身上的故事,更能让他们看到人物背后蕴含的社会问题。《棒!少年》详略得当地刻画了围绕在这群棒球少年们身边的各具特色的群像,推动着两个小主人公成长,也推动着“爱心棒球基地该何去何从”这个现实问题的展开。
对于《棒!少年》来说,虽然是小双和马虎双主人公的故事线,但是围绕着他们默默付出的教练们同样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们面对的是更加冷静客观的现实世界,触碰的是更加棘手的场地问题,他们撑起了棒球基地的围墙,为这群孩子抵御住来自外围世界的冷酷,向里面传递爱与呵护。他们是最温暖的存在,包裹着这群孩子,为他们的成长一路护航。他们面对镜头平静地讲述着基地的现状和窘境、每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困境以及对孩子们未来的责任和信心。他们主动承担起了大家长的责任,在学会棒球之前,对教练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先教会这群孩子做人。爱心棒球基地是一个“家”,他们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严格的像爸爸一样的教练孙岭峰,负责整个爱心棒球基地的运营;有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教练郭忠建,耐心地给孩子们解决日常的小纠纷;有和孩子们“隔辈亲”的师爷张锦新,承担起他们每日的训练课程;还有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的志愿者以及照顾每个人饭菜口味的李阿姨。虽然他们分工各异,但却都用自己的方式深爱着这个棒球基地的每一个孩子。在这群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于孩子的抚慰与治愈,这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吃饱穿暖的“家”。
当我们在屏幕外担心地看着这个基地发生的故事时,我们也同样在审视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现状。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大趋势下,爱心棒球基地将何去何从,靠着“爱心”我们能不能支付起高昂的“安家费”;中国千千万万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该如何重获教育,靠着“信心”我们能不能拯救更多的留守儿童;教育带来抚慰人心的力量,靠着“初心”我们能不能走得更远……影片通过这样的群像手法突出了社会现实问题,从一个小棒球基地的棘手问题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四、无限的未来:独立纪录片的再创新
作为一部纪录片,《棒!少年》除了整体采用一种“平视”生活的视角进行记录之外,剪辑也是其非常吸引人的亮点之一。纵观全片,导演很好地做到了这种讲述眼下现实和过往生活的呼应,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不忘交代二人原生家庭的故事,让他们所有看似不被理解的行动都有动因:比如,夕阳的剪影下,马虎忘我地唱起那首《妈妈我想你》,我们在他返乡的时候了解到他的童年里母亲角色的缺失和父亲的暴力,这让他产生了刚来时那种不服管的叛逆性格;比如小双最后不情愿返回基地继续打球的执拗,在教练和师爷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他真实的内心想法来自于对身患重病的二伯的自责和亏欠。还有马虎因捣乱错失坐飞机去集训的沮丧特写和天空中自由飞舞的塑料袋,美国棒球赛旅途中腾飞的鸟儿和奔跑向前的少年们的相似动作剪辑,晨阳下少年们每次训练都要排队走过的那块待拆迁泥泞工地的空镜头等,这些视听手法都对纪录片的“日常化”进行了创新诠释。
同样是体育竞技类的纪录片,2006 年的《奇迹的夏天》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此片讲述的是以“全中运”足球大赛为终点,国中足球小将们开始在最后一个夏天面对理想全力冲刺的感人故事。在剪辑上,两部影片都运用到了更多的影视化手法完善讲述以及运用蒙太奇手法加强现实感,影片叙述的中心看似比赛,但两位导演实则把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不同的是,许慧晶导演选取了两条小主人公的故事线,让宏观的大环境和细腻的情感交织,使我们在“全景”纪录片里看到了“个体”的魅力。正是这些剪辑的巧思让《棒!少年》这部电影真正走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好地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在一首《再见》中戛然而止,而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串未知的省略号。未来,即将搬迁的棒球基地会迎来一个怎样的新局面,古灵精怪的马虎有没有在棒球上施展他的少年天赋,倔强的小双最后有没有回归基地继续打球……棒球爱心基地不仅仅是一项呼唤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未来的公益行动,更是真真切切关系到每一个基地孩子的成长轨迹的记录,在孩子们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看到了爱的勇气和力量。许慧晶导演在“一席”的演讲中提到: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他初为人父,对于生活有压力,对纪录片有失望,但拍摄的过程不仅仅是看着这群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他对纪录片发展思考的过程。
五、结语
纪录片应该带给我们什么,质朴的日常片段背后呈现的是生活中不易察觉的一面,丰富的时空记忆背后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它的现实意义。《棒!少年》向我们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力量,这股力量来源于一群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教练和一群出身困苦但却立志改变命运的孩子,更来自于导演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理解、感受和表达。本片打破了大多数体育题材影片的“高燃感”,用直逼内心的现实感和代入感让观众了解了这个团体和几乎处于社会边缘的孩子们,加之对于两位小主人公的成功塑造,影片让所呈现的现实意义与社会问题引发观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