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场域下抗美援朝影视剧的审美价值
2021-11-13韩春萌
韩春萌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际,电影《金刚川》和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等影视剧的相继播出,在《上甘岭》《英雄儿女》和《集结号》之后再次掀起了抗美援朝影视剧的收视热潮。抗美援朝是一个特殊场域,社会学的场域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在抗美援朝影视剧所展现的战争场域中,战争环境、英雄形象、时代特征、人性美等得到充分体现,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影视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
一、精神内涵之美
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展示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段特别的历史,以艺术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历史意义。正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最后一集剧情所描写的那样,这是美国唯一没有取胜却又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为我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影视剧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优良传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积极支持这一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送子女参加志愿军,捐款捐物确保朝鲜战场的物资供应。全国人民还捐钱买飞机大炮,仅豫剧艺术家常香玉一人就捐了一架飞机。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自己的航空队,运输物资被美军飞机轰炸,战场上也被敌人控制了制空权。战争后期,我们年轻的空军参战,他们与美帝的王牌飞行员在空中激战。有了空中支持,地面作战不再像开始那么被动,战略物资的运输也更有保障,这一切都得力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经典抗美援朝战争电影,有着红色经典特有的永久性教育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综合国力较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同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较量,并在朝鲜战场上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40集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地展现了整个抗美援朝的历程,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电影《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和《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等抗美援朝影视歌曲,也成为大众喜爱的经典歌曲流传至今。战争虽然过去了70年,但这些影视剧将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来,其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
二、复合形象之美
据统计,志愿军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超过了30万名,其中包括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张计发、罗盛教、胡修道、柴云振等大众熟知的英雄。“文艺作品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在于它是一种艺术形象的创造。”抗美援朝影视剧塑造了一批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有的是直接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有的是以某个英雄人物为原型创作的,有的是综合众多英雄的故事虚构的。无论哪种类型,都具有英雄形象之美。
真人真事的英雄形象中,有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创造出一段段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志愿军连长杨根思在长津湖地区阻击美军南逃的战斗中,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壮烈牺牲而一战成名。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艰苦惨烈的战役之一,涌现出了黄继光这样用胸膛堵机枪眼的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分别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他们的事迹成为电影《冰雪长津湖》《冬与狮》《上甘岭》《特级英雄黄继光》等多部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
虚构的英雄人物同样感人,英雄人物并不是凭空虚构的。无论是《英雄儿女》中的王成,还是《跨过鸭绿江》中的排长郑锐、神枪手陆乘风,他们的形象都是以抗美援朝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有的有生活的原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造,因此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女志愿军战士系列英雄形象,被置身于战争的场域之中。“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指的是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从《上甘岭》中的王兰、《英雄儿女》中的王芳、《三八线上的女兵》中的郑文慧、《跨过鸭绿江》中的郑双雪等形象上,我们看到了她们的化身,看到了她们的朝气和力量,看到了战争如何把女性塑造成英雄。
有的英雄形象曾出现过原型问题的争论。《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战至一人时用电台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这个情节的原型来自英雄蒋庆泉,而手握爆破筒冲向敌群的壮举来源于杨根思。也有人认为,王成原型是于树昌烈士。该片是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的,巴金认为他笔下的“王成”是赵先友。也就是说,关于王成是谁有不同的说法。其实王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复合主人公。这个主人公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由众多单个的英雄形象,构成抗美援朝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形象也被称作复合主人公形象。关于复合主人公,《故事》的作者指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构成一个复合主人公。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第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必须志同道合,共有同一个欲望;第二,在为了满足这一欲望的斗争中,他们必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个复合主人公之内,动机、行为和结果都是共通的。”
复合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被放置在战争场域下来进行。主人公的英雄传奇,被打上了战争的烙印。不管是黄继光、邱少云,王成、郑锐,还是《三八线上的女兵》王文慧、王招弟、张兰、李毅力和孙娜娜,他们都具备了复合主人公的这两个条件。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有着“保家卫国”的同一个目标(欲望);他们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他们的动机、行为和结果都是共通的。他们作为复合主人公形象,产生的作用远远大于单个英雄形象。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形象是一个复合形象,他们留给人们的是一种崇高美。
三、镜像艺术之美
镜像是影视剧的基本元素,也是影视艺术常用的手法。“当代观众对电影、电视已经达到了一种迷恋的程度,而这种迷恋,正是影视艺术产生视觉快感的心理基础。”在抗美援朝战争影视剧中,艺术家用影视的镜像艺术进行战争叙事,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情人性美和艺术美。
先看抗美援朝影视剧展现的人情人性美。领袖、将军和战士也都是平常人,都是血肉之躯,都有情感和亲情、友情。毛岸英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儿子,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连续剧《跨过鸭绿江》中,当得知毛岸英牺牲时,彭德怀面部表情异常复杂。毛岸英牺牲了,他如何去向主席交代?后来毛泽东知道这事后,面部表情特写也充分表现出一个父亲的丧子之痛。人性,在剧中通过镜像艺术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志愿军战士的人性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英雄儿女》中王成战至一人时手握着爆破筒冲进敌群,这些都通过镜像得到艺术再现。邱少云被火烧死前的痛苦而坚毅的表情,在《跨过鸭绿江》中得到充分表现,显得真实感人。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敌人机枪眼的壮举,则通过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再现给了观众。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英雄们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使他们美好的人性升华到最高境界。影视艺术在宣传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时,不是空洞说教,而是通过镜像生动地展现英雄壮举,以冲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人性美。
再看抗美援朝影视剧通过镜像展现的艺术美。“一切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电影和电视尤其如此。”视觉冲击力是影视艺术的魅力所在,依托镜头影像产生的画面,把具有震撼力的情节或特写展示给观众,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抗美援朝影视剧的艺术美是通过镜像组合达到的,具体表现在场景美、黑白美和暴力美学等方面。
影视剧通过镜像,展示了战前场景之美与战争的残酷。《冰雪梅津湖》战前的宁静之美,梅津湖的白雪皑皑,志愿军战士身披白色风衣隐藏于冰天雪地里。人与雪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的优美画卷。电影《集结号》中也有开阔的冰天雪地,场景非常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铁血大动脉》《神龙车队》《金刚川》等电影,描绘了美军轰炸志愿军补给线的故事。敌军轰炸之前,运输队战士开车经过的地方沿途风景美丽;敌机轰炸之后,断桥、烈火、焦土等一片狼藉。通过镜像前后的对比、观众心情的变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镜像世界是神奇的,具有独特的色彩美。无论是黑白艺术还是彩色镜像,都有吸引人的魅力。20世纪50年代的《上甘岭》和《英雄儿女》和60年代的《奇袭》《打击侵略者》等老电影,都是黑白片,但观众却屡看不厌。黑白镜头和图像,可以一下子让人进入尘封的历史,有种回到当年的感觉,进入战争氛围的心理时间更快。黑白电影故事情节产生的效果,同样能够震撼人心。如《奇袭》中阿玛尼为了救受伤的志愿军侦察员方勇,让自己儿子引开敌人,一声枪响,尽管没有儿子倒地的镜头,但紧接着阿玛尼面部表情一怔的特写,震撼心灵的效果就出来了。
1975年上演的电影《激战无名川》,开启抗美援朝彩色电影先例。彩色镜像更逼真,可以更生动地展示震撼人心的画面和情节,因此常常被导演用来制作特写镜头。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暴力美学”成为重要的表现技巧之一。“暴力美学主要是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抗美援朝影视作品中,有不少彩色片中展示了被炸断腿脚或手臂的镜头,有医生对着血淋淋的伤口缝合创口的镜头。《神风车队》《跨过鸭绿江》等影视剧都有敌机俯冲下来扫射的特写,逼真而震撼。战争的残酷性通过彩色镜像世界得到了最极致的表现,产生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